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5日,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針對伊朗核問題表態稱,關於當前伊朗與美國的談判,必須明確指出,美國方面提出了許多相互矛盾的立場。這些矛盾可能是由於美國決策結構缺乏集中化,也可能被認為是其特定談判風格的一部分。阿拉格齊強調,伊朗的鈾濃縮設施將繼續存在,任何人都不能剝奪伊朗人民的這一權利。
近日,在美伊結束第四輪間接談判後,雙方的博弈從談判桌轉移到場下。來看總台記者發回的觀察報道。
總台記者 李健南:就在當地時間13日,特朗普曾表示,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具破壞性的力量”,並指責伊朗造成中東地區的不穩定。15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強烈批評了特朗普的反伊朗言論和美國的雙重標準政策。他指出,特朗普認為他可以制裁伊朗、威脅伊朗,然後坐下來討論所謂的人權。他反問道:是誰在加沙地帶殺害了數萬人,並造成食品藥品短缺等人道主義危機?誰才是真正的威脅?佩澤希齊揚還表示,美國在大規模地生產武器,並向中東地區出售武器,挑起戰爭,如果地區沒有戰爭,美國軍售市場就會消失,因此美國需要製造緊張局勢,以便出售軍事裝備。他強調,特朗普是試圖通過對伊朗施加威脅和壓力,從而讓伊朗屈服。
當地時間15日,伊朗最高領袖顧問沙姆哈尼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經濟制裁完全解除,伊朗準備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核協議。他再次強調,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發展核武器,放棄高濃縮鈾儲備,只進行民用水平的鈾濃縮,並允許國際核查人員監督其核活動進展。此外他警告稱,以色列不要試圖在幕後阻撓核協議。
美稱談判取得重大進展
伊方暫無明確回應
總台記者 李健南:就在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就伊朗核問題再次發聲。他表示,美國在與伊朗達成核協議和建立長期和平的談判中取得了重大進展。美國正在與伊朗進行非常認真的談判,伊朗方面“似乎已經部分同意了美國所提出的條件”。根據我在伊朗的觀察,伊朗政府沒有透露更多的談判細節,對於美國所謂的“伊朗已經同意部分條件”這一說法,截至目前也沒有得到伊朗官方的認證。
美國政策具有不確定性
伊朗會更加謹慎
總台記者 李健南:針對伊朗核問題,伊朗輿論普遍認為,美國政府正在向伊朗發動心理戰和輿論戰,一方面向伊朗施壓,威脅不排除對伊朗使用軍事打擊手段,另一方面又向外界釋放所謂“談判取得重要進展”,從而將壓力施加給伊朗政府。伊朗分析指出,鑒於美國政策的不確定和不連貫性,伊朗談判代表團必須以國家利益為基礎,堅持自己設定的原則和立場,謹慎應對談判。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