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突然接到大單
這是潑天的富貴
還是另有玄機?
各位老闆請注意
這些看似“爽快”的交易
實則暗藏貓膩!
“大訂單”主動找上門
對方所需的物資里
你家店鋪卻剛好沒有貨
對方很“貼心”地給你介紹了一個
“供應商”
先別急着高興
最近
就有人遇到了
這種所謂的“大訂單”!

案例一
輕信“官方推薦”落入陷阱
今年8月,雅安市雨城區某家超市的老闆劉先生接聽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雨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某位工作人員,因雅安市武警支隊急需採購一批物資,讓劉先生與“孟隊長”聯繫,劉先生在電話中多次與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確認“孟隊長”身份,在得到肯定答覆後,劉先生便高興地按照工作人員發送過來的電話號碼與“孟隊長”取得聯繫。
“孟隊長”在電話中表示:因為是由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推薦的且符合資質,願意與劉先生進行合作,之後劉先生在電話中與其達成合作共識,由“孟隊長”提供物資單,劉先生進行採購。

在採購午餐肉時“孟隊長”表示商品不符合要求,必須讓劉先生提供他們專用的特供牛肉罐頭,隨後“孟隊長”將廠家張老闆的電話發送給劉先生。劉先生與張老闆取得聯繫後以每罐31元的價格訂購了5000罐,過了一會兒,“孟隊長”表示一起合作演練的另一支隊也需購買午餐肉,詢問劉先生能否一起購買?劉先生同意後再次與張老闆聯繫表示還需訂購5000罐,之後便一起支付了178500元定金給張老闆。

採購完成後,劉先生與“孟隊長”聯繫,發現其手機一直關機,聯繫不上。緊接着劉先生與張老闆聯繫,發現他也是關機,這時劉先生才意識到自己被騙,隨即到當地派出所報案,最終劉先生被騙了178500元。
案例二
陌生“老師”大單誘餌

近日,南充市南部縣一餐館的張老闆接到一陌生電話,電話中對方自稱是某中學的老師,稱第二天學校有40名老師需要團建聚餐,希望張老闆提供訂餐服務。“大客戶”找上門,張老闆趕緊添加了“老師”微信,與其商量訂餐事宜。

第二天一大早,“老師”又聯繫到張老闆,以需要購買名貴禮品不符合規定,要借張老闆之手代為購買,在餐費中結算為由,向張老闆推一個蟲草供貨商的微信。雖然麻煩,但張老闆覺得大客戶還是要服務好,隨即添加供貨商微信,並達成蟲草買賣協定。


張老闆將情況隨即也告知了“老師”,“老師”讓張老闆發去銀行卡號,隨後通過微信給其發來一個轉賬成功的電子回單。張老闆信以為真,便向蟲草供貨商轉賬44000元。

轉賬之後,張老闆給“老師”發去信息,一直得不到回應,反而被對方拉黑。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
案例三
墊付貨款五萬
八月中旬,自貢富順從事床上用品買賣的朱女士,收到一條陌生消息,對方自稱是富順縣某中學負責後勤採購工作的魏主任,因學校要搞活動,準備在朱女士的店鋪採購20套涼被和四件套。

聊天中“魏主任”稱,除購買涼被和四件套外,學校還急需採購一批不鏽鋼床,但因學校領導和廠家關係不好,所以想請她出面幫忙代購,並承諾可先將貨款轉至朱女士賬戶中。隨後,魏主任發來一張12萬元的轉賬截圖,稱自己已將購買床上用品和不鏽鋼床的錢款打入了朱女士的賬戶。但由於是跨行轉賬,到賬時間會延遲一兩個小時。

見到轉賬記錄單,朱女士對此信以為真,遂聯繫到銷售不鏽鋼床的賣家,並在其多次催促下支付了5萬元貨款。

剛支付完貨款,朱女士又收到了“魏主任”的消息,稱還要追加訂購80張高低床,但需要朱女士先墊付預付款。先前的貨款遲遲未到賬,現在又讓墊付預付款。當聯繫“魏主任”詢問第一次貨款時,對方也突然“消失”。此時,朱女士才發現自己被騙,立即向富順縣公安局報警。
溫馨提醒
任何國家單位工作人員不會作為中間人向商家推薦買主來購買商品,商家也不要被高額訂單和緊急採購誤導,要始終保持警惕心理,切勿向陌生供應商轉賬,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內容來源 /雅安、南充、自貢市反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