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觀察丨“大米危機”撼動日本政壇

2025年06月08日21:10:19 國際 3255

  自去年夏天至今,日本大米價格持續大幅走高。如今,很多日本人要麼被迫縮減大米消費量,要麼乾脆放棄將大米作為長期以來的第一主食。

  米價飛漲不僅暴露出日本農業政策的弊端,更是直接影響着將於7月舉行的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

  而這場選舉,被日本媒體普遍稱作是對石破茂內閣的“生死審判”。

  究竟是誰在抬高日本米價?

  日本總務省近日公布的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大米價格已較去年同期暴漲98.4%,創下1971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深觀察丨“大米危機”撼動日本政壇 - 天天要聞

  △日本廣播協會報道截圖

  3月以來,日本農林水產省已向市場投放過四批儲備米,希望平抑米價。

  投放完畢後,日本政府的儲備米總量從一年前的約91萬噸急速減少到約30萬噸,但超過60萬噸的投放收益甚微,擔心“斷米”的恐懼情緒仍舊瀰漫日本社會。

深觀察丨“大米危機”撼動日本政壇 - 天天要聞

  △東京一家便利店6月5日出售政府投放的儲備大米(圖自日本共同社)

  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6日表示,如果投放所有儲備米仍不能有效遏制米價上漲,從國外緊急進口大米“也將成為選項之一”。

  同一天,日本首相石破茂也表示,如果儲備米耗盡,不排除緊急進口大米的可能性。

深觀察丨“大米危機”撼動日本政壇 - 天天要聞

  △路透社報道截圖

  此言一出,立即引發輿論熱議。

  要知道,日本數十年來一直以保護農民利益之名,嚴格限制大米進口量。在1995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日本曾對進口大米徵收高達778%的關稅,入世後逐漸降至目前的227%。

  如果進口大米成真,意味着大米作為日本穩定國產主糧的地位將被動搖。

  對於米價的持續上漲,日本政府給出的理由包括氣候變化導致自然災害頻發、人口老齡化導致農業勞動力不足、民眾囤積大米導致需求激增等。甚至“赴日外國遊客數量大增”也成了日本大米不夠吃的原因之一。

深觀察丨“大米危機”撼動日本政壇 - 天天要聞

  △日本農民在稻田裡用收割機工作(圖自美聯社)

  然而,這些說法都難以令人信服。

  日本經濟界人士分析認為,米價飆升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於日本實行了數十年的不合理農業政策。除長期限制大米進口外,日本政府在國內還推行旨在維持米價的“減產政策”。為此,日本農林水產省近年來一直向改種其他農作物的農民發放補貼,日本大米年產量也因此被控制在700萬噸以下。

  日本財務省前官員高橋洋一直言,“米荒”的出現就是減產政策搗的鬼。

  “政府一直在減少供給,一旦需求增加,價格就漲上去了。也就是說,減產政策的本質就是默許價格上漲。”

深觀察丨“大米危機”撼動日本政壇 - 天天要聞

  △高橋洋一(資料圖)

  還有日本媒體指出,政府多次放糧卻都無法平抑米價,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投放的儲備米難以進入市場,而是被日本農業協同工會(日本農協)有意囤積。

  據悉,日本農協通過競標機制收購90%至95%的政府儲備米,並由此進行實質性壟斷,以便主導米價。正因如此,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5月下旬表示,政府計劃直接將儲備米賣給零售商,而不是像之前那樣拍賣給中間商。

深觀察丨“大米危機”撼動日本政壇 - 天天要聞

  △《朝日新聞》報道截圖(題圖為小泉進次郎)

  石破茂政府面臨“民意大考”

  在日本,大米往往牽動政局走向。

  早在1918年,日本米價飆升就曾引發騷亂,最終導致政府垮台。而就在上個月,日本政壇剛剛發生因大米引發的人事變動。

  面對嚴重米荒和持續暴漲的米價,時任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5月18日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卻稱:“我從未買過米,因為支持者送給我很多米,我家裡米多到可以開店售賣了。”

