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對於大多數家庭的傳承來說都是適用的,而我國的開國上將楊成武將軍和他的幾個子女,就是其中的典型,除了三名子女被授予將軍軍銜外,另外三名子女也各有一番不錯的成就。
楊成武是福建人,1914年出生,雖然家庭貧困,可父母還是盡心儘力撫養他長大,供他讀書,後來,他考入了省立第七中學,了解到了崇高的革命理念,在革命意識深刻覺醒後,他選擇了棄文從武,14歲加入共青團,15歲就正式加入到了工農紅軍的隊伍。
楊成武曾參加了多次反“圍剿”戰役,後來又跟隨黨中央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楊成武將軍也參加了許多著名的戰役,例如黃土嶺戰役、百團大戰等,可以說是軍功卓著,特別是擊斃日本名將阿部規秀,讓全國軍隊的士氣都為之一振。
1939年11月3日,阿部規秀派出第2旅團步兵第1大隊對我軍晉察冀根據地展開大掃蕩,楊成武領導我軍第一軍把他們的主力殲滅在了雁宿崖。但他沒有為此驕傲自滿,因為他清楚地明白日軍很大可能會再發動大規模的報復作戰,所以他很快又下令我軍戰士隱蔽起來,準備好連續作戰。
不出所料,4日,阿部規秀親率重兵前來尋攻,妄圖瘋狂打擊掃蕩我軍,楊成武全力應擊敵軍,採取了用少數兵力時打時撤、迷惑敵軍、誘敵深入的戰鬥策略,把敵人引入地勢險要的黃土嶺後,集中主力圍殲了敵人。
11月7日下午三點左右,我軍對全部進入黃土嶺的日軍實施了三面包圍,打得他們方寸大亂,隨後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16時許,我軍指揮官發現了部分日軍指揮官的身影后,當即命令對黃土嶺東側小廟進行迫擊轟炸,於是被日本國內譽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被擊斃,此戰震驚國內外,全軍的抗日士氣被極大振奮。
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楊成武將軍也立下了很多功勞,1955年我軍授銜,他被授予上將軍銜。不幸的是,特殊期間,老將軍受到迫害,數年後才得到平反。
不得不提的是,老將軍的家庭為了國家也是做出了不少犧牲,24歲那年,楊成武和趙志珍結成革命伴侶,兩人一共生育了10個孩子,可戰爭年代,兩人為了革命事業不辭奔波辛苦,他們年幼的孩子只好長期寄養在親友家裡,再加上當時的生活和醫療條件也不好,所以1949年前生下的6個孩子,夭折了3個。
其餘的7個子女,雖然都平安長大,但後來父親蒙冤入獄,他們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牽連。
其中長女楊易生最為悲壯剛烈,她畢業於中央人民大學,是一位熱愛文學的大才女,曾在《空軍報》當編輯,特殊時期,她因忍受不了折磨和屈辱,選擇了自殺明志,成為了父母心中永遠的痛楚。
不過黑暗過去,終將迎來光明,老將軍被平反後,他們的子女境況也都好轉起來,其中有三個子女後來成為了將軍。
1946年出生的長子楊東勝,為我軍的科研系統工作,1998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
1949年出生的次子楊東明,199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2007年,又被加升為中將軍銜。
1941年出生的次女楊俊生,在1996年,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老將軍其他三個子女,也是各有成就,三子楊東成選擇了從商,三女楊東榮曾任職在北京總政部門,小女楊楊,則長期在武警總院擔任主任醫師。
楊成武的三個子女,成就了一門三將的榮耀,但其他子女也是各有各的風采,作為父親來說,這是非常值得引以為豪的事情,這也證明了老將軍對子女們成功的教育,即便一家人曾遭到了不少傷害,但也無法阻擋他們一生取得的優秀成就。
2004年,享年90歲的老將軍高壽而終,老將軍可謂是親身看到了子女們的成就,這是讓人非常欣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