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可放開稀土出口,武契奇傳話:只要滿足一個條件,稀土隨便買

2025年07月01日17:52:06 國際 1960

隨着中美達成部分貿易協議,美國稀土申請暴增;而另一邊,歐盟卻因“磁鐵荒”而焦頭爛額。就在這時候,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向歐盟傳話,只要歐盟滿足一個條件,中方就會放開稀土出口限制。

中方可放開稀土出口,武契奇傳話:只要滿足一個條件,稀土隨便買 - 天天要聞

4月初,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產品加征新一輪關稅。中方並未立刻強硬反制,而是有針對性地對“關鍵礦產”出手——特別是稀土類產品,實行出口許可制度,精準打擊對方在新能源、軍工等領域的原材料供應。

中方可放開稀土出口,武契奇傳話:只要滿足一個條件,稀土隨便買 - 天天要聞

5月以來,中美先後在日內瓦、倫敦展開密集磋商,並在7月前達成初步協議。美方最終選擇“低頭”,以換取部分稀土出口配額。據美國商務部自曝,協議後短短几周內,美方就向中方提交了數萬份稀土出口申請,可見其依賴程度之深。

另一邊,歐盟就沒那麼幸運了。先是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G7峰會期間指責中國“將稀土武器化”,後又有歐盟工業專員鼓吹建立稀土戰略儲備、籌劃“以牙還牙”的貿易回擊。但一邊罵,一邊求,歐盟最終發現自己並沒有太多籌碼。

中方可放開稀土出口,武契奇傳話:只要滿足一個條件,稀土隨便買 - 天天要聞

歐洲駐華大使甚至直接“賣慘”:我們磁鐵不夠用了,中國能不能體諒一下我們企業的恐懼?而這時候,傳來一條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中方願意對塞爾維亞放開稀土出口,前提是——你得是真朋友。

武契奇的這番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他在公開演講中透露:中方已承諾將加快關鍵礦物的出口許可,特別提到“中國不會將出口限制用於像塞爾維亞這樣的友好國家”。也就是說,中國不是把稀土當成武器,而是作為一種合作工具,獎懲分明,合作就給,不合作就收。

這樣的態度一針見血地揭示了中方的戰略方向:稀土不是任人採買的“白菜”,更不是被濫用的“補丁”,而是一張外交和經濟的雙重王牌。

中方可放開稀土出口,武契奇傳話:只要滿足一個條件,稀土隨便買 - 天天要聞

過去幾十年,歐美國家在關鍵礦產方面高度依賴中國,卻從未正視這一“依賴事實”,動輒以制裁、關稅、科技封鎖相逼。而如今,中國明確將稀土納入戰略資源體系,出口審批機制、品類細化、終端用途追蹤,一個都不少。

如果你還想“吃着中國的飯,砸着中國的鍋”,對不起,這碗飯以後沒得吃了。而像塞爾維亞這樣始終堅持對華友好、不隨美歐起舞、並積极參与中歐班列、“一帶一路”的國家,當然可以獲得優待。中方這波操作,可謂點到為止、殺傷精準。

中方可放開稀土出口,武契奇傳話:只要滿足一個條件,稀土隨便買 - 天天要聞

在這個全球產業高度依存的時代,誰掌握了原材料,誰就有了話語權。武契奇這番“傳話”其實更像是一種外交信號:中國不是拒絕合作,而是在重新定義合作方式。

過去那種“誰出價高、誰先到誰得”的買賣模式正在被拋棄。如今,政治立場+貿易信用+產業協同才是新準則。

中方可放開稀土出口,武契奇傳話:只要滿足一個條件,稀土隨便買 - 天天要聞

而武契奇也非常清楚如何從中傳遞價值。他不僅代表塞爾維亞“喊話”,還進一步指出:這一承諾將惠及所有在塞投資的企業,包括歐美車企。例如斯特蘭蒂斯這類歐洲-美國合資企業在當地建廠,未來將能順利獲得電動汽車所需的稀土磁材。

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歐洲企業如果想要擺脫資源短缺,就必須換一種思路——不是繼續在布魯塞爾搞“對抗政策”,而是要腳踏實地推動與中國的正常對話。

更重要的是,這種“間接供給”的方式,正好打破了美國試圖阻斷中國與外資聯繫的戰略圖謀。美方想通過限制外資流入中國,來封堵中國高科技發展之路。但現在,中國用稀土把話語權打了出去,不但不孤立,反而贏得了新的“橋頭堡”。

中方可放開稀土出口,武契奇傳話:只要滿足一個條件,稀土隨便買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現在的歐盟陷入了“戰略焦慮”。一方面,政治上越來越傾向於跟隨美國,軍事、外交、技術領域頻頻表態“抗中”;但另一方面,產業界卻不得不面對稀土、太陽能電池、動力電池原料等多項“卡脖子”問題。

