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生日當天閱兵,引發大量抗議

2025年06月18日19:50:11 國際 9795

生日當天閱兵祝壽?特朗普早在幾個月前就表達過這種想法,到這天真要到來時,全美掀起了上千起抗議,不過特朗普一點都不慌,閱兵註定要進行。

據美媒報道,特朗普在6月14日舉行閱兵,這天是他79歲生日,正好又是美國陸軍成立250周年紀念日,閱兵正是借了陸軍周年紀念的由頭。但有些美國民眾似乎不買賬。

據美媒統計,全美50個州有兩千多起抗議活動,全都是為了抵制特朗普閱兵,並喊出了“反對國王”的口號。有意思的是,在美國剛剛獨立建國的時候,曾有人建議喬治·華盛頓稱國王,被華盛頓拒絕。如今美國民眾卻對總統喊出了“反對國王”的口號,那麼為何這場閱兵爭議這麼大,特朗普也執意要做呢?

特朗普在生日當天閱兵,引發大量抗議 - 天天要聞

-“國王”-

參與抗議活動的組織者宣稱,抗議預計有數百萬人參加,是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美國規模最大,最強烈的抗議活動。這些人抗議的目的無外乎批評特朗普政府越來越“激進”的操作,在這些抗議者看來,美國正在走向威權主義,而特朗普就是那個最大的威權主義者。

今年特朗普上台以來,對內外的政策多表現得簡單粗暴,毫不掩飾真正的目的,對民主黨和任何阻撓政策的行為都展開報復。比如對全世界推行對等關稅,在國會強推稅改法案,以及在洛杉磯調遣國民警衛隊和海軍陸戰隊。

這些放在以前的美國總統手中實在是難以想象,但如今特朗普都在一點點實現。這麼做使得總統的權力再次擴大,州的權力縮小,並且在黨內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團結。

不過,某種程度上說,特朗普要想實現他的種種目標,擴大手中的權力似乎也是必然的,而且現在看來他的確有能力壓制住那些反對的聲音。

特朗普在生日當天閱兵,引發大量抗議 - 天天要聞

-“不擔心”-

雖然抗議者看起來聲勢浩大,但特朗普這邊準備也很充足,可以說他不擔心閱兵會受到阻礙或打擾。特朗普在幾天前就曾公開警告試圖阻礙閱兵的抗議者,宣稱閱兵是為紀念陸軍成立,抗議就是仇恨美國,將遭到武力驅逐。

同時,許多州面對抗議者表現得也很強硬。如佛羅里達州,無論是警長還是州長,都對抗議者不屑一顧,甚至稱如果司機撞到威脅他的抗議者,司機不會承擔責任。

-勢在必行的閱兵-

除了武力上保證閱兵進行外,特朗普也有必須進行閱兵的理由。特朗普的選民基本是美國的保守派,並且對特朗普有符號化的崇拜。閱兵作為一個影響巨大的活動,是特朗普樹立權威的關鍵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能將“軍事”這一標籤也貼到自己身上,成為權力符號的一部分。

同時,特朗普在指責那些抗議者時,將抗議者描述成“仇恨美國”,一場成功的閱兵能進一步強化他的論斷,以後再鎮壓這些抗議活動就變得更理所應當。

特朗普在生日當天閱兵,引發大量抗議 - 天天要聞

再者,閱兵總歸有盛大的場面,浩浩蕩蕩的隊伍開過街道時,總能營造出“美國再次偉大”的假象,儘管實際上這次閱兵耗費的資金達到千萬美元,美國還背負着萬億美債,經濟面對通脹困境。但無論如何,短期內能給美國人,特別是特朗普的選民們帶來短暫的驕傲。

這看起來是雙贏,特朗普的生日過得高興了,選民們也開心了,但那些反對特朗普的抗議即便被鎮壓下去,其背後代表的美國社會裂痕也難以彌合。若是美國矛盾得不到解決,還不斷演化,遲早有一天會反噬特朗普政府的。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 天天要聞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海外智庫觀察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範圍的迅猛發展,圍繞其治理的國際競爭也愈發激烈。AI治理不再僅僅是技術管理問題,更成為國家軟實力輸出、規則制定權爭奪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中美兩國以不同的治理路徑和制度邏輯,試圖在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國際電信聯盟...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 天天要聞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近日,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作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十大文體設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強市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台,對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為全市學習傳承東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亞洲行程成了個大新聞。這哥們兒坐着專機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還參加了東盟外長會議,可就是沒來中國。咋回事兒呢?這背後有啥故事?先說說這人吧。魯比奧,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家裡是古巴移民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俄烏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從2022年開打到現在,這場仗不僅把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把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攪得天翻地覆。有的國家被打得喘不過氣,有的卻趁亂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閑着,在這場亂局裡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