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2024年03月06日23:11:48 國際 6796

話說今天應該很多人都刷到了這條熱搜:韓國大批醫生集體辭職。

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 天天要聞

我們前天剛剛說了此事的“前因”,也就是擴招醫學生,今天就來詳細講講“後果”,辭職潮。

2月6日,韓國的保健福祉部公布了醫學生擴招計劃,決定從明年起將醫學院招生名額提高2000人,連續五年,引發醫界不滿…

反抗最強烈的是醫院急診科值班的主力——住院醫生和醫學生。

大韓醫師協會發表了一份聲明,宣布五大醫院的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將在19日前全體辭職,並從20日開始停工。醫學生們也將自動“集體放假”…

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 天天要聞

19日一到,醫生罷工實打實地開始了…

截至當地時間19日晚11點,100間主要教學醫院有6415名實習和住院醫生遞交了辭職報告,占總人數的55%,雖然院方沒有受理這些辭職,但他們中的1630人已經不來上班了…

因住院醫師集體辭職,人力只剩平時的50%到60%,診療量生生降低了30%到50%,擠滿重症患者的首爾五大醫院,每天進行約150到250台手術,如果罷工繼續下去,手術數量將減少一半左右,癌症手術等將大規模推遲,急診室的運轉艱難…

首爾聖母醫院從2月17日上午起宣布,“無法進行腦梗塞再灌注干預和腦出血手術”,首爾大學醫院則通知患者推遲子宮肉瘤和肺癌的手術…

三星首爾醫院日均手術量為200到220台,罷工導致20台手術延期,到2月20日可能有70台手術無法按時進行

目前醫院已經啟動了緊急診療系統——上級綜合醫院以重症、緊急患者為主,輕症、非緊急的送到綜合醫院或病院…非緊急的手術、病人的入院時間被推遲,教授級別的醫生也被動員到醫院急診值班。

不過這種模式最多也只能支撐2到3周的時間,醫療系統還是面臨崩潰…

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 天天要聞

(醫生大規模辭職bbc新聞截圖)

由於“緊縮模式”開啟,已經有不少重病患者受罷工影響手術推遲,內心恐慌…

2月19日,有一位癌症患者在韓國最大的癌症患者網絡社區上發言,稱自己去年做了直腸癌三期手術,化療兩個月後,轉移到肝臟,預定20號住院,21號做手術,但是今天早上接到取消手術的電話…患者此刻極度恐慌,害怕自己最後不得不去做肝移植…

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 天天要聞

(bbc新聞截圖)

京畿道北部一間醫院的一名肺癌晚期患者,已經化療兩年,最近被告知其他手段對他已經無效,手術是最後的希望,但隨着罷工開始,他的手術也被迫延後,不知是否還能保住性命…

網上還流傳着一些婦產科的災難事件,一些孕婦臨產前被告知由於麻醉師不在場,無法在分娩過程中進行無痛注射,或者發生了臨產前剖腹產手術被推遲的情況…

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 天天要聞

(bbc新聞截圖)

面對醫界激烈的抗議行為,政府本次開啟擴招的態度也十分堅決…

近年韓國老齡化嚴重,醫院人手緊缺,醫療資源又分布不均,給出高薪都招工艱難,根據數據統計,2018年到2022年,韓國醫院拒收救護車的案例高達三萬多,三分之一的拒收理由是相關醫生的缺乏…

而且醫學院招生名額從00年代起就是雷打不動的3058名,十幾年未增,政府早就策劃擴招醫學生名額,但一直遭到醫協的強烈反對,未能實施…

說得嚴重一點,就是既得利益者以國民健康為要挾,不願把蛋糕分給更多人。

這回總統尹錫悅乾脆放出狠話,稱2000人是最小的擴招規模,這個人數遠不能彌補人力缺口。國務總理韓德洙也公開聲明“擴招不能再拖延”…

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 天天要聞

(國務總理韓德洙18日在首爾政府大樓聯合報告室)

政府一邊動員醫生助理和軍醫補充人手,擴大在線診療救急,一邊要求醫界不要輕舉妄動,不能用國民生命健康作籌碼,還對各教學醫院發出“禁止接受集體辭職信”的命令。

短時間內,不太可能向醫協妥協......

