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聲嘲笑羅炳輝:你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2025年05月11日23:22:12 歷史 1917

1935年6月,四川懋功,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會師。這本來是紅軍歷史上的大事件,按理說應該齊心協力往前走,可偏偏出了點不和諧的音符。

紅四方面軍的副總指揮王樹聲,看着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那點可憐的兵力,忍不住開了句玩笑:“你這點人,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王樹聲嘲笑羅炳輝:你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 天天要聞

長征懋功會師的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在江西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沒辦法,只能撤離,開始了長征。這一路有多苦,估計大家多少聽過點。紅一方面軍從江西出發,八萬多人,翻雪山、過草地,餓了啃樹皮,累了睡泥地,還要跟國民黨軍隊拚命。

到了1935年6月跟紅四方面軍會師的時候,兵力已經從八萬多掉到不到一萬五千人,能活下來全是硬扛出來的。紅四方面軍呢,情況完全不一樣。他們在四川北部休整,兵力有八萬,裝備也好,槍支彈藥齊全,部隊養得壯實。

1935年6月,兩軍在懋功碰頭,按說這是紅軍的大好事,能把力量擰成一股繩。可現實沒那麼簡單。紅四方面軍的張國燾覺得自己兵多將廣,想搶紅軍的領導權,而中央這邊堅持北上抗日,雙方路線不一樣,心也不齊。

會師的時候,紅一方面軍是剛打完硬仗過來的,部隊疲憊不堪,裝備破破爛爛。紅四方面軍呢,休整了那麼久,看着紅一方面軍這模樣,心裡難免有點優越感。王樹聲那句話,就是這種背景下蹦出來的,既是個人性格使然,也帶着點紅四方面軍的傲氣。

王樹聲嘲笑羅炳輝:你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 天天要聞

王樹聲和羅炳輝是啥人

王樹聲,1905年出生在湖北麻城,家裡窮,年輕時干過農活,後來投身革命。1926年加入共產黨,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從此跟着紅軍打天下。

他從基層干起,當過團長、副師長、師長,一步步爬到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紅三十一軍軍長的位置。這人打仗勇猛,性格直,說話不拐彎,是張國燾手下的得力幹將。1935年會師時,他38歲,正當壯年,帶着八萬大軍的底氣,難免有點看不上紅一方面軍的慘樣。

王樹聲嘲笑羅炳輝:你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 天天要聞

羅炳輝比王樹聲大幾歲,1897年出生在雲南彝良。早年他在滇軍混過,參加過護國戰爭和北伐,戰場經驗豐富。1929年,他秘密加入共產黨,在江西吉安搞了個靖衛大隊起義,帶着隊伍投了紅軍。從那以後,他歷任團長、旅長、軍長,一路打硬仗。

1934年長征開始,他帶着紅九軍團當後衛,掩護主力北上。湘江血戰、四渡赤水強渡烏江,這些仗他都拼過命。可後衛不好當,部隊損失慘重,到懋功會師時,紅九軍團只剩幾百人,連個整編團都湊不齊。

這倆人都是紅軍里的頂尖人物,一個是紅四方面軍的骨幹,一個是紅一方面軍的硬漢。可會師時,處境差得太遠,一個兵強馬壯,一個只剩殘兵,王樹聲那句話就這麼冒出來了。

王樹聲嘲笑羅炳輝:你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 天天要聞

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1935年6月12日,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這地方在川西北,山高路險,兩軍能在這兒碰上面,真不容易。

紅一方面軍剛走完長征最後一段,部隊狀態差到不行,士兵餓瘦了,裝備也破舊。紅四方面軍這邊呢,八萬大軍休整得整整齊齊,士氣正高。兩軍一對比,差距太明顯。

會師當天,張國燾宣布重建紅軍總司令部,擺出一副要當老大的架勢。中央這邊,毛澤東他們堅持自己的路線,雙方話不投機。

王樹聲嘲笑羅炳輝:你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 天天要聞

就在這時候,王樹聲看到羅炳輝帶着紅九軍團過來,幾百號人稀稀拉拉,裝備寒酸,跟紅四方面軍的隊伍沒法比。他就隨口說了那句:“你這點人,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這話聽着刺耳,可王樹聲性格就這樣,直來直去,沒啥城府。他是紅四方面軍的高層,看紅九軍團這模樣,覺得不配叫軍團,話就脫口而出。這事後來傳開,有人說是玩笑,有人說是挑釁,反正當時的氣氛挺尷尬。

王樹聲嘲笑羅炳輝:你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 天天要聞

王樹聲這話,對羅炳輝和紅九軍團的打擊不小。紅九軍團在長征里拼了命,損失那麼大,好不容易走到會師,結果被人這麼一說,心裡肯定不是滋味。

更重要的是,這話不光是針對羅炳輝,還帶了對整個紅一方面軍的輕視。紅四方面軍覺得自己兵多勢眾,紅一方面軍卻覺得你們沒吃長征的苦,有啥資格說我們?

