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2025年04月06日15:32:04 歷史 1865

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文|避寒

編輯|避寒

《——【·前言·】——》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1986年12月,傅平山帶領一支偵察隊潛入越南大黑山執行任務,短短七天,他從一個普通的軍人變成了孤膽英雄的象徵。

面臨的敵人是上百越軍,裝備精良,兵力壓倒性優勢,沒有增援,沒有外援,只有他與幾顆彈藥與一個微型手槍。

越南的土地上,他以七顆子彈,抗敵五夜六天,孤獨無助,卻從未低頭。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任務執行與戰鬥背景

1986年12月,傅平山和他的偵察隊接到一個簡短而緊急的任務“捕俘作戰”

目標明確:通過伏擊越軍取水人員,獲取敵軍情報。

這是一次典型的偵察任務,看似不具備太大風險,但對於身處其中的每個人來說,卻是生死一線之間的賭博。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傅平山作為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第114師的偵察參謀,他熟悉每一寸地形,心中有數,帶領隊伍滲透進入越南大黑山,準備按照計劃設伏。

計劃簡單,卻也充滿危險因為越南方面的警戒極高,動輒會派出大量部隊巡邏,防止敵方滲透。

傅平山和他的隊伍,沒想到,任務還未開始,隱蔽行動卻因為一名越南農婦的無意發現而暴露。

這名農婦在附近的山間看到他們的行蹤,不動聲色地離開,幾小時後,數百名越軍包圍了他們。

傅平山迅速評估局勢,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偵察任務,而是一場生死博弈

他命令隊伍分散撤退,但在撤退過程中,他被敵軍的子彈擊中,腿部中彈,雖然受傷嚴重,傅平山依然堅持掩護隊員撤離。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他清楚,自己的任務已經變了,從原本的偵察變成了“拖延時間”,為戰友爭取更多生還的機會。

在敵軍的壓迫下,傅平山與兩名戰友失散,身負重傷,手無寸鐵,唯一的武器是一把微型手槍,剩餘彈藥僅有七發。

傅平山沒有選擇放棄,也沒有投降,他知道,倘若自己屈服,不僅會失去機會,還會給隊伍帶來更大的危機。

於是,他選擇了與敵軍展開孤注一擲的戰鬥,他進入了敵軍的包圍圈,卻從未停止反抗

傅平山選擇利用地形,隱藏自己,隨時出其不意地擊殺敵人,幾天內,他多次襲擊敵人哨所,甚至在一場突圍中擊殺了兩名越軍,並且重傷了另外一名。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敵軍指揮官對此憤怒不已,甚至大聲叫嚷:100多人抓不住一個瘸腿的。”

在這幾天里,他不僅要和敵人周旋,還要忍受飢餓與疲憊,他的食物僅有兩塊壓縮餅乾,水源也十分稀缺。

即便如此,傅平山依然堅持不放棄,每當敵軍逼近,他總是巧妙地消耗敵人的火力,巧妙地利用時間為自己爭取喘息的機會。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孤膽抗敵的壯烈過程

六天五夜,傅平山依舊頑強地活着,他一次次設下陷阱,巧妙地擊退敵人。

越軍多次派人勸降,甚至用言語誘惑他,但傅平山始終堅持拒絕。

“寧死不屈”成了他的座右銘他知道,如果自己投降,敵人不僅會得到情報,更會把他當作戰利品展示。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漸漸地,傅平山的體力逐漸透支,傷口不斷擴展,他的生命已近盡頭,但他仍堅持着每一次反擊,每一次拖延。

在一次狹窄的山道上,傅平山曾依靠微弱的視野,精準地擊殺了兩名越軍狙擊手。

敵人的隊伍里有一名指揮官,他親眼看見了傅平山的頑強與英勇,憤怒至極,咆哮着讓部隊加強包圍。

敵人顯然低估了傅平山的意志,他們不斷調集兵力,試圖抓住這個“瘸腿的”敵人,但傅平山依舊憑藉極強的戰術智慧,利用山勢與地形,不斷地消耗着敵人的兵力。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他所能做的,就是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

