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仙生命最後一刻,攥着蔡鍔的照片,蔡鍔後人:父親對她沒感情

2025年05月21日22:13:02 歷史 1622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小鳳仙這個名字,都是在某個民間傳說、舊書雜誌或者電視劇里。風塵女子、紅顏知己、革命助手……這些標籤她一個都沒逃掉。

她愛過蔡鍔,毫無保留。可蔡鍔呢?

這個問題,就算問一千遍,她自己也沒答案。但她一直相信他是真的動了情。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她還攥着那張褪色的照片,眼神像是在說:“你看,我一直都記得你。”

可讓人唏噓的是,蔡鍔的後人,卻對她的這段情深不屑一顧:“我父親從沒愛過她。”

小鳳仙生命最後一刻,攥着蔡鍔的照片,蔡鍔後人:父親對她沒感情 - 天天要聞

風塵未染前,她只是個孩子

小鳳仙的真名叫朱筱芬,出生在清朝末年的杭州。父親是個靠祖蔭混飯吃的小官,母親是妾室,身份低微。家道中落後,她們母女的處境一落千丈。

她母親常年被大房刁難,活得小心翼翼,最後積勞成疾,孤零零地離世。那一年,小鳳仙才七八歲。沒人真正在意她這個孩子,她成了個負擔,被親戚踢來踢去。後來,是她的奶媽——一個忠厚的舊僕人,把她接了回去。

奶媽儘力了,但一個老婦人又能供她多久?兩年不到,生活就走投無路。最終,奶媽無奈把她送去給一個胡藝人學唱戲、學演出。這不是送她去圓夢,而是送她進風塵的第一站。

從十三歲開始,她就進入了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是清末民初北京最有名的風月場所,說白了,就是高級妓院集中的地方。但那裡的女子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只陪酒,有的只唱曲,有的什麼都做。

小鳳仙在衚衕里,很快就成了焦點。她長得好,性格也不軟不硬,說話得體,唱功也有一手,再加上會點詩文,很快就被捧成“名妓”。但別誤會,所謂“名妓”,不是榮譽,而是一個時代對女人最諷刺的褒獎。

她也見過太多男人,說好聽點是“才子佳人”的夢,實際大多是“圖一時之快”。可她沒變俗氣,也沒變麻木,總覺得自己的命不是就該這樣。她還是會偷偷藏點錢買書、抄詩,夢想着能遇見一個真心人。

然後她遇見了蔡鍔。

小鳳仙生命最後一刻,攥着蔡鍔的照片,蔡鍔後人:父親對她沒感情 - 天天要聞

那個夜晚,她命運改變了

1914年,蔡鍔因反對袁世凱稱帝,被調回北京“就近監察”,其實就是軟禁。袁世凱怕他搞事,就想把他看死。

可蔡鍔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佯裝風流富紳,出入妓館,醉生夢死,實則掩人耳目,等待脫身時機。

在八大胡同的“水雲樓”里,他第一次見到了小鳳仙。

不同於他以往見過的女子,小鳳仙談吐不俗,舉止有度,還能與他談詩講史。她有一種壓不住的聰明和清醒,蔡鍔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是不是愛情?那時他或許說不清。但她確實讓他覺得舒服,放心。

更重要的是,她不是個花瓶。

兩人很快打得火熱,幾乎每日都見。外人看,是蔡鍔沉迷美色,袁世凱看了也樂:這麼一位“將才”,竟成了風月場中的常客,警惕也就鬆了。

實際上,這正是蔡鍔的計劃——製造他已經“廢掉”的假象,好爭取逃脫的機會。

小鳳仙是不是知道?她知道。但她沒走,也沒揭穿,反而成了蔡鍔最穩的“同盟”。

小鳳仙生命最後一刻,攥着蔡鍔的照片,蔡鍔後人:父親對她沒感情 - 天天要聞

蔡鍔要逃走的時候,小鳳仙是關鍵人物。

他需要一個理由“外出”,一個可以拖住袁世凱注意力的人,也需要一個熟悉路線、會偽裝的幫手。

她沒有猶豫,甚至沒問一句:“你走了,我怎麼辦?”

兩人一起“南遊”,從北京一路走到天津,途中換裝、改身份、托關係,最終讓蔡鍔成功逃脫,南下雲南。

這之後,蔡鍔組織護國軍,掀起反袁大潮,袁世凱稱帝夢碎,沒過多久便鬱鬱而終。

小鳳仙回到北京,彷彿什麼也沒發生過。

那段風塵歲月,她沒講,也沒人問。

她成了京城茶館、報章上的傳說:救過大將軍的俠妓,可沒人知道,她那時候夜裡常常一個人坐着看月亮,一看就是半宿。

她在等他回來。

小鳳仙生命最後一刻,攥着蔡鍔的照片,蔡鍔後人:父親對她沒感情 - 天天要聞

而他沒再回來

1916年,蔡鍔在日本因病去世,年僅三十四歲。

病是喉結核,一路拖着沒治好,臨終前沒有留下隻言片語關於小鳳仙。她聽到消息那天,整個人崩潰了。

有侍女回憶,那一天她在房間里坐了十幾個小時,誰勸都不應。後來,開始自言自語,反覆念着:“他不會不要我,他不會不記得我……”

