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6月29日晚間,加拿大財政部宣布取消原定於6月30日生效的數字服務稅,以推進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這一決定是在6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之後做出的,因此在當地引發大量討論,各方輿論對此反應不一。有批評稱加拿大總理卡尼違背競選承諾,讓加拿大在白宮面前成為“可悲的弱者”。當然,也有分析認為,卡尼的決定是一種審時度勢的理智之選。
72億加元的收入
早在2020年,加拿大就已將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提上議程,但直至去年6月才正式立法通過。根據計劃,加拿大政府將針對科技公司向加拿大用戶提供數字服務或出售加拿大用戶數據的收入徵收3%的稅,並追溯至相關公司2022年的收入。儘管該稅種僅覆蓋那些全球年收入超7.5億歐元且在加拿大的數字服務收入超過2000萬加元的公司,但議會預算官員此前估計,數字服務稅將在五年內為加拿大帶來72億加元的收入。
美國一直反對加拿大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原因在於它主要影響的是美國大型數字技術企業,包括亞馬遜、谷歌、元宇宙、優步和愛彼迎等。美國企業和政界人士認為,美國公司將實際承擔主要的稅收,且由於稅收一直追溯至2022年,首筆支付將花費美國公司超20億美元。特朗普於今年2月簽署備忘錄,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重啟對數字服務稅的相關調查。
當前包括加拿大在內的貿易夥伴正同美國進行談判,以期在特朗普設定的7月9日這一最後期限前達成協議。在6月16日的七國集團峰會上,加拿大總理辦公室發表聲明稱目標“在未來30天內達成一項經濟和安全協議,以結束加拿大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爭端”。在此背景下,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6月26日宣布,不會推遲向科技公司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6月2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由於加拿大堅持推出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美國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
一些加方人士認為,特朗普的這番舉動不過是談判策略,卡尼政府無需理會,更不能屈服。卡尼政府加美關係顧問委員會成員、加拿大參議員哈桑·優素福表示,“他只是想在談判中佔據優勢,利用這種手段繼續向我們施壓,我們不用理會。” 加拿大經濟學家吉姆·斯坦福則主張,針對特朗普的威脅,加方應把對美國企業的數字服務稅稅率提高至25%,與美國對加拿大鋼鋁和汽車產品的關稅相等,從而把壓力拋給特朗普。
然而6月29日深夜,就在數字服務稅開始徵收前數小時,加拿大財政部突然宣布取消這一計劃。該部門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卡尼與特朗普已同意雙方將恢復談判,以期在7月21日前達成協議——這較卡尼在七國集團峰會上宣布的時間表有所延長。6月30日,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在記者會上透露,卡尼前一日曾致電特朗普告知渥太華將取消該項稅收,“很簡單,加拿大總理卡尼向特朗普總統和美國屈服了”。
並非一張無用的牌
卡尼事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沒有回答記者有關“屈服”言論的問題,只表示“向企業徵稅,再將稅收轉嫁給民眾的做法毫無意義”。對於卡尼此舉,加拿大各界反應不一。
加拿大商業委員會主席戈爾迪·海德在一份聲明中說,“為了讓貿易談判重回正軌,加拿大應立即提出取消數字服務稅,以換取美國取消關稅”。加拿大商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坎達絲·萊恩也表示,加拿大談判代表需要“有空間來駕馭”談判桌上的局勢。
此外,有分析指出,數字服務稅除了增加消費者成本外,還會扭曲市場激勵並抑制投資。只是加拿大原本有很多機會可以廢除這項糟糕的政策,但卡尼政府卻選擇了在特朗普發出最後通牒之際這一最為糟糕的時刻。
然而,卡尼政府在特朗普停止貿易談判的威脅面前毫不猶豫地“示弱”行為也招致加拿大內部一些不滿的聲音。
渥太華大學教授邁克爾·蓋斯特認為,加拿大在這次對美博弈中顯得過於軟弱。“數字服務稅並非一張無用的牌,如果財政部宣布暫停或推遲徵稅而非徹底廢除這項立法,那麼加拿大就可以在日後的談判中動用這個籌碼。而現在我們向外界傳遞的信息是,美國總統只需要發脾氣並且憤然離席,就可以迫使加拿大政府放棄議會已經通過的立法。”
更有分析將此次事件與新政府上台以來的一系列政策聯繫起來,稱卡尼在數字服務稅上的糟糕表現與他在競選期間的堅定決心形成鮮明對比。在過去三個月里,“從未能對鋼鋁關稅進行報復,到承諾巨額國防開支,從應對所謂芬太尼危機的邊境法案,到放棄溫和的稅收政策……卡尼的一系列政策和決定似乎都表明了他對特朗普的默許和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