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妁:巾幗醫家第一人,以醫術濟世!

2025年04月10日21:53:13 歷史 1941


提及中國古代醫學,人們的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華佗扁鵲張仲景李時珍等一眾男性醫家的名字。他們以其卓越的醫術和深厚的醫學造詣,成為了後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在男性為絕對主導的古代醫界,我們依然能夠尋找到女醫的身影。她們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精湛的醫術,行醫濟民,逐漸打破了人們對女性從醫的刻板印象。其中,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文獻記載的女醫——西漢時期的義妁,更是被譽為“巾幗醫家第一人”。

義妁:巾幗醫家第一人,以醫術濟世! - 天天要聞

2000多年前,義妁生長在河東地區(現山西運城一帶),這個地方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為她日後的醫學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她的成長之路卻充滿了坎坷與磨難。她的父母都是醫者,卻因遭太醫院最高長官太醫令的陷害,雙雙身亡。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年幼的義妁失去了至親,也讓她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堅定的信念。她深知,只有掌握醫術,才能為父母洗冤昭雪,才能救治更多像父母一樣無辜受害的人。

義妁:巾幗醫家第一人,以醫術濟世! - 天天要聞

於是,十幾歲的義妁便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學醫之路。她不顧養父的阻撓,堅持上山採藥,給鄉親們敷治外傷。她勤奮好學,虛心向有經驗的醫者請教,不斷積累醫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醫術,她更是拜長安名醫鄭無空為師,潛心學習醫術精髓。

在鄭無空的悉心指導下,義妁的醫術日益精進。她不僅精通內科、外科、婦科等多種醫術,還擅長用針灸、草藥等方法治療各種疑難雜症。她的醫術高超,很快便在民間贏得了“女中扁鵲”的美譽。她的名聲傳到了漢武帝的耳中,漢武帝對她大為讚賞,便將她召至宮廷,任命為乳醫

義妁:巾幗醫家第一人,以醫術濟世! - 天天要聞

在宮廷中,義妁以其精湛的醫術和獨特的醫療方法,治癒了許多宮女和太監的疾病。她的醫術和醫德深得了王太后的信任和喜愛,很快便被提升為女醫,最後更是成為了王太后的女侍醫。在王太后的庇護下,義妁的醫術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和應用。她的弟弟義縱也因此得到了王太后的推薦,從一名少時為盜之人成為了中郎,這足以見得義妁在宮廷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然而,名聲大噪也帶來了不少麻煩。義妁因盛名遭各方忌憚,多次遭受牢獄之災。但她始終堅持濟世救民的信念,不畏強權,不懼艱險。在獄中,她依然堅持為囚犯治病療傷,用醫術溫暖着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她的醫術和醫德感動了無數人,也贏得了更多人的尊敬和信任。

義妁:巾幗醫家第一人,以醫術濟世! - 天天要聞

最後,義妁因調治王太后身體有功,被漢武帝封為女國醫。這是古代女醫的第一次巔峰亮相,也是義妁醫術和醫德的最好證明。她的封賜不僅是對她個人醫術的肯定,更是對女性從醫的一種鼓勵和認可。

義妁之後,古代醫界還湧現出了鮑姑張小娘子談允賢曾懿等一眾優秀的女醫。她們繼承了義妁的醫術和醫德,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救治了無數病患。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她們在懸壺濟世的同時,還留下了寶貴的醫學著作,為後世醫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

義妁:巾幗醫家第一人,以醫術濟世! - 天天要聞

近代以來,中國醫學界更是出現了越來越多優秀的女性醫務工作者。她們以女性特有的溫暖和堅韌,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真諦。無論是最早的西醫博士康愛德石美玉,還是有“南梁北林”之稱的婦產科專家梁毅文和林巧稚,她們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女性在醫學領域的無限可能和卓越貢獻。義妁作為巾幗醫家的第一人,她的傳奇人生和醫術精神將永遠激勵着後世醫者前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着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