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網站消息,6月30日,駐澳大利亞大使肖千在澳主流媒體《澳人報》評論版發表題為《中澳是友非敵,這不應是個問題》的署名文章,嚴正駁斥部分國家翻炒所謂“中國威脅論”,指出這背後是部分國家維繫自身霸權的考量,充斥冷戰思維,明目張胆製造分裂,威脅世界和平穩定。文章強調,中國曆來都是世界和平的堅定支持者、維護者和推動者。中澳是友非敵,這從來不應成為問題。中方願同澳方一道努力,共同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作出積極貢獻。全文如下:
近期,部分國家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七國集團峰會、北約峰會等場合翻炒所謂“中國威脅論”,決定大幅提升國防開支,甚至還煽動澳大利亞跟隨。這些言行充斥着冷戰思維, 明目張胆製造分裂,挑動全球軍備競賽,威脅世界和平穩定, 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這些國家渲染國際地區緊張局勢,詆毀中國正常軍力建設,無非是為自己大幅增加軍費、肆意越界擴權找借口。2024 年,北約成員國軍費已經佔到全球軍費總開支的55%,卻還要求成員國將軍費大幅提升至本國gdp的5%,聲稱要建立“更具殺傷力”北約。
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背後是部分國家維繫自身霸權的考量。他們固步自封,畏懼公平競爭,見不得別人進步。為此,他們要遏制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發展進步,以繼續靠霸權掠奪全世界,順帶向背後的金主輸血。這違背公平正義和世界發展大勢。良性競爭才是世界發展、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 這早已是全世界的共識。
大幅提高軍費極大增加了相關國家財政負擔,損害各國提振經濟、改善民生的努力,讓本就使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更加舉步維艱。有些國家得了病,卻要“盟伴”花錢買葯, 這聽起來有些可笑。是向“盟主”採購軍火、輸血、湊份子, 還是回應本國民眾發展經濟的呼聲,對“盟伴”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坦率講,這已不是中國首次被“碰瓷”。近些年來,個別國家糾集所謂“盟伴”輪番詆毀中國,反覆吟唱所謂“中國崩潰論”、“中國威脅論”、“中國見頂論”,甚至對中國經濟遏壓與技術封鎖並用。然而,他們煞費苦心破壞國際規則秩序的唯一成果就是,這些年來全球經濟停滯、科技創新放緩、地區形勢更加動蕩不安。在一次次風雨中,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中國曆來都是世界和平的堅定支持者、維護者和推動者。600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帶去的只有絲綢、瓷器、貿易和友誼。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就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70多年來,中國從未主動挑起一場戰爭,從未侵佔別國一寸土地。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將和平發展寫入憲法的大國,更是核武器國家中唯一一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中國始終不渝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國防開支佔比僅為gdp的1.5%,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更無法望某些“霸主”及其“盟伴”項背。
在和平與安全問題上,中國是記錄最好的大國。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審視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先後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全球共同發展、 共享安全、共話文明,再次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中澳互為重要經貿夥伴,兩國經濟結構高度互補。澳豐富的能礦資源、獨具特色的農產品等,在中國找到了14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中國的工業製成品質優價廉,增加了澳購買力,豐富了澳民眾生活。中澳兩國社會制度不同,對部分問題看法可能有分歧。但兩國沒有歷史恩怨糾纏,沒有根本利益衝突。我們共同分享同一條貿易航線,沒有誰比中國這樣的貿易大國更希望維護海上航線安全。有分歧可以溝通,但不應影響兩國友好。正如我時常聽到澳友人說的那樣, 我們有一百個理由成為朋友,沒有一個理由成為敵人。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聯合國成立80 周年。作為戰後國際秩序共同的建設者和維護者,中方願同澳方一道努力,共同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中澳是友非敵,這從來不應成為問題。中方始終懷着最大的誠意和耐心推進兩國友好合作,期待澳方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