其實在這次“辭職罷工”事件之前,醫協已經為和政府對抗,組織過三次大規模罷工事件,每次都以政府讓步告終…

第一次罷工是在2000年,當時政府推動醫學分工。那次罷工也是住院醫師主導的,15500住院醫生中的79%參加了罷工,大型醫院的運營幾乎陷入癱瘓。

為了安撫醫生,政府決定將醫學院招生人數從當時的3507人縮減到3058人,減少了10%,數字保持至今…

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 天天要聞

(韓國醫生)

第二次大罷工發生在2014年,政府試圖允許在醫療服務不足的地區進行非面對面治療,意味着醫生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猛猛增加,遭到醫界抗議,17000名住院醫生中,有7200人參加了罷工。

最後政府妥協,主動廢除了醫療服務法修正案,包括允許非面對面治療的內容…

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 天天要聞

(救護車圖)

2020年疫情期間,醫協也為了反擴招,發起過一次大型罷工抗議活動。當時還是前總統文在寅在任期間,政府打算將醫學院學生人數增加400人,擴招持續10年,結果引發了一場嚴重的“醫療危機”。

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 天天要聞

(2020年罷工活動)

當時80%的住院醫生都罷工了,許多手術被迫取消、醫療中斷,甚至出現需急救男子因輾轉多家醫院被拒收,最後身亡的情況…民眾苦不堪言…

最終在“無限期罷工”兩周後,政府被迫向醫界妥協,撤回了擴招的政策。9月4日韓國醫學會和政府達成一致,但直到9月8日他們才返回工作崗位。

韓國醫療系統要崩?一半醫生辭職罷工,手術推遲,癌症病人慌到上網求助 - 天天要聞

而這次罷工,醫界的行動激烈程度上升…

以往住院醫師都是以“集體請假”的形式罷工,但這次他們是集體辭職…

如果罷工持續很長時間,那些獲得專科資格後,接受特定專業培訓的專科醫生和大學教授可能也會加入辭職的行列,因為他們被迫分配到最苦最累的急診室值班,填補崗位,到時候醫療危機會進一步擴大…

而且五大醫院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即使是軍人來替補,也需要7到10天左右的培訓,才能熟悉各醫院的治療和手術系統…醫療崩潰似乎無法避免,只是拖延時間。

醫協和政府之間的第n輪罷工戰正式打響,只是不管這場拉鋸戰誰贏誰輸,最終承擔後果的,還是那些急等着手術的普通國民.......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伊以衝突後,伊朗最恨的人,不是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而是他 - 天天要聞

伊以衝突後,伊朗最恨的人,不是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而是他

被美以雙方吊起來打,可伊朗最想報復的竟不是這兩國領導人,反而是阿根廷的一名外交官。今年6月,阿根廷外交官格羅西發布了一篇有關伊朗濃縮鈾的文章。文中寫道,以色列的濃縮鈾儲備遠超民用需求。結果這報告還沒過24小時,以色列的襲擊就已經降臨到伊朗的
【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哪些場所去不得? - 天天要聞

【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哪些場所去不得?

新聞來源:共產黨員編輯:馮馨怡一審:馮馨怡二審:姜濤終審:李翔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版權說明本微信號所發表的原創文章、圖片、視頻,版權屬寧明縣融媒體中心所有。歡迎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如有侵權,寧明縣融媒體中心將依法追究責任,特此聲明。寧明縣融媒體...
特朗普對日本動手,中國卻笑了?拜登該氣炸了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日本動手,中國卻笑了?拜登該氣炸了

川普這是要跟所有人反目,自己盟友都坑。6月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接受CNN採訪時,對日本放出狠話:不買美國大米,就加稅;汽車關稅,25%照舊。而這場“翻臉”直接砸中了日本首相石破茂的飯碗,也讓拜登的亞太布局,出現裂縫。更微妙的是這倆鷸蚌相爭,咱
烏克蘭撤回提名,怒斥特朗普“不配”諾獎 - 天天要聞

烏克蘭撤回提名,怒斥特朗普“不配”諾獎

曾提名美國總統特朗普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的烏克蘭資深議員梅列日科撤回了提名,理由是:他對特朗普以及他確保莫斯科和基輔之間停火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和信念”。簡單地說,就是“他不配”!
美操控稅收規則,七國集團助力豁免,多邊規則遭踐踏 - 天天要聞

美操控稅收規則,七國集團助力豁免,多邊規則遭踐踏

文丨陸棄近日,七國集團達成了一項令人震驚的協議——豁免美國大型跨國企業繳納國際經合組織(OECD)和二十國集團(G20)推動的15%最低企業稅。這項協議的實質,是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利用其霸權地位,赤裸裸地破壞全球稅收公平,踐踏國際規則,肆意
長春汽開區檢察院檢察長列席汽開區法院審委會 - 天天要聞

長春汽開區檢察院檢察長列席汽開區法院審委會

5月30日,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召開2025年度第六次審判委員會會議。會議由汽開法院分黨組書記、院長姚建新主持,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分黨組書記、檢察長畢科明列席會議。 會議圍繞相關重大案件進行了研究討論。 姚建新表示,檢察長列席同級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是法律賦予檢察機關的重要監督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