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被英國珍藏,導遊: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2019年08月13日19:26:32 歷史 1064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明沒有出現過斷層的國家,如此悠久的歷史背景下,古代中國的國力毫不誇張的說可以稱之為世界上的佼佼者。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滿清剛剛建國的時候,經過康熙雍正兩代帝王的勵精圖治,到了乾隆年間國力達到頂峰,這個時期的清朝足夠稱得上是世界強國。

乾隆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被英國珍藏,導遊: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 天天要聞

這個時期的世界各國,都是以傳統手工業為主,仿製、農業、養殖等都採用的最為傳統的人工勞力。在這一點上,清朝有着技術先進、勞動力豐富這兩個優點,在與世界貿易中佔據主導地位。

這裡需要給清朝說句公道話:“閉關鎖國”其實並非人們認為的關閉國門不與周邊國家貿易,清朝雖然實行過禁海,但是在鴉片戰爭前禁海時期僅佔15%,開海時期佔85%。之後的大規模禁海,其實主要是為了阻止鴉片的流入而實行的政策。

乾隆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被英國珍藏,導遊: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 天天要聞

清朝之所以會被扣上“誤我中華”“閉關鎖國”的帽子,主要是因為清朝排斥學習先進文化,不主動發展技術,只“吃老本”。而導致這一些列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清朝皇帝的自大、目中無人,導致清朝與世界脫軌,這一點在乾隆皇帝寫給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一道聖旨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仰仗着大清國的強大,四海八方的國家都來向清王朝示好。有一次,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派使者來清國給乾隆皇帝送禮,禮物都是一些英國製造的先進熱武器,同時還有一封寫給乾隆皇帝的信。

信件內容如下(內容較長,只截取了局部):

乾隆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被英國珍藏,導遊: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 天天要聞

信件的大意就是喬治三世希望加強與清國之間的貿易,雙方應該在公平以及平等的原則下往鼓勵臣民之間交換貨物,我認為應該派遣一位使臣前往大清國,來完成這一使命。

喬治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覺得清國強大,率先表示好意,希望加強與其之間的貿易往來,優先與英國進行貿易,這樣雙方都可以互惠互利。他送給乾隆的熱武器都是當時非常先進的武器,也有向乾隆炫耀之意,表達他們也是很有實力的,希望清朝不要輕視。

乾隆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被英國珍藏,導遊: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 天天要聞

然而,對於這些禮物,乾隆卻是看不上眼的,認為都是洋人們的“奇淫巧技”。而對於這封信,乾隆卻非常得意,因為在乾隆眼中,這代表遠在西方的英國就已經表示臣服討好之意。

因此在這種心態下,乾隆特意回復了一封信,當然,這封信也是按照聖旨的形式裝裱的。(下圖為翻譯截圖,原文類似文言文)(局部):

乾隆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被英國珍藏,導遊: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 天天要聞

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的心態:看不起西方諸國且無比自大。

朕亦以復函及貴重與珍奇禮品奉復回陛下,其中包括珍寶及其它物品等,朕不缺事例,足以證明對僻處荒遠前來本國之爾國子民所施之仁愛。

整個信中,乾隆都是以“爾國”稱呼英國,“爾”在漢語中代表的可是“輕視”語氣。並且從這句話中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乾隆就是將英國國王視為低自己一等,“朕不缺事例”表示朕很忙,但是在這百忙之中依然回復你的信件,並且還送給你禮物,這足夠看出朕對於你這種來自“僻處荒遠”之地的國家的仁愛。

乾隆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被英國珍藏,導遊: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乾隆認為“中華物產豐盛,無所不有,原不仰賴別國貨物”,我大清國地大物博,能夠自給自足,是不需要進口別國的貨物的,這一句話也證明了乾隆自大的心理。

隨後乾隆話鋒一轉:

大清國雖然不需要進口,但是你們不同啦,我國的茶葉、瓷器、絲綢等都是你們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必需品,為了表達朕的善意,吩咐在廣州的公共堆棧(存放物品的地方),給你們存放貨物。

信件的最後,乾隆表態了:

乾隆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被英國珍藏,導遊: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 天天要聞

乾隆從內心裡認為清國是一個大哥,要對其他國家一視同仁。不能因為你們的貿易方法,而改變了我大清國多年的貿易方式,其他國家都是仰仗着大清國的貿易,如果單獨與你們往來,這與朕的意願是完全不相符的......

在喬治三世收到這道“聖旨”的時候,他並沒有回復,可能也是讀出了乾隆皇帝的傲慢,認為清朝皇帝是一個無法溝通的人,也就不再“熱臉貼冷屁股了”。

乾隆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被英國珍藏,導遊: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 天天要聞

也正是因為乾隆皇帝的這種心態,導致了清朝發展停滯不前,最終與世界脫軌,一步步被乾隆眼中的“僻處荒遠”之地的國家趕超。百年後更是被以英法為首的國家攻入北京,導致了數年的欺辱歷史。

而這道乾隆寫給英國國王的聖旨,也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中。以如今的角度來看待乾隆的這封信,真的是非常讓人可笑。而大英博物館的導遊也似有嘲諷之意,對外介紹這道聖旨時也會加上一句: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乾隆給英國國王一道聖旨,被英國珍藏,導遊:清國滅亡是有原因的 - 天天要聞

這真的是非常諷刺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 天天要聞

日本企圖吞併琉球的歷史事件

《中國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學劉東教授主編,10位海內外高校學者任編委,定期掃描海外中國研究前沿學術成果。本輯從數十種海外頂尖學術期刊精選論文32篇、書評12篇,所涉學科廣闊,涵蓋人文學科各細分領域,探討了諸如青銅時代的政治經濟學、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藝術史藝術、明清時期的白銀供應、清代邸報的發行與流通、...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今天京師大學堂建立

京師大學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學在1898至1912年間的曾用名。作為戊戌變法的“新政”之一,學校創辦於1898年7月3日,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11,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批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