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頂級貴女?誥命夫人?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熊孩子”定律

2025年04月07日08:02:04 歷史 1528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人物解讀第五百九十六期:不管哪個時代,當了母親了,都逃脫不了熊孩子定律。

01

對小夫妻來說,真正的考驗,是從有了孩子開始的。

知否:頂級貴女?誥命夫人?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熊孩子”定律 - 天天要聞

明蘭、張桂芬這般,出入都能呼奴喚婢的貴婦人,孩子是可以交給可以信任的丫鬟婆子的。

所以,她們總能獨自美麗。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她們也會和我們一樣的煩惱。

而明蘭、張桂芬這樣的貴婦,也沒能逃脫熊孩子的搓磨。

02

團哥一開口,讓明蘭噴了漱口水,阿圓出生就高冷,最不省心的是顧老三和顧老四。

劇版因為需要,做了很多改動,從而也刪減掉了很多讓人難忘的內容。明蘭的四個兒子,也讓人明白,就是古代貴婦,當了娘,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其一,開口就讓明蘭臉紅的團哥。

團哥是明蘭與顧廷燁的第一個孩子。作為嫡長子,團哥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

而小小的團哥,也給小仙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都說第一個孩子照書養,但團哥也逃不過與很多小孩子一樣的定律——嘴饞,還瞧上了皇帝賞給明蘭暖房供養的金橘。

也不怪團哥嘴饞,就是現代,在冬天也難以見到鮮活的植物,除非去花卉這種地方,或者飛去四季如春的地方。

於是,團哥盯着果子,兩眼發直,明蘭也不哄勸,很利索的摘下一枚,剝出果肉撕下一絲塞到團哥嘴裡。

團哥被酸傻了,淚汪汪的扁着小嘴,小臉皺成三十二褶的蟹黃湯包,生鮮多汁。

當然了,團哥的發音也不標準,明蘭指着邵氏讓他喊‘伯娘’,團哥叫‘跛羊’;指着華蘭讓他喊‘姨母’,他喊‘衣服’;蓉嫻兩個教了他好半天‘姐姐’,他只會說‘借錢’。

待團哥大了一些,明蘭與團哥分房睡。這大概所有母親與孩子都要面對的事情。

而且,與孩子分房睡,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知否:頂級貴女?誥命夫人?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熊孩子”定律 - 天天要聞

團哥想母親,就哭着鬧着要跟明蘭一起住,崔媽媽就哄着團哥,卻不知道怎麼解釋。

正好被公孫白石啟蒙的團哥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就似懂非懂問房媽媽:“爹和娘在辦正事么?”

崔媽媽無奈點點頭,於是,團哥就開動了他的小腦瓜,覺得自己跟明蘭分房睡,是因為明蘭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辦。

第二日,團哥就對明蘭說:“娘,昨晚,你和爹辦國家大事,很累么?都辦完了嗎?今晚還要辦嗎?叫我睡屋裡,好不好,我一定不吵……娘和爹辦……辦正事。”

明蘭大囧,直接噴了漱口水。

不過,團哥的性格很好,做事也左右逢源,年紀輕輕,就被皇帝重用。

其二,從小就高冷的阿圓。

阿圓是明蘭的第二個兒子,他從小就高冷。

他出生時,團哥已經快2歲了。面對突然多出來的親弟弟,團哥喜歡的不得了。但阿圓從小就高冷。

團哥很想阿圓陪他玩,可不管團哥是哭還是笑,阿圓都是不到該醒時,寧可裝睡也不睜眼。

可以說,阿圓像極了長柏,他長大後做了皇子伴讀後,皇帝都覺得不愛笑的阿圓,太高冷,急吼吼將阿圓送給了長柏。

待阿圓長大了了一些,完美繼承了明蘭的美貌,只是,他一張口必沒好話,多少三四品的大官見了都膝蓋發軟。

於是,可以接齊衡的班,成為京城第一美男的阿圓,因為狠厲,容貌被忽視了。而齊衡,都一把年紀了,還是穩穩的坐在京城第一美男的寶座上。

其實,阿圓這樣,很容易樹敵。就像明蘭從公孫先生口中得知,他曾建議過顧廷燁做孤臣時,明蘭大驚。

因為,歷史上的孤臣,有一半沒好下場,經典案例:商鞅,吳起,晁錯;有一半自己倒是善終了,但子孫後代就無人照顧了。因為,他的老爹將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而‘酷吏’田文鏡,更是盛況一代而終。

