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曲大廟又叫“龍王廟”,位於原曲村西券門內。由於此行是從東邊的234國道開車進入的,原曲村是古村落,裡面的路很窄,還是石板路,車開不進去。
問路時遇到了熱心大姐,帶着筆者一路參觀,最後到原曲大廟,只見大門緊鎖,她又借口廟內自來水跑水,讓文物看管員打開了門,才得以進入參觀。
這座廟宇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由正殿、獻殿、戲樓和東、西配殿及倒座等組成,坐西北面東南,廟內還存有石碑三通。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前帶廊,單檐懸山布瓦頂,前檐施斗拱。
獻殿是最大的亮點!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十字歇山布瓦頂,檐下施五踩斗拱,角柱為小八棱形石柱,刻有清代題記,梁架、額枋、斗拱等木構件上均施彩繪。
抗日戰爭時期,一二九師進駐涉縣。1943年1月,中共北方局決定以抗大總校基本科第一、二、三營為基礎,並從校直機關和各隊抽調部分幹部,重新組建抗大太行六分校,駐地涉縣原曲村,直屬一二九師領導。當時的抗大太行六分校就設在大廟裡。
太行六分校於1943年5月5日正式開學。不久,日偽3萬多人合圍一二九師師部,六分校師生配合主力部隊多次粉碎敵人的殘酷“掃蕩”。同年8月16日,六分校師生奉命參加“林南戰役”與太行軍區兄弟部隊一起俘敵2500餘人。之後,太行軍區把鞏固林縣以北新開闢的根據地和俘虜改造任務交給了抗大六分校。由於戰爭形勢轉變,當年冬天抗大太行六分校停辦。
如今的原曲大廟,還被村裡改造成了抗戰博物館。在兩側的配殿迴廊里,陳列着彈藥盒、電話機、軍刀、電報機等抗戰時期的軍用品,以及村民幾十年前生產、生活使用過的老物件。非常有意思!(冀411,第六批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寫於2024年8月18日)
本頁圖片、文字、視頻為“烏何有之鄉大樹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搬運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