這時候還妄圖靠自建供應鏈或者提高對華關稅解決問題,無異於飲鴆止渴。現實已經給出答案:不是中國依賴歐洲,而是歐洲離不開中國。就拿稀土來說,全球70%以上供應來自中國,中國不僅掌握資源優勢,還擁有全鏈條的分離、提純、加工技術,全球範圍內找不到可替代國家。

更諷刺的是,歐盟所謂的“自主稀土計劃”連個像樣的開採項目都沒有,大多數成員國甚至連環保審批都無法通過。既然如此,與其抱怨、指責,不如如武契奇所示,拿出誠意,參與建設新型全球產業秩序,而不是在舊秩序崩塌時還幻想當“老大”。

中方可放開稀土出口,武契奇傳話:只要滿足一個條件,稀土隨便買 - 天天要聞

放眼全球,這幾年其實已經是地緣與經濟高度重構的階段。美國搞“印太戰略”、歐盟鼓吹“經濟去風險”,本質上都是對中國發展的焦慮反應。

而中國沒有硬碰硬去回擊,而是悄悄把手中的稀土牌“打軟”——不是一刀切封鎖,而是看人給量、看態度設限。對手越強硬,中國就越精準;合作越誠意,中國就越開放。

這就是新型博弈方式。它既不是“封鎖式對抗”,也不是“開放式妥協”,而是一種分層次、看對象、講信用的精細型戰略。而稀土——恰恰是這種戰略的“核心接口”。

中方可放開稀土出口,武契奇傳話:只要滿足一個條件,稀土隨便買 - 天天要聞

從武契奇的一句傳話,到美方提交數萬份申請,再到歐盟焦頭爛額“求情”,這一切都在說明一個事實:中國正在改變過去“老好人”式的資源出口邏輯,走向更成熟、更自主的戰略博弈之路。

這一次,中國沒有封死合作的大門,而是明確告訴世界:只要你尊重我,合作就能繼續;但如果選擇對抗,那資源不會再白給。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願意干,我們快破產了” - 天天要聞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願意干,我們快破產了”

【文/觀察者網 邵昀】本月初,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等聯邦執法人員突對非法移民展開搜捕,一度引發大量街頭對峙、混亂和衝突,留下一地雞毛。如今大規模抗議雖然已經平息,但移民減少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開始初步顯現。據路透社6月30日報道,在特朗普政府開始搜捕非法移民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許多農場正遭遇“用工荒...
美媒:美國已在電氣化競賽中落後亞洲,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將加劇劣勢 - 天天要聞

美媒:美國已在電氣化競賽中落後亞洲,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將加劇劣勢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減稅及支出法案已提交到美國參議院,在已持續逾24小時的“馬拉松式”修正案辯論中,其最終命運仍前途未卜。這項法案計劃延長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通過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措施。為彌補稅收損失,法案提議取消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的補貼。但分析人士警告說,這一舉措...
王室密友曝梅根“精心設計”嫁入王室,女王曾擔憂“禍事降臨” - 天天要聞

王室密友曝梅根“精心設計”嫁入王室,女王曾擔憂“禍事降臨”

已故英女王的表親兼密友曾發出驚人警告:梅根·馬克爾“遲早會惹麻煩”,更質疑她與哈里王子婚姻的純粹性。這段塵封七年的秘聞近日被王室作家披露,揭開了當年童話婚禮背後的暗涌。2018年5月,哈里與梅根在溫莎城堡舉行盛大婚禮時,全英王室成員出席祝福。但據作家莎莉·貝德爾·史密斯披露,早在婚禮前數月,伊麗莎白女王...
“無王”抗議再起:7月4日全美抗議特朗普 - 天天要聞

“無王”抗議再起:7月4日全美抗議特朗普

7月4日美國獨立日,部分民眾取消燒烤聚會,選擇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總統及其政府政策。這是特朗普連任以來一系列抗議的最新一波。6月14日,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盛大閱兵,引發全美“無王”(No King....
特朗普稱效率部應該調查馬斯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稱效率部應該調查馬斯克

據俄羅斯RT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建議,科技巨頭埃隆·馬斯克應接受政府效率部(DOGE)的調查。此前,馬斯克曾領導該部門,但被指通過政府補貼獲利頗豐。 上個月,馬斯克因與特朗普在“大....
暖心驛站強服務 商圈共建謀發展 - 天天要聞

暖心驛站強服務 商圈共建謀發展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古城街道聯合京西大悅城,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構建"政治生日憶初心、暖心驛站強服務、商圈共建謀發展"三位一體的特色黨建模式,開展系列"七一"主題活動,全力打造具有石景山辨識度的商圈黨建品牌。7月1日,一場莊重而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