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人物解讀第五百九十六期:不管哪個時代,當了母親了,都逃脫不了熊孩子定律。
01
對小夫妻來說,真正的考驗,是從有了孩子開始的。
如明蘭、張桂芬這般,出入都能呼奴喚婢的貴婦人,孩子是可以交給可以信任的丫鬟婆子的。
所以,她們總能獨自美麗。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她們也會和我們一樣的煩惱。
而明蘭、張桂芬這樣的貴婦,也沒能逃脫熊孩子的搓磨。
02
團哥一開口,讓明蘭噴了漱口水,阿圓出生就高冷,最不省心的是顧老三和顧老四。
劇版因為需要,做了很多改動,從而也刪減掉了很多讓人難忘的內容。明蘭的四個兒子,也讓人明白,就是古代貴婦,當了娘,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其一,開口就讓明蘭臉紅的團哥。
團哥是明蘭與顧廷燁的第一個孩子。作為嫡長子,團哥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
而小小的團哥,也給小仙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都說第一個孩子照書養,但團哥也逃不過與很多小孩子一樣的定律——嘴饞,還瞧上了皇帝賞給明蘭暖房供養的金橘。
也不怪團哥嘴饞,就是現代,在冬天也難以見到鮮活的植物,除非去花卉這種地方,或者飛去四季如春的地方。
於是,團哥盯着果子,兩眼發直,明蘭也不哄勸,很利索的摘下一枚,剝出果肉撕下一絲塞到團哥嘴裡。
團哥被酸傻了,淚汪汪的扁着小嘴,小臉皺成三十二褶的蟹黃湯包,生鮮多汁。
當然了,團哥的發音也不標準,明蘭指着邵氏讓他喊‘伯娘’,團哥叫‘跛羊’;指着華蘭讓他喊‘姨母’,他喊‘衣服’;蓉嫻兩個教了他好半天‘姐姐’,他只會說‘借錢’。
待團哥大了一些,明蘭與團哥分房睡。這大概所有母親與孩子都要面對的事情。
而且,與孩子分房睡,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團哥想母親,就哭着鬧着要跟明蘭一起住,崔媽媽就哄着團哥,卻不知道怎麼解釋。
正好被公孫白石啟蒙的團哥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就似懂非懂問房媽媽:“爹和娘在辦正事么?”
崔媽媽無奈點點頭,於是,團哥就開動了他的小腦瓜,覺得自己跟明蘭分房睡,是因為明蘭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辦。
第二日,團哥就對明蘭說:“娘,昨晚,你和爹辦國家大事,很累么?都辦完了嗎?今晚還要辦嗎?叫我睡屋裡,好不好,我一定不吵……娘和爹辦……辦正事。”
明蘭大囧,直接噴了漱口水。
不過,團哥的性格很好,做事也左右逢源,年紀輕輕,就被皇帝重用。
其二,從小就高冷的阿圓。
阿圓是明蘭的第二個兒子,他從小就高冷。
他出生時,團哥已經快2歲了。面對突然多出來的親弟弟,團哥喜歡的不得了。但阿圓從小就高冷。
團哥很想阿圓陪他玩,可不管團哥是哭還是笑,阿圓都是不到該醒時,寧可裝睡也不睜眼。
可以說,阿圓像極了長柏,他長大後做了皇子伴讀後,皇帝都覺得不愛笑的阿圓,太高冷,急吼吼將阿圓送給了長柏。
待阿圓長大了了一些,完美繼承了明蘭的美貌,只是,他一張口必沒好話,多少三四品的大官見了都膝蓋發軟。
於是,可以接齊衡的班,成為京城第一美男的阿圓,因為狠厲,容貌被忽視了。而齊衡,都一把年紀了,還是穩穩的坐在京城第一美男的寶座上。
其實,阿圓這樣,很容易樹敵。就像明蘭從公孫先生口中得知,他曾建議過顧廷燁做孤臣時,明蘭大驚。
因為,歷史上的孤臣,有一半沒好下場,經典案例:商鞅,吳起,晁錯;有一半自己倒是善終了,但子孫後代就無人照顧了。因為,他的老爹將所有人都得罪光了。
而‘酷吏’田文鏡,更是盛況一代而終。
不過,阿圓不怕,他的舅舅是入封名臣閣的兩朝元老,四次入閣,三度拜相,履及六部十三省,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盛長柏。
他的父親,是封疆大吏,皇帝的心腹顧廷燁,他的哥哥也是皇帝看重的臣子。
而且,以團哥的性格,大概阿圓得罪了人,團哥也會去緩和關係。
其三,讓人不省心的顧老三和顧老四。
如果說阿圓不省心,那顧老三和顧老四更不讓省心。