王樹聲嘲笑羅炳輝:你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 天天要聞

會師沒多久,中央軍委下了命令,紅九軍團番號被撤銷,羅炳輝被調到紅四方面軍當副職。這對他來說是個降級,部隊被打散,自己也得從頭適應新環境。

更糟的是,這事加深了紅軍內部的裂痕。張國燾本來就想壓中央一頭,王樹聲這話等於火上澆油,讓兩邊關係更僵。

從大局上看,這件事跟張國燾和中央的路線鬥爭脫不開干係。張國燾想南下建根據地,中央要北上抗日,戰略目標不一樣,紅軍遲早得分家。王樹聲那句話,就成了紅軍分裂的前兆。

王樹聲嘲笑羅炳輝:你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 天天要聞

會師後咋發展的

會師沒多久,紅軍就分道揚鑣了。1936年10月,張國燾帶着紅四方面軍主力組成西路軍,西征河西走廊,想打通蘇聯的援助線。王樹聲跟着去了,結果這一仗打得慘烈。

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糧食沒了,天氣又冷,西路軍最後幾乎全軍覆沒。王樹聲帶着殘部突圍,1937年初回到延安,人瘦得不成樣子,算是吃了大虧。

羅炳輝呢,會師後留在紅一方面軍這邊,後來抗戰爆發,他去了新四軍,當了第二師師長。在華中打鬼子,他幹得漂亮,立了不少功。

1946年6月,他因為高血壓引發腦溢血,死在山東臨沂,才49歲。臨死前,他還在指揮部隊,硬是沒歇過。

王樹聲嘲笑羅炳輝:你還好意思當軍團長,我要是你,乾脆當個營長 - 天天要聞

王樹聲後來也反思過自己那句話。西路軍失敗後,他跟羅炳輝碰過面,私下裡說過那話太隨便,可惜羅炳輝走得早,兩人沒機會深聊。

解放戰爭里,王樹聲當了中原軍區副司令員,打了不少勝仗,1955年還被授了大將軍銜,活到1974年,68歲去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暗殺背後的三股暗流 - 天天要聞

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暗殺背後的三股暗流

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點30分,達拉斯迪利廣場的槍聲讓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化作一具血淋淋的屍體。六十年後的今天,當特朗普政府解密最後一箱檔案時,人們赫然發現:那顆穿過肯尼迪脖頸的子彈,可能裹挾着三大利益集團的滔天怒火。您要問這些利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致敬重生 - 天天要聞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致敬重生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撕裂了土地、摧毀了山川,讓千萬個幸福家庭支離破碎,無數生命在災難中戛然而止。17年過去了,我們依然清晰地記得瓦礫堆中伸出的求援之手,記得八方馳援的感人身影,記得廢墟上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今天的汶川,早已在傷痛中涅槃重生,一棟棟嶄新的建築拔地而起,一...
馬廷賢撤離甘肅天水後的悲慘下場 - 天天要聞

馬廷賢撤離甘肅天水後的悲慘下場

1931年秋,馬廷賢憑藉“隴南綏靖指揮”頭銜穩固了對天水等14縣的控制,但其統治根基始終脆弱。一方面,轄區內賦稅繁重引發民怨,1932年初爆發“禮縣民團抗糧事件”,數千百姓圍攻縣城,雖被鎮壓卻動搖了基層統治;另一方面,四川、陝西地方軍閥對隴
神秘凈土拉達克:曾是中國藏區之一,今為印控克什米爾的一部分 - 天天要聞

神秘凈土拉達克:曾是中國藏區之一,今為印控克什米爾的一部分

中國西部邊陲,其實面臨著諸多挑戰。比較強勢的對手,自然是印度。印度這些年,不僅侵佔着藏南大片領土,在克什米爾地區,同樣咄咄逼人,大有當年英屬印度的氣勢。除了印度以外,巴基斯坦也是中國西部非常重要的一個鄰居。幸運的是,中巴關係不錯,因此雙方很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 天天要聞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檢察日報正義網消息,正義網記者5月12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張效廉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張效廉 資料圖曾任省會城市市長公開簡歷顯示,張效廉1964年4月生,...
金朝“大定盛世”:被低估的輝煌時代 - 天天要聞

金朝“大定盛世”:被低估的輝煌時代

亂世開篇:危機四伏的金朝初期在 12 世紀的中華大地上,金朝,這個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宛如一顆崛起的新星,迅速在北方大地嶄露頭角。1115 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在上京會寧府立國,國號金 ,建元 “收國”。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卸任1年落馬,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 天天要聞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卸任1年落馬,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正義網記者5月12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張效廉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張效廉 資料圖曾任省會城市市長公開簡歷顯示,張效廉1964年4月生,山東梁山人,198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