她是真的愛他,哪怕世人說她痴。

她這一生,再沒談起蔡鍔,但那張照片,一直壓在她枕下。

她後來嫁過兩次,一次是軍人,一次是工人。兩段婚姻都不幸福,丈夫不是戰死就是病逝。她沒生過孩子,只收養了丈夫留下的女兒。

晚年貧病交加,住在北平一個衚衕的破屋裡。鄰居都知道她脾氣怪,說話慢,但從不罵人,喜歡收集舊報紙和書。最奇怪的是,她房裡貼滿了一個男人的照片。

那就是蔡鍔。

她的繼女曾說,老人最後幾年經常神情恍惚,一旦看見那張照片,就會變得安靜。

1954年,小鳳仙在貧病中去世。臨終前,她攥着那張舊照片,嘴唇微微動了幾下,沒人聽清她說了什麼。

小鳳仙生命最後一刻,攥着蔡鍔的照片,蔡鍔後人:父親對她沒感情 - 天天要聞

蔡鍔後人一句話,讓人心涼

小鳳仙死後,有記者找到蔡鍔的兒子蔡東藩,問他怎麼看父親和小鳳仙的關係。

蔡東藩只冷冷說:“我父親從來沒愛過她,那只是逢場作戲。”

就這樣,一段民間傳說,被一句“沒感情”蓋棺定論。

可真的是這樣嗎?

歷史不能全靠回憶和評論,但感情的真實,也不是後人一句話就能否定的。蔡鍔確實可能是以她為掩護,但他也不是一個冷血的人。

如果他沒有一點情意,為何帶她一同逃亡?如果他只是逢場作戲,為什麼她一直以為自己是他心頭最重要的人?

也許,這段感情,蔡鍔無法名正言順地承認。他是名將,是護國英雄,他不能背上“沉迷風月”的罵名。而小鳳仙呢?她沒想那麼多,她只想和這個人過一生。

她不是傻,她只是愛得太真。

哪怕對方沒給她回應,她也不後悔。

參考文獻:

《蔡鍔年譜》人民出版社

《北洋風雲錄》徐中約 著

《民國往事:風月與愛國之間》中華書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在近現代軍史上,有支以個人命名的部隊所向披靡,知道是誰嗎 - 天天要聞

在近現代軍史上,有支以個人命名的部隊所向披靡,知道是誰嗎

在世界近現代軍事史上,曾經有一些以個人命名的部隊,不僅是榮譽的象徵,更承載着新的歷史使命。這種現象不僅外軍隊有,我軍也有。而我軍以個人命名的部隊,還蘊含著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與戰鬥精神。這些部隊從護國戰爭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始終是戰場上
魏晉人有多潮?把哲學玩成了“玄學脫口秀”! - 天天要聞

魏晉人有多潮?把哲學玩成了“玄學脫口秀”!

在咱們今天聊5G、刷短視頻的時代,一千多年前的魏晉人也沒閑着!他們搞出的“魏晉玄學”,堪稱古代哲學界的“文藝復興”,把老莊思想玩出了新花樣,活脫脫一場超有梗的“哲學脫口秀”!要說這“玄學”,和咱們現在說的“玄學”可不是一回事。
今夜,見證歷史了! - 天天要聞

今夜,見證歷史了!

【導讀】比特幣價格創新高,美股走勢分化中國基金報記者 泰勒大家好,今晚繼續關注海外市場的表現。見證歷史!比特幣創新高5月21日晚間,比特幣上漲至歷史新高,突破了今年1月創下的紀錄。在美國穩定幣立法取得進展和激發了在特朗普領導下對監管明晰的希望後,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這款最大加密貨幣攀升至109455.99美元的紀...
前神父侵犯案再起波瀾,教宗利奧十四世被控包庇縱容 - 天天要聞

前神父侵犯案再起波瀾,教宗利奧十四世被控包庇縱容

近日,一名被解除神職的前神父對天主教教宗利奧十四世提出重磅指控,稱其曾在擔任教會要職期間縱容性侵醜聞,引發輿論震動。事件核心圍繞美國芝加哥教區一樁陳年性侵案,牽涉多方責任與教會內部爭議,再次將天主教會的信任危機推向風口浪尖。現年76歲的前神父詹姆斯·雷(James M Ray)近日向美國媒體披露,教宗利奧十四世...
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 天天要聞

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遠古的即興表演人類最早的文明,往往誕生於意外和混亂。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建立城邦時,既沒有統一的規劃,也沒有明確的分工。他們發明楔形文字,最初只是為了記錄倉庫里的糧食數量,誰也沒想到這套符號會成為人類最早的書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