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菲律賓女子克拉麗絲在肯德基快餐店外偶遇一位撿紙箱的老人,認出她竟是自己小學時的校長埃爾維拉·巴塞洛博士。
克拉麗絲回憶道,昔日的巴塞洛校長總是穿着高跟鞋,塗著口紅,頭髮梳得整整齊齊,充滿活力,備受尊敬,“她的名字本身就很有影響力。”現在出現在克拉麗絲眼前的巴塞洛博士已是白髮蒼蒼,在街頭拾荒,努力獲得一日三餐。巨大的反差令她心生不忍。
“起初,我被這種對比所震驚。一個曾經塑造年輕人思想、領導學校社區的人,怎麼會淪落到在街上撿拾可回收紙箱呢?”克拉麗絲在社交媒體上寫道。隨着交談深入,克拉麗絲髮現,巴塞洛校長並不是“淪落”,她的故事詮釋了韌性、謙遜和智慧。

克拉麗絲(右)與巴塞洛合影
“我微笑着向她打招呼,並像見到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擁抱了她。”克拉麗絲寫道,“我說,‘巴塞洛博士!我上小學時的校長,您不認識我,但我認識您。您好嗎?’”
被認出後巴塞洛高興地回應,感謝有人依然記得她:“我很好。我老了,81歲了。”
巴塞洛笑着告訴克拉麗絲,自己靠拾荒、賣廢品維生,偶爾擺水果攤賺取額外收入,以前從來沒想過退休後的她會過這樣的生活。“生活並不總是按照我們編寫的劇本進行。”她說,“工作就是工作,只要是誠實的工作,就有尊嚴。”
即使現在,巴塞洛每天仍在學習:“我從街頭學到的生活知識,比我在任何教師辦公室學到的都多。”
這些話擊中了克拉麗絲。克拉麗絲在帖子中寫道,巴塞洛博士“沒有絲毫怨恨,也沒有糾結自己擁有或失去的東西”,而是“帶着一種安靜的驕傲”生活着,這讓她明白:“真正的尊嚴來自內心,而不是來自頭銜或地位。”
雖然不再身處教室,巴塞洛卻從未停止教書育人。她仍然會向遇到的孩子們分享故事,鼓勵他們,並在被問及人生經驗時提供建議。克拉麗絲稱,她“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教學”,提醒人們“無論我們的角色或地位如何,我們都可以為他人服務”。
“從她身上我學到了,儘管生活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但品格、謙遜和目標是永恆的。”克拉麗絲說,“她的故事提醒我,要尊重每一個人——因為在每一張面孔背後,都有一個比我們想象中更豐富的故事。”
據報道,巴塞洛所有直系親屬都已去世,她曾收養一個孩子,但據報道這名孩子患有精神疾病。
克拉麗絲在分享視頻和帖子時呼籲所有曾在巴塞洛門下學習過的學生能夠伸出援手。她強調,雖然巴塞洛博士沒有開口求助,但“行善不會帶來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