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江南的杏花煙雨遇見天山的壯闊草原,當“紅喇叭”的理響之聲與“理潤八卦城”的悠揚之音交織,7月9日下午,一場跨越5000公里的江寧區•特克斯縣“奮進現代化 奮力挑大樑•新思想聽我講”理論宣講走親活動舉行,為對口支援合作的壯美畫卷平添濃墨一筆。

山海情深
理論宣講架起“連心橋”
“從水墨江南到天山腳下,江寧與特克斯的友誼早已超越地理界限。”活動開場,兩地主持人的真誠話語,道出了這場“理論走親”的深遠意義。自2010年江寧對口支援特克斯以來,兩地從產業合作到民生幫扶,從文化交流到人才互動,結下深厚情誼。

此次宣講活動,既是兩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動實踐,也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邊疆與沿海同頻共振的創新探索。特克斯縣“理潤八卦城”宣講團與江寧區“紅喇叭”理論宣講團,以“走親”的形式“雙向奔赴”,在思想與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激揚民族團結奮進的“協奏曲”。

形神兼具
宣講現場綻放“理論之花”
在特克斯會場,情景對話《破繭成聲:一個牧區女孩的語言長征》通過牧區女孩的真實故事講訴了語言對命運的改變。微宣講《沈建佳,一生真情詮釋中華民族無私大愛》帶大家了解“愛心爸爸”沈建佳幫扶176個貧困學子的溫暖故事,展現了民族團結最動人的模樣。“語言是心靈的鑰匙,而理論宣講就是打開各族群眾心門的金鑰匙。”特克斯縣宣講員古麗娜說。


在江寧會場,《播撒創新火種 點燃江寧引擎》通過芯片研發、智能製造等案例,生動展示了經濟強區的創新脈搏。而《中國式現代化看江寧》以年輕人喜愛的“開放麥”形式,將理論轉化為“產業發展”“人才招引”“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鮮活故事,贏得陣陣掌聲。


活動中,《一諾千金的努•新卡》《一切為了抗戰》《希望的濕地三代人的綠色長歌》《新時代的一粒“種子”》《一座山破圈的文創密碼》等宣講節目輪番上演。兩地宣講風格迥異卻殊途同歸:特克斯的“馬背宣講隊”用牧民聽得懂的“苞谷饢”式的語言講好邊疆故事,江寧的“紅喇叭”用群眾喜愛聽的“Z世代”話語傳遞黨的聲音。從邊疆的“花草香”到江南的“時代感”,理論宣講只要貼近群眾、紮根大地,就能煥發生命力。






潤物無聲
宣講品牌書寫“共融新篇”
經驗交流環節,特克斯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分享了以“理潤八卦城”為核心品牌,通過“骨幹講理論、銀髮傳經驗、草根話變遷”三維宣講模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讓理論宣講融入牧民生活的經驗做法。江寧區“紅喇叭”理論宣講團“百姓名嘴”俞有利則從開展基層理論宣講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要有寬廣的理論視野、要有獨特的理論視角、要有激情和傳播正能量等方面以及如何擦亮基層理論宣講品牌作了精彩分享。

這些創新實踐,正是新時代兩地理論宣講工作的縮影。理論宣講不僅要“上接天線”,更要“下接地氣”。本場活動是“對口支援+理論共講”模式的全新探索。
邁向未來
共繪民族團結奮進“同心圓”
江寧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理論宣講走親只是開端,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推動兩地協作從物質層面邁向精神共富。”特克斯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團結的氈房能擋住狂風’,江寧與特克斯的情誼,必將在新征程上開出理論之花,結出實踐之果。”

一場宣講,連起江南塞北;一次走親,凝聚奮進同心。在這場跨越山海的“理論走親對話”中,江寧與特克斯以新思想為筆,以民族團結為墨,書寫了對口支援合作的嶄新篇章。未來,兩地將繼續攜手,讓理論宣講的“春風”吹綠邊疆草原、激蕩江南潮湧,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


點分享

點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