顧老三喜歡出海,還駕船東遊了,顧老四既不學文也不習武,還不肯成婚,走遍大江南北,於三十六歲那年完成的《江山全輿志》。
皇帝見了大為震驚,其中,風土篇已掛在乾清宮正堂內壁上,而軍事篇則秘藏於兵部。
可能是明蘭和顧廷燁富貴雙全了,他們的兒子自然不缺錢,又不喜歡官場上的爾虞我詐。所以,兩個人都遠離了朝堂。
而不想成婚的顧老四,像極了被父母催婚的你。不過,顧老四還是有正緣的,他在四十歲這年,迷住了一個西域公主,打算留在當地老牛吃嫩草了,招駙馬順帶繼承王位。
只能說,明蘭的四個兒子個個成才,至於怎麼成才的,走的什麼路,作為父母是無法左右他。
不過,他們就是不走仕途,也沒有人能欺負他們。畢竟,父親、舅舅、哥哥們都那麼厲害。
對於兒女,作為父母總是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但到頭來,也只能仍有兒女自由生長,自己勸自己一句——兒女自有兒孫福。
03
京圈頂級貴女張桂芬,被孩子氣的原地爆炸。
張桂芬是最讓人想不到的。
她與沈從興是政治婚姻,她也不喜歡沈從興。但二人卻願意做假面夫妻。
但小鄒氏害張桂芬早產,被褫奪了誥命了,沈從興想讓她離開國舅府,再找個人嫁了。
可小鄒氏不願意,還以“姨母”的身份,告訴大鄒氏的兒女,後娘都是黑心肝的:
張桂芬生的女兒,會搶走沈從興對他們的寵愛,張桂芬生的兒子會搶走大鄒氏兒子的爵位。
當然了,小鄒氏最喜歡的,還是用寧遠侯府顧廷燁與繼母的驚險故事,來激勵沈從興的兒女,視張桂芬為仇人。
不過,張桂芬瞧不上小鄒氏跳樑小丑的做法,根本不搭理她。但沈從興覺得頭大,為了不被煩擾,他直接搬進了張桂芬的院子。
張桂芬是英國公的嫡女,從小進皇宮跟走親戚似的。而且,顯赫的家世,讓張桂芬的骨子裡與盛老太太很相似,想做一個獨美的文藝女青。
但是,沈從興搬進了張桂芬的院子後,兩個人的感情慢慢的好了起來,張桂芬還讓人很意外的生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很多人都說,沒事的,張桂芬那麼有錢,有誥命在身,出來進去呼奴喚婢的。自然,不缺照看孩子,還忠心的丫鬟婆子。
但是,面對偌大個國舅府,還有六個活蹦亂跳的兒女,張桂芬每天從早到晚,她沒一刻得閑。
而且,張桂芬也會檢查兒女的功課,她的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也不是全有丫鬟婆子照顧,她就可以全然不顧了。
對於張桂芬與兒女們的相處模式,大鄒氏的小女兒還曾做過描述:
“大毛(張桂芬的大兒子)在正間偷拿爹的寶劍玩,爹不敢硬奪,只能大喊‘桂芬你還不快來’,
小毛(張桂芬的二兒子)在梢間用墨汁把金珠(張桂芬的女兒)糊成了花貓,金珠坐在炕上放聲大哭;
一旁的阿毛(張桂芬的三兒子)和毛毛(張桂芬的四兒子)扭打做一團。
次間的寶珠(張桂芬的女兒)丟下描紅本,爬在我(大鄒氏的小女兒)頭上眺望隔壁戰況,拔高嗓門‘娘,你聽你聽,小哥他們又開始啦’,我則憤怒尖叫‘死丫頭快下來,不許扯我頭髮,我改錯字呢’!”
不得不說,張桂芬與孩子相處的模式,極其接地氣。就是小仙兒整天面對孩子,也覺得有些精神憔悴。
所以說,不管家裡多有錢,孩子多了,父母都會頭大,教育孩子,也是家中最重要的項目。
而且,那些所謂的貴女,有誥命的夫人,沒有一個能逃脫不了家裡的熊孩子。
04
長柏和海氏兩個學霸,生出了一個學渣。
海氏有着七竅玲瓏心,長柏那可是妥妥的學霸。
海氏生二胎的時候,長柏就將他們的嫡長子全哥交給了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總說全哥聽話,但是,全哥兒到了淘氣的年紀,跟小牛犢子似的滿屋子撒歡,多少人都逮不住。
盛老老太太連那烏木杖都不大用了,一日至少得吼好幾嗓子。
而熊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要,盛老太太教孩子詩詞歌賦與為人處世,當然都是很厲害的。
華蘭提到全哥時,還說他握筆描紅都有模有樣。
全哥,作為海氏與長柏的嫡長子,他完全是資源咖。但是,備受盛家萬般矚目長大的全哥,他的庶長女出嫁時,他才是一個正六品堂官。
當時,盛紘從泉州升到登州時,華蘭還沒有及笄。所以說,父母學霸,孩子聽話,若他是個學渣,教育資源再好,也是惘然。
所以,不要再為熊孩子焦慮了,順其自然吧!
關注我,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