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評論:支持日本修憲對付中國

2022年07月13日21:03:25 國際 1365


美媒評論:支持日本修憲對付中國 - 天天要聞


作者:木蘭


日本地處東方,卻總是把自己當成西方國家。西方政治水太深,許多事件看起來簡單,背後卻沒那麼簡單。這次安倍遇刺身亡,被日本視為一場簡單的刑事案件,據說目前正在對兇手作精神鑒定,搞不好最後會弄成一場精神病人隨機殺人案件,然後不了了之。安倍究竟為何會被殺?是否與政治有關?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我們不好亂猜。但日本政壇出現一種可怕的動向,如今又將美國牽連了進來。

美媒《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題為《美國應支持日本將其軍事正常化的舉動》。社論認為,安倍晉三是一名“頗具政治影響力的領導人”,“保護日本和日本的民主”是其政治生涯中的“豐功偉績”,“安倍經濟學”振興了日本經濟。還不勝惋惜地稱,“安倍晉三走得太早了”。吹完一通之後,社論指出,“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仍應支持民主日本的軍事正常化”,因為這有助於讓日本應對正在崛起的中國,還能“保衛台灣”。

看來,美國的狐狸尾巴藏不住了。《華盛頓郵報》是美國一家歷史久遠的媒體,民主黨的主要喉舌,文章果然老辣,一套一套的,先是力捧剛剛被打死的安倍晉三,喚起西方的悲情,然後落筆在中國身上。畢竟,只有“應對中國”,才是美西方霸權體系當前的最大政治正確,而真要應對,台灣問題是最敏感,最容易切入的點。該媒體深知這一點,同時又明白,美國想要“應對中國”,並且還為之動用過許多具體措施,算是挖空心思,但效果不好,屢次在中美之間的大國碰撞中,讓美國自身弄得鼻青臉腫,於是只好把日本推上反華的前台。

日本本來就在反華的最前沿,近些年來沒少對中國挑釁,安倍晉三還親口放出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狂言。只是當今的日本因為受到了和平憲法的桎梏,不能徹底解禁集體自衛權,不能隨心所欲地擴充自衛隊的武力,不具有交戰權等。也就是說,日本固然已經在對中國躍躍欲試,但爪牙還不夠鋒利。所以按照《華盛頓郵報》的想法,在好好打磨日本的爪牙之後,再乾脆鬆開狗鏈,把跳着拽着並對中國呲牙咧嘴的日本徹底放開,使其沖向中國。

日本國內其實也正在做這種準備。安倍屍骨未寒,日本參議院就舉行有關修憲動議的投票,結果很順利,參議院2/3以上的席位都被修憲勢力佔據。

按理說,日本修憲,尋求國家正常化,這是要主動掙脫美國手中的狗鏈。充分武裝起來的日本,不排除會對美國反咬一口,畢竟東京大轟炸,還有兩朵“蘑菇雲”的事,日本人不大可能忘記。然而現在美國的當務之急是要對付中俄兩個大國,尤其是對付中國,特別是在對付中國的事情上,美國越來越焦頭爛額,所以顧不得許多,只求眼下,先慫恿日本對付中國再說。日本如果在與中國的對抗中被揍得頭破血流、氣息奄奄,收拾起來還不很容易嗎?

安倍在世時,固然也推動修憲,但在干這事時顯得更加老謀深算,更講究戰術,既想完成修憲,又小心翼翼想讓日本避免之間跟中國對抗,最好是把美國推到日本的前面,讓中美大打出手,然後從中尋求日本崛起的機會。

岸田文雄內閣如完成修憲,只會加速推動日本“向右轉”,把日本重新變成一個法西斯國家,這其實是在把自己的國家推進萬劫不復的深淵,日本遭徹底覆滅的概率變大。現在的日本已經剎不住車,而這正好如美國所願。

對中國來說,和平很寶貴。美國如果讓法西斯的幽靈在日本復活,並危害中國的利益,那麼中國只能做一件事,就是徹底把這個幽靈封死在棺材裡。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 天天要聞

【海外智庫觀察-美國】中美與國際組織的AI治理標準之爭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海外智庫觀察隨着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範圍的迅猛發展,圍繞其治理的國際競爭也愈發激烈。AI治理不再僅僅是技術管理問題,更成為國家軟實力輸出、規則制定權爭奪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中美兩國以不同的治理路徑和制度邏輯,試圖在聯合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國際電信聯盟...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 天天要聞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近日,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作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十大文體設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強市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台,對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為全市學習傳承東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亞洲行程成了個大新聞。這哥們兒坐着專機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還參加了東盟外長會議,可就是沒來中國。咋回事兒呢?這背後有啥故事?先說說這人吧。魯比奧,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家裡是古巴移民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俄烏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從2022年開打到現在,這場仗不僅把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把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攪得天翻地覆。有的國家被打得喘不過氣,有的卻趁亂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閑着,在這場亂局裡找
澳大利亞外交超出預期,將考慮中美間平衡戰略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外交超出預期,將考慮中美間平衡戰略

最近在北京開了會,是學術共同體第18次會議,我2008年參加過他們第一場會議,沒想到一晃17年過去了。第一次會議的時候還記憶猶新,當時幾百上千名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匯聚一堂,感覺交流起來非常暢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