深觀察丨“大米危機”撼動日本政壇 - 天天要聞

  △路透社報道截圖(題圖為江藤拓)

  這番言論在日本全國引發軒然大波。為平息民憤,日本首相石破茂於5月21日接受江藤拓的辭職,指由小泉進次郎接任農林水產大臣。

  但日本共同社當時進行的全國緊急輿論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政府做出人事撤換決定“太遲”的受訪者佔42.2%。

  7月28日,日本將迎來國會參議院選舉。這被認為是對石破茂內閣的“民意大考”,而大米危機無疑是這次選舉的核心議題。

深觀察丨“大米危機”撼動日本政壇 - 天天要聞

  △據日本新聞網4日報道,日本8家主流媒體近日進行的民調結果均顯示,石破茂政府的支持率正持續下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分析指出,日本大米問題很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整個日本政局:

  如果米價不能很快降下來,日本民眾的不滿情緒可能會進一步發酵,嚴重影響到7月底參議院選舉的自民黨選情。一旦現在聯合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在這次選舉中失去過半數議席,石破茂大概率要引咎辭職。

  地方農協一直是自民黨的重要票倉,石破茂政府要平抑米價,需要改革日本國內大米的生產流通和銷售環節,從而勢必會觸動農協的利益。所以,這對石破茂來說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米價風波已經使得日本的在野勢力團結起來,並打算利用相關議題對石破內閣發起不信任投票,這無疑會加劇石破茂的執政壓力。一旦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失利,石破茂乃至自民黨的處境都不會樂觀,而朝野各黨可能會出現新一輪的分化重組。

  素材來源丨總台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記者丨尚娟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王堅

  監製丨關娟娟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 天天要聞

熱浪席捲歐洲,法國政客就裝不裝空調吵起來了

【文/觀察者網 王一】今年首場熱浪正“炙烤”着歐洲大陸,多國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導致山火、學校停課、停工等。而在酷熱侵襲之下,政客們還在圍繞“是否應該推廣空調”爭論不休。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政客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等外媒7月2日報道,本周以來,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發布了高溫預警...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 天天要聞

重慶城科組織黨員座談會 傳承初心使命

7月1日,在重慶南川區太平場鎮河沙村,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城”聚南川鄉村振興促進團師生精心組織了一場“七一”座談會,聚焦“憶崢嶸歲月·話初心傳承”。活動特邀河沙村當地60餘名黨員、村民齊聚一堂,分享奮鬥歷程,共話初心使命。活動現場,黨員同志們莊嚴重溫入黨誓詞,鏗鏘誓言響徹會場。在交流座談環節,老黨員們講述...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 天天要聞

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央廣網重慶7月2消息(記者陳靜)7月2日,重慶市紀委監委機關公眾號“風正巴渝”發布消息,重慶市兩名幹部被查處。...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 天天要聞

牛約堡被曝後廚“髒亂差”,多隻蟑螂到處爬行,涉事門店否認,官方回應:正在核實

7月2日,據福建電視台第一幫幫團報道:記者探訪福建廈門牛約堡林後店後廚時發現,有多種食材裸露,多隻蟑螂到處爬行。過道處的兩箱未開封麵包胚箱體標籤顯示,這批麵包胚生產日期為2025年6月1日,標註“常溫保質期10天”,而當日已為6月13日。牛約堡禾祥西路店在多個外賣平台月銷量均超1000單,號稱“堂食餐廳”,但記者在...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 天天要聞

不懂“兔死狗烹”,馬斯克陷入困局

馬斯克的困局:是功高震主還是不懂明哲保身?總之,是他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才導致今天的局面。 近日,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要驅逐“擁立第一功臣”馬斯克的言論,引發軒然大波。這一事件背後的複雜糾葛,實則映射出美國政商關係的微妙與緊張。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國新辦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她的一句話,讓全場動容

“除了看不見,我什麼都能做。”在6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黃鶯的這句話,讓全場動容。兩歲那年的一次高燒,讓黃鶯成為了一個雙目失明的女孩。2015年6月,她作為寧夏首位參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學生,以高出當地理科一本線85分的成績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