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2025年05月14日18:33:04 歷史 1970

全球戰略史上,能被真正稱作“世界級戰略家”的人,兩個字就能說完:孫武、毛澤東

前者寫出《孫子兵法》,開創戰爭哲學;後者帶出人民戰爭,把勝負公式徹底改寫。他們的成就,從來沒靠神話包裝,而是用一場又一場硬仗,一套又一套理論,打出共識、寫進教科書。

孫武開的是千年兵家先河,毛澤東走的是百年獨立之路

兩人隔着2500年,卻同樣將戰略玩到了世界頂級,被世界認可、被歷史驗證、被實踐佐證

孫武打仗,打的是“算術”

公元前512年,吳國。孫武帶着十三篇兵法走進吳宮,面對吳王的試探,他親自操練宮女演陣。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兵法是寫出來的,也是操出來的。短短三天,三百宮女按軍令布陣,從行進到列隊,無一出錯。吳王看得心驚,這才把實權交給孫武。

三年後,機會來了。

公元前506年,柏舉之戰爆發。孫武率三萬吳軍北上迎戰楚軍。路線定在長江以西,由江乘至郢都,全程數百里。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對手是兵強馬壯、地盤穩固的楚國主力。孫武沒有正面硬攻,而是繞行奇兵,從側翼打亂楚軍部署。五戰五捷,最終攻入楚都郢城,打出春秋戰國第一場“城市攻破”戰役。

這一戰,打得不只是勝負,而是體系。孫武對戰爭節奏、兵力結構、地形選擇、後勤動員、心理預判,全數演算。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不是用人頭壓人頭,而是用算法壓制失控。兵力只有三萬,他讓這三萬人擁有楚軍無法抵擋的效率。後人說他“以兵為算”,不是誇,是實。

更高的維度,是《孫子兵法》構建的戰略思維。十三篇中,他提出“兵者,詭道也”,開創了戰爭中的“信息擾動”。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他又提出“五事七計”,用變量建模勝敗預測。最經典一句,是“上兵伐謀”。打仗不是打架,是打節奏、打資源、打認知。

2500年後,這套兵法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列為西點軍校必修課程。孫武沒走出吳國,但他的戰略穿越了地理,進了聯合國的文化遺產名錄。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他打勝仗的方式,是用“不會輸”的方法贏下來。算好敵人、算明自己、算透環境,他贏在“開戰之前”。

這份精密,沒人再復刻得出。

毛澤東打仗,打的是“節奏”

1935年5月,紅軍北上,大渡河。這是一次所有軍事將領都不願碰的方向。因為十幾年前,石達開就是在這裡全軍覆沒。

毛澤東偏要走這條路。他看中的是敵人“不信這條路還會有人走”的盲區。出奇招不靠膽,是靠敵人沒準備好接你。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紅軍部隊不到十萬,面對的是圍追堵截數倍於己的正規軍。毛澤東選擇用時間換空間,用行動打斷對手部署。

他調度三支先遣隊,強攻瀘定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過天險。這一戰,打斷了國民黨西南圍剿線,戰略主動第一次落到紅軍手裡。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1947年7月,大別山。毛澤東又下一子,把主力推入國統區,目標不是城市,是態勢。他說要“把戰爭推向國民黨統治區”。

部隊南下,不靠全面推進,而是點狀布防,配合群眾工作,打出一個“敵強我游”的節奏空間。

這背後的邏輯,就是毛澤東提出的“積極防禦”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不打那種你想打的仗,只打你沒準備好應付的仗。不是在哪打,而是什麼時候打、讓誰來打、打完去哪。戰略布局裡,敵人每出一招,其實都踩進了設計好的格子。

毛澤東不把打仗當戰術,而是當時間管理。

他對戰爭的理解,不是“多快好省”,而是“前後左右”。敵人調兵,他調信息;敵人開會,他開打。打不打不是重點,什麼時候打、怎麼打、打給誰看,才是核心。

他最擅長做的,就是用一個“最難”的開局,逼出一個“全勝”的尾聲。理論體系上,他構建出“人民戰爭+敵後游擊+戰略轉移+持久消耗”的四位一體。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這種結構,把武力和群眾結合,把後勤和地形整合,把時間和勝利綁定。

他把仗打成了舞台劇,敵人在台上,他在幕後,時間一到,換場、換人、換劇本。他的節奏,不是打出來的,是算出來的。

為什麼這倆人能頂級?因為他們“先贏”了

能被稱作世界級戰略家的人,得有一個共同點:戰前已經算贏,戰後只是確認。

孫武寫的《孫子兵法》,被稱為“世界古代第一兵書”,它不僅是中國的智謀象徵,更是人類軍事戰略的第一套哲學系統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在春秋戰國那個強者林立、邊疆多事的時代,孫武用兵書統一戰爭語言,讓對抗變成博弈。他讓戰爭第一次擺脫了“力量對撞”的原始邏輯,進入“理性勝算”的現代模式。

毛澤東構建的戰略邏輯,徹底顛覆了西方“工業化戰爭”的舊範式。過去講戰力、裝備、陣地,而他講群眾、動員、拖垮。

迄今為止,全球享此盛譽的世界級戰略家只有兩人,而且都是中國人 - 天天要聞

他讓世界看到,國家可以用最少的資源,打最系統的戰爭。他被西點軍校研究多年,被蘇聯元帥評價為“20世紀最可怕的戰略大腦”。

這兩個人的勝利,並不靠“打贏”,而是靠“贏了再打”。他們讓戰爭不再是拚命,而是計算。他們打出的不是仗,是預設勝率與命運之間的博弈

世界有戰爭大師很多,但能打出理論、能寫進制度、能走出國門的,中國就出了兩個。一個做出兵法,讓兵種有理;一個做出戰局,讓國家有命。他們的勝,不是謀勝,而是創勝。

所以今天,若問全球真正有“世界級戰略影響力”的名字,只有這兩個字配得上——孫武、毛澤東。

他們不屬於某場戰役,也不屬於某段歷史。他們屬於戰略這個詞的誕生、進化和極致。

參考資料:

孫武.百度百科.

韜略古今,戰神孫武“封聖”之路.齊魯晚報.2024-04-28.

從毛澤東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感悟制勝智慧.中國軍網.2024-12-27.

毛澤東同志的軍事鬥爭藝術及其歷史啟示.光明日報.2024-01-08.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布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着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布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