時間終究是敵人,第六天,傅平山的生命終於走到盡頭,在一次激烈的交火中,他不幸被敵軍的手榴彈炸死,壯烈犧牲,年僅30歲。

他的生命在這一天戛然而止,但他的勇敢與堅持,卻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遺體遭越軍侮辱與回國安葬

傅平山的犧牲,無疑是對自己信仰與使命的最終交付,而他遺體的命運,則充滿了冷酷與侮辱,令人心碎至極。

越軍出於仇恨和報復的心態,採取了極端的手段來對待傅平山的遺體。

他們將傅平山的屍體灌注水泥,硬生生地將這位中國軍人的遺體封存於水泥之中,作為陵園門口的一部分,要求來往的越南士兵和民眾踐踏其屍骨。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這一行為,不僅是對傅平山的侮辱,更是對中國軍人精神的蔑視。

傅平山曾在生前力戰數百越軍,孤膽英雄般的戰鬥方式讓敵人深感敬畏,但他的死,卻因越軍的報復變得格外噁心和無恥。

越南當局的這一行為,未能徹底摧毀傅平山的英名,反而讓他成為了歷史的烈士象徵。

作為一名戰士,他以生命為代價詮釋了忠誠與不屈;而越軍的羞辱則只是短暫的,它無法抹殺傅平山作為中國軍人英雄的光輝形象

遺體無法完全帶回國這是另一個令人痛心的現實,由於水泥的硬化和越軍對屍體的處理,中方無法完整帶回傅平山的全身遺骸。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唯一能被帶回的,只有他被炸裂的頭顱。

1997年,經過幾番周折,經過了重金懸賞、當地居民的協助,中方終於通過越南的邊民挖出了傅平山的頭部。

這一頭骨被帶回國內後,經過火化處理,並安葬在天津塘沽的烈士陵園,成為他生命中的最後歸宿。

雖然傅平山未能完全安葬,無法在故土安放全身,但他烈士的精神,已經深入人心。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身為一名勇敢的偵察兵,傅平山的英勇事迹和他的不屈精神,已經成為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英勇奮鬥的象徵。

中國軍人承載的責任和使命,遠不止是戰鬥,它還包括無數無名英雄的犧牲與奉獻,而傅平山,無疑是這一系列犧牲的代表之一。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家庭與歷史評價

傅平山的犧牲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他家庭的巨大損失。

他的妻子於燕萍,作為一名軍醫,在得知丈夫犧牲的消息後,選擇將這一切深埋心底,不向任何人透露這份痛苦的真相。

她堅守家庭,獨自撫養着三歲的女兒,過上了與丈夫分別後的孤獨生活。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丈夫已經犧牲多年,燕萍依然堅持不再嫁人,堅守自己對於傅平山的承諾,既是對丈夫的懷念,也是對家庭責任的承擔。

沒有任何言語能表達她的痛苦與堅守作為軍人,她理應明白丈夫的犧牲;但作為妻子,面對不幸的命運,她卻不得不在沉默中承受所有的失落與傷痛。

長期從事醫療工作,燕萍為無數患者提供了幫助,她的事迹同樣廣為流傳,並且她的堅韌精神也成為了人們心中另一種意義上的英雄。

為了丈夫,她堅持活下去,保持丈夫未完成的責任,並將這一責任傳遞給了下一代。

傅平山的犧牲雖然沒有受到廣泛的國家表彰,但歷史已經為他給予了高度評價。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傅平山的事迹已經被深深銘刻在黨史中,成為中國偵察兵精神的象徵。

傅平山的英勇事迹雖然因時代局限而沒有在當時廣泛傳播,但他最終成為了無數中國軍人心中的精神燈塔

"寧死不屈、忠勇報國"是他留下的遺訓,也是他用生命詮釋的最真實的戰鬥理念。

在他短短30年的生命中,傅平山從未退縮過,面對敵人時,他以孤獨而堅定的姿態抗爭,用生命與血肉之軀鑄成了中國軍人勇敢不屈的精神。

傅平山的犧牲和精神,不僅僅是過去的歷史,它仍然在今天被傳承。

7發子彈死戰敵人6天5夜,烈士頭顱被喪心病狂的越軍砌入水泥! - 天天要聞

正如他生前的戰友所言:“雖千萬人,吾往矣!” 傅平山的一生,用無畏和英勇,書寫了屬於中國軍人和中華民族的壯麗篇章。

他雖然已經不在,但他的精神永遠長存,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走向前方,迎接每一個可能的挑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賴清德的“跪姿外交”:台美關係下的荒誕醜態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的“跪姿外交”:台美關係下的荒誕醜態

