特朗普調停俄烏衝突無果,又把目標放在了中東。據環球網報道,特朗普即將開啟中東之行,將於5月13日至16日訪問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卡塔爾。
根據白宮的消息,特朗普這次訪問將與相關國家主要討論雙邊關係,而且出訪的對象並不包括以色列,但是以色列卻準備趁着這個機會,對加沙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據悉,以色列安全內閣已經批准了一項名為“基甸戰車”的行動,具體內容包括,大幅擴大對哈馬斯的攻勢,征服加沙並控制該領土,將加沙平民遷移到南部,封鎖人道主義救援。美媒彭博社還報道稱,為了執行相關行動,以色列將很快徵召數萬名預備役軍人。
按照以方官員的說法,特朗普訪問中東是達成停火協議的“機會窗口”,但如果這期間哈馬斯不能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和人質協議,以軍將全力展開相關行動。而就在以色列內閣批准相關行動的第二天,以軍就對加沙北部的加沙城、南部的汗尤尼斯以及中部的努賽賴特難民營等地發動空襲,導致超過50人死亡。
(以色列國防軍)
以色列如此大張旗鼓的計劃,本質上是以“逼迫停火”之名,行長期佔領之實,而且是一場不顧加沙平民性命的種族滅絕行動。
而且必須強調的一點是,加沙局勢發展到現在的地步,與美國以及特朗普政府脫不了關係,今年2月,特朗普提出一項要“接管加沙”的計劃,提議要將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交給其他國家,然後派遣美軍接管加沙地帶,這項計劃當時就引發全球爭議,輿論紛紛質疑,特朗普是在配合以色列對加沙進行種族清洗。
(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時,執掌美國的還是拜登,但特朗普當時就迫不及待地跳出來攬功,聲稱如果不是自己贏得了美國大選,停火協議就不可能實現。
按理說,既然特朗普自認對達成停火協議功不可沒,美國又是協議的擔保國,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保證協議能夠順利執行。但事實是,特朗普不僅沒有約束以色列的行動,反而繼續為以色列的軍事行動撐腰,為內塔尼亞胡開綠燈,在特朗普的縱容之下,以色列肆意撕毀協議,於3月18日恢復對加沙地帶的大規模空襲及地面行動,並且在之後持續升級局勢。
(以軍空襲加沙)
然而這輪巴以衝突爆發至今,給加沙民眾造成的災難有目共睹,已經有4萬多無辜平民在戰火中死亡,無數人被迫流離失所,這一切都該由以色列以及其背後的美國負責。解決巴以衝突的唯一出路,就是落實“兩國方案”。特朗普既然口口聲聲稱自己為了和平,那麼就應該阻止以色列一再突破下限,公然違反國際法的行動。否則一意孤行的以色列未必能完成自己的戰爭目標,但必將會遭到更加強烈的抵抗,那麼美國也只會在這個泥潭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