不過,阿圓不怕,他的舅舅是入封名臣閣的兩朝元老,四次入閣,三度拜相,履及六部十三省,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盛長柏。

他的父親,是封疆大吏,皇帝的心腹顧廷燁,他的哥哥也是皇帝看重的臣子。

而且,以團哥的性格,大概阿圓得罪了人,團哥也會去緩和關係。

其三,讓人不省心的顧老三和顧老四。

如果說阿圓不省心,那顧老三和顧老四更不讓省心。

顧老三喜歡出海,還駕船東遊了,顧老四既不學文也不習武,還不肯成婚,走遍大江南北,於三十六歲那年完成的《江山全輿志》。

知否:頂級貴女?誥命夫人?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熊孩子”定律 - 天天要聞

皇帝見了大為震驚,其中,風土篇已掛在乾清宮正堂內壁上,而軍事篇則秘藏於兵部。

可能是明蘭和顧廷燁富貴雙全了,他們的兒子自然不缺錢,又不喜歡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所以,兩個人都遠離了朝堂。

而不想成婚的顧老四,像極了被父母催婚的你。不過,顧老四還是有正緣的,他在四十歲這年,迷住了一個西域公主,打算留在當地老牛吃嫩草了,招駙馬順帶繼承王位。

只能說,明蘭的四個兒子個個成才,至於怎麼成才的,走的什麼路,作為父母是無法左右他。

不過,他們就是不走仕途,也沒有人能欺負他們。畢竟,父親、舅舅、哥哥們都那麼厲害。

對於兒女,作為父母總是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但到頭來,也只能仍有兒女自由生長,自己勸自己一句——兒女自有兒孫福。

03

京圈頂級貴女張桂芬,被孩子氣的原地爆炸。

張桂芬是最讓人想不到的。

她與沈從興是政治婚姻,她也不喜歡沈從興。但二人卻願意做假面夫妻。

但小鄒氏害張桂芬早產,被褫奪了誥命了,沈從興想讓她離開國舅府,再找個人嫁了。

可小鄒氏不願意,還以“姨母”的身份,告訴大鄒氏的兒女,後娘都是黑心肝的:

張桂芬生的女兒,會搶走沈從興對他們的寵愛,張桂芬生的兒子會搶走大鄒氏兒子的爵位。

當然了,小鄒氏最喜歡的,還是用寧遠侯府顧廷燁與繼母的驚險故事,來激勵沈從興的兒女,視張桂芬為仇人。

不過,張桂芬瞧不上小鄒氏跳樑小丑的做法,根本不搭理她。但沈從興覺得頭大,為了不被煩擾,他直接搬進了張桂芬的院子。

張桂芬是英國公的嫡女,從小進皇宮跟走親戚似的。而且,顯赫的家世,讓張桂芬的骨子裡與盛老太太很相似,想做一個獨美的文藝女青。

但是,沈從興搬進了張桂芬的院子後,兩個人的感情慢慢的好了起來,張桂芬還讓人很意外的生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很多人都說,沒事的,張桂芬那麼有錢,有誥命在身,出來進去呼奴喚婢的。自然,不缺照看孩子,還忠心的丫鬟婆子。

但是,面對偌大個國舅府,還有六個活蹦亂跳的兒女,張桂芬每天從早到晚,她沒一刻得閑。

而且,張桂芬也會檢查兒女的功課,她的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也不是全有丫鬟婆子照顧,她就可以全然不顧了。

對於張桂芬與兒女們的相處模式,大鄒氏的小女兒還曾做過描述:

“大毛(張桂芬的大兒子)在正間偷拿爹的寶劍玩,爹不敢硬奪,只能大喊‘桂芬你還不快來’,

小毛(張桂芬的二兒子)在梢間用墨汁把金珠(張桂芬的女兒)糊成了花貓,金珠坐在炕上放聲大哭;

一旁的阿毛(張桂芬的三兒子)和毛毛(張桂芬的四兒子)扭打做一團。

次間的寶珠(張桂芬的女兒)丟下描紅本,爬在我(大鄒氏的小女兒)頭上眺望隔壁戰況,拔高嗓門‘娘,你聽你聽,小哥他們又開始啦’,我則憤怒尖叫‘死丫頭快下來,不許扯我頭髮,我改錯字呢’!”

