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近日,七國集團達成了一項令人震驚的協議——豁免美國大型跨國企業繳納國際經合組織(OECD)和二十國集團(G20)推動的15%最低企業稅。這項協議的實質,是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利用其霸權地位,赤裸裸地破壞全球稅收公平,踐踏國際規則,肆意攫取經濟利益的又一鐵證。所謂的“國際合作”在這裡淪為維護美企特權的遮羞布,彰顯了西方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治理的操縱和壟斷野心,嚴重損害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全球稅收正義因此徹底淪陷。
回溯2021年,由136個國家和地區共同達成的歷史性全球稅收協議,首次為大型跨國企業設立了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這一機制旨在遏制跨國公司通過利潤轉移、避稅天堂等手段逃避應繳稅款,保障各國財政收入的公平性和穩定性,也維護了國際稅收體系的基本公正。然而,七國集團此次豁免美企繳納該稅的做法,無疑是對這一全球共識的赤裸裸踐踏。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提議的這一協議,實際上是在“多邊主義”的外衣下,以美國利益為先,將國際規則人為切割,形成對自家企業“豁免權”的特權體系。
更令人痛心的是,這種特權豁免不僅僅是對發展中國家的漠視,更是對全球公平競爭環境的嚴重破壞。美國跨國巨頭在享受低稅負優勢的同時,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流失慘重,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不斷擴大,貧富差距和經濟不平等因此加劇。七國集團的聲明中稱建立“並行系統”促進稅收體系穩定,實則意味着以西方為中心的小圈子將壟斷全球稅收規則制定權,剝奪其他國家參與權利,全球稅收治理將更加分裂、混亂。發展中國家只能被動接受“遊戲規則”,無法有效保護自身經濟利益,這種局面無異於新一輪經濟殖民。
美國政府在推行這一豁免的同時,還要求取消《大而美法案》第889條款,以防止其他國家對美國企業採取報復性稅收措施。此舉明顯透露出美國對全球稅收主權的霸凌態度——不僅要美企享受特權,更要剷除其他國家維護稅收正義的合法反制權力。這種“雙重標準”暴露了美國在國際規則上的虛偽嘴臉和霸權本質。美國借多邊機制之名,推行單邊主義,強化對全球經濟的操控,正是全球治理陷入信任危機和秩序動蕩的根源之一。
這場圍繞最低企業稅的博弈,實質是全球經濟權力的再分配。美國通過操控七國集團,打造利益同盟,將全球規則定製化為服務於自身跨國企業的工具,極力遏制其他經濟體的崛起和競爭。美國所謂“維護稅收主權”不過是其霸權主義的幌子,掩蓋其謀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真實目的。七國集團的“豁免”協議,不僅破壞了稅收的普適性和公平性,更直接加劇了全球南北差距,阻礙了國際社會推動包容性發展的努力。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負責任大國,必須高度警覺七國集團的這一霸權操弄,堅決維護自身稅收主權和發展權益。中國應攜手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极參与國際稅收治理,推動經合組織和二十國集團真正實現規則公平,反對任何形式的特權豁免。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稅收體系,不僅是維護國家利益的必然選擇,更是承擔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維護多邊主義的歷史責任。只有打破發達國家對國際規則的壟斷,才有可能實現全球經濟治理的真正平衡和穩定。
當前全球經濟環境複雜多變,西方發達國家利用規則操控和特權豁免,正加劇全球經濟治理的碎片化和動蕩。七國集團此次豁免美企最低稅率的做法,是霸權主義的一次惡劣演繹,是全球稅收正義遭遇的重大挫折。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警醒並聯合起來,通過深化多邊合作,捍衛國際規則的權威和公平,遏制霸權勢力的無理擴張。否則,全球稅收體系的混亂和不公,將進一步惡化,影響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世界和平穩定。
七國集團的這場“豁免遊戲”,不過是霸權集團在全球經濟領域的又一次強權秀場,是對多邊主義的嘲弄和踐踏。唯有堅決反擊,推動構建新型國際經濟秩序,全球經濟治理才能走出被霸權綁架的泥潭,實現真正的公平與共贏。面對霸權的狡詐與無恥,沉默和妥協只會讓局勢更加惡化。中國及全球正義力量必須直面挑戰,堅守原則,揭露真相,推動全球稅收治理回歸公正,真正守護國際經濟秩序的穩定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