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已進入第323天,兩國國內的氣氛都十分微妙,但俄羅斯政壇在11日當天出現了十分罕見的景象,大家都沒有想到普京會當眾發火。
原來,莫斯科在11日召開了一場高層視頻會議,其中的一個片段被俄國家媒體“今日俄羅斯”所披露。在視頻中,普京公開批評了俄羅斯副總理曼圖羅夫,後者還兼任俄工業和貿易部長。
批評持續了約1分鐘,普京質問曼圖羅夫“為什麼裝傻”,明明業務負責人告訴普京,有關部門尚未與國企“俄羅斯航空公司”簽訂價值1750億盧布的合同,但曼圖羅夫卻在視頻會議中“開玩笑”,聲稱一切都準備好了。
面對普京的怒火,曼圖羅夫的表情十分尷尬,他最後承諾自己會努力確保在第一季度完成工作。但是,普京仍不滿意,強調:“你不要說竭盡全力,你要在一個月內完成,不能晚於一個月!”
執掌俄羅斯政權超20年,“硬漢”普京確實積威甚重,同時參會的另外12名政府高層也只能噤若寒蟬。
老規矩,強調3個關鍵點。
其一,這是俄羅斯政府今年第一次舉行高層視頻會議。
與會人員都是政府高層,能被拿到會議上討論的事情,自然都是重中之重。據悉,1750億盧布的合同,其實是政府向“俄航”提供的貸款,這家國有航空公司將用來租賃飛機。
這件事很重要,因為俄烏衝突爆發後,西方通過制裁手段禁止西方企業與“俄航(aeroflot)”合作,部分民用飛機還被國外扣押,很多國內航班也無法維持。
於是乎,莫斯科拒絕西方航空公司的飛機離境,數百架飛機因此滯留俄羅斯。
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俄航”還要運營,西方航空公司也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損失,莫斯科便準備向“俄航”提供貸款,幫助其採用融資租賃的方式,獲得這些滯留飛機的“所有權”,有關各方已經進行了試探性談判。
總而言之,這件事關乎俄羅斯航空業的發展,也關乎“俄航”的生死存亡,更關乎俄羅斯民眾的交通出行,屬於緊要的社會項目,普京和俄政府當然很重視。
其二,曼圖羅夫不是一般人。
看看他的履歷,從1998年開始,擔任過航空廠和直升機廠的高管,也擔任過俄羅斯國家投資公司的副董事長,後來又擔任過俄工業和能源部副部長,直到2008,他開始擔任俄工業和貿易部副部長,4年後升任代理部長。
接下來的十餘年時間,曼圖羅夫一直在俄工貿部擔任“一把手”,哪怕在去年7月被任命為俄副總理,也兼任舊職,足可見普京對他的信任,以及對他工作的滿意。
要知道,曼圖羅夫的副總理職務可是專門分管俄羅斯國防工業,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這個位置擔子很重,普京對他寄予厚望。
可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前總統、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去年12月底被突然任命為“俄聯邦軍事工業委員會第一副主席”,這是新增設的職務,似乎和曼圖羅夫的工作範疇存在部分重合。
由此可見,西方制裁和戰局不順讓俄羅斯包括軍工在內的多個產業出現了供應鏈危機,莫斯科不得不做出調整,而圖曼諾夫可能也力不從心。
其三,既然是政府高層會議,為什麼視頻片段會公開?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今日俄羅斯”是國家媒體,如果沒有莫斯科的指示,相關內容絕不可能流出。也就是說,普京的怒火是真的,但有關部門從中看到了可以“利用”的價值,從而加以宣傳。
眼下,俄烏戰局依舊膠着,俄軍在前線有得有失,但俄羅斯政府還要兼顧國內方方面面的問題,普京這個總統當得不容易,俄羅斯上下還是應該努力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