不得不說,張桂芬與孩子相處的模式,極其接地氣。就是小仙兒整天面對孩子,也覺得有些精神憔悴。

知否:頂級貴女?誥命夫人?沒有一個人能逃脫“熊孩子”定律 - 天天要聞

所以說,不管家裡多有錢,孩子多了,父母都會頭大,教育孩子,也是家中最重要的項目。

而且,那些所謂的貴女,有誥命的夫人,沒有一個能逃脫不了家裡的熊孩子。

04

長柏和海氏兩個學霸,生出了一個學渣。

海氏有着七竅玲瓏心,長柏那可是妥妥的學霸。

海氏生二胎的時候,長柏就將他們的嫡長子全哥交給了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總說全哥聽話,但是,全哥兒到了淘氣的年紀,跟小牛犢子似的滿屋子撒歡,多少人都逮不住。

盛老老太太連那烏木杖都不大用了,一日至少得吼好幾嗓子。

而熊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要,盛老太太教孩子詩詞歌賦與為人處世,當然都是很厲害的。

華蘭提到全哥時,還說他握筆描紅都有模有樣。

全哥,作為海氏與長柏的嫡長子,他完全是資源咖。但是,備受盛家萬般矚目長大的全哥,他的庶長女出嫁時,他才是一個正六品堂官。

當時,盛紘從泉州升到登州時,華蘭還沒有及笄。所以說,父母學霸,孩子聽話,若他是個學渣,教育資源再好,也是惘然。

所以,不要再為熊孩子焦慮了,順其自然吧!

關注我,下期更精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春秋076】齊桓公老年痴呆寵信奸佞,自己慘死國家隨之大崩盤 - 天天要聞

【春秋076】齊桓公老年痴呆寵信奸佞,自己慘死國家隨之大崩盤

齊國嚴重內亂,在一年前就有徵兆,而且這個徵兆咱們後世的人根本看不懂。魯僖公16年春,即前644年天降隕石,有五顆隕星落在宋國。又有六隻水鳥,飛過宋國都城遇到大風,在空中倒行,宋人認為是異象。王室的內史聘問宋國,宋襄公問內史,我們國家的異象是
一個女人最好的精神長相,不是出眾的顏值,而是這3個字 - 天天要聞

一個女人最好的精神長相,不是出眾的顏值,而是這3個字

《人生得遇蘇東坡》【中】 意公子 著有網友說,在他人生最低谷時,是蘇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治癒了他。還有人說,是“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將他從極度悲傷的情緒中拉了出來。然而,沒有人天生就擁有這種恬淡的處世態度。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 天天要聞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慶余年》的大結局是否真的稱得上最佳?最近,我又重拾《慶余年》,還讀了一部以唐玄宗與安史之亂為背景的網文,越讀越覺得,《慶余年》的大結局,堪稱最佳!在《慶余年》的世界裡,太后、皇后、公主、慶帝、太子、二皇子、秦老將軍、陳萍萍這些慶國高層人物
1966年的中國: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 - 天天要聞

1966年的中國: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

看歷史老照片,品百年滄桑巨變。大家好,我是歷史君,一個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組拍攝於1966年的老照片。從這些老照片上,我們能看到當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966年,解放軍戰士把毛主席像送給一位貧農。19
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毛主席 - 天天要聞

人民心中永遠的豐碑——毛主席

導語:在華夏大地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如璀璨星辰,跨越時空,照亮了無數人的心靈,他就是毛澤東。直至今日,國內外各界人士對他讚譽有加,在韶山沖,每天都有遊客排着長隊,只為瞻仰他的風采。這份跨越歲月的愛戴,源自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和始終如一的為民
少女與兵器(09) - 天天要聞

少女與兵器(09)

前幾天和大家聊過了《少女與兵器(08)》的第八篇漫畫,不知道你看了嗎?有沒有為受傷的雪兒擔心呢?不過有一個好處,她的機能並沒有丟失,看來還可以繼續旅行的。 這次的內容裡面居然還有電磁炮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