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伊朗和以色列已經停火,各方擔心的霍爾木茲海峽被關閉的情況也沒有發生,但是中東的安全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
路透社援引美國情報部門的消息稱,以色列對打擊伊朗幾天之後,伊朗已將水雷裝載到波斯灣的船隻上。消息人士稱,水雷目前尚未施放,但不清楚它們是被運回倉庫,還是仍留在船上等待命令,但毫無疑問給很多船隻造成了擔憂。
(霍爾木茲海峽)
作為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霍爾木茲海峽是很多船隻的必經之地,全球約五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氣運輸都要經過霍爾木茲海峽。為此,很多船只能想辦法保護自己,根據外媒報道,近期有大量外國船隻在霍爾木茲海峽懸掛五星紅旗,防止成為被襲擊目標。路透社報道稱,6月12日至24日期間,至少55艘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和紅海的船隻發送了虛假信號,偽裝自己是中國籍或者俄羅斯籍船隻。
類似的事情並非第一次發生,去年,美國和以色列在紅海與胡塞武裝交火期間,也只有中俄兩國的船隻可以安全通行,保險起見,很多其他國家的船隻在通過紅海時也選擇懸掛中國國旗。可見這一行為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在地區衝突中的立場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中方一直堅持客觀公正,中國在中東問題上始終秉持不選邊站隊的原則,既反對一切恐怖主義,也呼籲尊重各國主權與領土完整。這種公正態度使得中方能夠成為“可靠的第三方”,胡塞武裝曾明確表示不攻擊中俄船隻,也是出於對中國立場的信任。
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海軍護航行動累積了信用和影響力。自2008年起,中國海軍累計為7200餘艘中外船舶護航,已經成了地區的安全標杆。同時,這些年,中國為中東國家提供了不少發展機遇,比如在能源、基建等領域形成“合作共贏”的良性互動。這種“安全+發展”的雙重保障,讓五星紅旗也成了商船眼中的“和平符號”。
(中國船隻通過紅海)
從紅海到波斯灣,中國國旗都成通行名片了,看來國際社會也清楚誰在拱火誰更可靠。中國一直是中東和平的維護者和推動者,從巴以衝突到伊以衝突,中方的立場一直是呼籲停火止戰,避免地區局勢升級,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一直在為以色列的戰爭行徑背書,甚至出動戰機直接打擊伊朗,這些拉偏架站隊的行為直接推高了地區局勢,對比之下,就連外國分析都認為,因為中國堅持客觀中立、合作共贏原則,中國船隻才能安全過紅海。
(國防部發言人蔣斌)
對此,國防部發言人蔣斌的回應是,公道自在人心。中方將繼續站在和平正義一邊,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注入穩定性、正能量。如果西方國家不希望自己的船隻在中東海域陷入險境,更應該加入到中國的行動中,努力推動地區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