在國際政治的風雲變幻中,台灣地區的種種行徑時常淪為笑柄,而賴清德面對美方加征台灣地區關稅時近乎“下跪”的醜態,更是將台當局的軟弱與諂媚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世人看清了所謂“台獨”勢力的可憐本質。
西路軍失敗後,徐向前和陳昌浩是如何返回陝北的?(下) - 天天要聞

西路軍失敗後,徐向前和陳昌浩是如何返回陝北的?(下)

老大爺,到涼州還有多遠?”一道突兀的聲音,在徐向前身後響起,荒郊野嶺的,突然出現一個問路的人,讓徐向前警覺起來,他沒有搭話,裝作沒聽見自顧自的繼續往前走。這問路的人,也是不知好歹,見徐向前沒有回答,反而加快了腳步,嘴裡一直喊着“老大爺、老大
1941年,古巴給丘吉爾雪茄竟有老鼠屎,難道古巴要殺丘吉爾? - 天天要聞

1941年,古巴給丘吉爾雪茄竟有老鼠屎,難道古巴要殺丘吉爾?

世界的雪茄哪裡最好?自然是古巴。古巴也知道自己的長處,所以,通過雪茄謀求生路也成了古巴外交策略之一。二戰時期,古巴同樣身處世界旋渦當中,為求自身利益,古巴開始利用雪茄實施友好外交。1941年,古巴希望用一木櫃的雪茄打開與英國人的交流途徑。
姜華|無可救藥的世俗之人:伯林牛津往事 - 天天要聞

姜華|無可救藥的世俗之人:伯林牛津往事

以賽亞·伯林牛津是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古城古巷散發著悠悠古意,亦因牛津大學這個智識之所閃耀着精神的光芒。很多人因與牛津結緣,人生開出一個全新境界。以賽亞·伯林是其中之一。與其他絕大多數學問精深的學者興趣及影響力只限於專業領域不同,思想家、學問家之外,伯林另有一番天地。某種程度上,他改變了牛津哲學,影響...
歷史上的黑天鵝事件,是否改變了A股長期走向?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黑天鵝事件,是否改變了A股長期走向?

《黑天鵝》作者認為,黑天鵝事件重大稀有,並且無法預測,一旦發生時就會造成巨大的衝擊。人們習慣於用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和不堪一擊的信念來解釋它們,最終被現實無情擊潰。上周美國“對等關稅”的落地,對於全球金融市場就是黑天鵝事件!4月3日和4月4日,美股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5.97%和5.82%,如果從去年年底20204高點...
知否:頂級貴女?誥命夫人?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熊孩子”定律 - 天天要聞

知否:頂級貴女?誥命夫人?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熊孩子”定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人物解讀第五百九十六期:不管哪個時代,當了母親了,都逃脫不了熊孩子定律。01對小夫妻來說,真正的考驗,是從有了孩子開始的。如明蘭、張桂芬這般,出入都能呼奴喚婢的貴婦人,孩子是可以交給可以信任的丫鬟婆子的。所以,她們
圓桌|當代藝術如何面對歷史遺迹 - 天天要聞

圓桌|當代藝術如何面對歷史遺迹

澎湃新聞獲悉,由敦煌當代美術館主辦的“穿越時空的迴響:當代藝術與歷史遺迹”國際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上海長陽創谷C4·創谷劇場舉辦。活動現場,10餘位學者、藝術家以“時代錯置”與文化遺存價值為主線,圍繞藝術創作與歷史遺存、展陳實踐對時空觀念的重塑、歷史遺迹再闡釋三個主題展開討論。藝術展覽如何面對歷史遺迹在“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