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老牌軍事專家杜文龍在央視節目上介紹,我們的電磁彈射能夠做到每晝夜270-300次,而對應的蒸汽彈射為150架,滑躍起飛則為50架左右。這麼看來,電磁彈射的效率起碼是蒸汽彈射的1.8-2倍,這可以說是性能出現代差。非常慶幸,我們有了電磁彈射技術,讓科技掌握在了文明手中。不然僅靠滑躍起飛方式的航母,很難完全保障我們的利益。
其實航母的三種起飛方式各有優劣。
滑躍起飛
滑躍起飛優勢在於成本低,結構簡單,附屬設備少,不會佔用航母甲板下的空間。且對航母本身來說技術門檻低,只是對艦載機要求較高。
其劣勢在於,需要給飛機起飛大迎角,甲板前段上翹,導致其附近位置無法布設停機位,影響甲板調度。
同時,由於甲板只有一個,就算設置多個起飛位置,也無法同時起飛多架艦載機,最多可以做到交替起飛,出動效率較低。採用滑躍起飛的方式,飛機無法滿油滿彈起飛,且在起飛過程中加力全開本身就消耗了一部分燃油,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影響較大。此外,滑躍起飛需要飛機和航母同時地板油,對艦載機發動機使用壽命和航母使用壽命都有一定影響。
蒸汽彈射
蒸汽彈射優勢則在於出勤效率相比於滑躍起飛明顯提升,搭載四個蒸汽彈射器的尼米茲號曾在一次演習中,四天內出動771架次艦載機,平均一晝夜達到192架。
且艦載機可以滿油滿彈起飛,直接由彈射器提供起飛速度。除此之外,蒸汽彈射器可靠性較高,服役多年以來未出現過頻繁的故障事件。在2009年,尼米茲號航母的一號蒸汽彈射器還完成了十萬次彈射的記錄,可靠性非常好。
但蒸汽彈射也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受制於航母動力系統,導致其出動效率無法再繼續增長,沒有了繼續發展的前景。蒸汽彈射器的蒸汽來源於航母蒸汽渦輪機的鍋爐,每彈射一次,蒸汽渦輪機鍋爐就泄壓一次,泄壓意味着航母減速,減速則無法提供足夠速度的甲板風。以尼米茲級為例,當其以30節的速度開始彈射,連續彈射8架艦載機之後,因為鍋爐泄壓,速度會下降到22節。這個時候必須停止彈射,給鍋爐蒸汽增壓,不然提供不了足夠速度的甲板風,艦載機起飛會摔進海里。
電磁彈射
電磁彈射優勢多多,其結構簡單,不需要依靠動力系統直接供能,彈射出動效率超級高,只要有足夠的電,那就能一直彈。而且對艦上的附屬設備要求低,不用像蒸汽彈射系統系統和動力系統連一塊,只需要布設供電和搞定儲能就可以用,維護成本相對要低很多。
性能上沒有明顯缺陷,主要缺陷在於新技術問題多,技術門檻超高,高到美國人雖然走在前面但是依舊還沒徹底玩明白。福特級航母的電磁彈射問題聞名世界,搞的美國人滿頭包。
還有就是耗電量大,是個超級電耗子,因為彈射器需要瞬間釋放大量能量,所以對儲能裝置要求非常高。美國福特級航母的電磁彈射器頻繁出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採用飛輪儲能,沒徹底搞定就匆匆上艦。
結語
從央視報道來看,我們已經徹底馴服了電磁彈射這匹性能出眾的野馬,晝夜彈射出動300架次,四天就是1200次,已經遠超目前美國主力航母尼米茲級的出動效率。而且福建艦還是常規動力航母,沒有可以幾乎無限發電的核反應堆。這說明我們已經完美解決了發電和儲能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是後來居上了,雖然比福特級來得晚,但是福建艦電磁彈射的綜合性能和可靠性都走在了前面。
這事兒還真是魔幻。尼米茲級是1975年服役,50年前的航母,我們追了這麼久超越了美國人50年前的水平本來沒啥好慶祝的。但是魔幻就魔幻在美國依舊保持着50年前的水平,在原地等着我們。本來還以為福特級牛哄哄,體量和性能都要獨步全球了,結果其引以為傲的電磁彈射器命途多舛,至今未能徹底解決爆發的各種問題,估計其真實的彈射出動效率,怕是還趕不上現在穩定工作的尼米茲級航母的蒸汽彈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