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2025年04月04日17:20:25 歷史 2271

4月4日,清明節上午,在遼寧瀋陽一家陵園工作的蒲女士帶上水桶和鮮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年清明節都是她全年工作較為忙碌的時候,除了陵園日常的管理外,幫逝者家屬“代掃墓”也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年清明節這一天,她就要代掃十多座墓。

紅星新聞近日採訪發現,由於逝者家屬工作生活在異地等原因,近些年找人代掃墓的並不少,不少陵園管理方都有代掃墓服務,而兼職代掃墓的情況在鄉村或鄉鎮更多。

陵園工作人員:

多年前就有此業務,代掃墓後會拍照存檔

蒲女士在瀋陽一家陵園工作已經快10年的時間,“當年從學校畢業後我就來這裡了,因為家裡有其他人也從事殯葬行業,所以並沒有什麼忌諱,覺得就是一個正常的工作。”她說。

蒲女士告訴記者,陵園的日常管理工作相對簡單,一般是園區保潔、祭祀品清理,或與購置墓地的逝者家屬溝通等,但清明和春節前後是相對忙碌的時候,會有很多逝者家屬聯繫陵園管理方幫忙代掃墓。今年清明節前後,蒲女士就已經幫幾十位逝者家屬清掃墓碑並代掃墓。

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 天天要聞

▲資料圖

根據蒲女士工作的陵園收費標準,清理墓碑及擺放鮮花的費用為80元。近些年開始,工作人員會在打掃後向墓碑三鞠躬,以示祭掃,“這個業務其實從十多年前我來這裡工作之前就有了,包括清理墓碑、擺放鮮花,有些逝者家屬會要求在代掃墓後拍照發給他們,儘管在我們陵園大多數家屬都對工作人員比較信任,但我們仍然會拍照存檔。”

蒲女士認識的一位逝者家屬常年在國外生活,其父母都葬在了這座陵園,“近些年她年紀也大了,很少回來,每年春節和清明節她都會聯繫我幫她祭掃,有一年她還給我發了自己在國外的照片,讓我打印出來擺在她父母墓碑邊上。陵園沒有這項業務,我個人幫她實現了這個願望,也並沒有收費。”蒲女士說。

在蒲女士看來,“很多人是在外地工作生活實在趕不回來,有些人是因為身體不便,但是他們對逝者的感情是在的。”

有在校研究生嘗試兼職代掃墓

有殯葬店“個性化”代掃墓

紅星新聞記者還在多個社交平台上了解到,一些個人也在嘗試做代掃墓業務,並發布了可以代掃墓的信息。

在北京讀研究生的小霍清明節前發布了一條可以代掃墓的消息,並主打自己“在校研究生”的“賣點”。“我清明節假期不打算回家,之前看過一篇關於代掃墓的文章,我就想嘗試幫人代掃墓,我開始定的價格是每次300元,可以鞠躬、擦拭墓碑等。”

不過小霍也坦言,自己是第一次嘗試發布這樣的信息,而消息發布了一周,除了個別諮詢者,並沒有逝者家屬下單,“多數逝者都是安葬在陵園,感覺大家最後還是會找陵園管理方或者殯葬行業的人清掃祭祀。”

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 天天要聞

▲交易平台上的代掃墓服務

在江蘇南通經營殯葬店的葛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清明節前他一共接到了3個請幫忙代掃墓的客戶,葛先生說,相比於陵園的代掃墓業務,殯葬店能夠提供的代掃墓會更“個性化”。

“我們會按照家屬的要求,帶去點心和熟食等祭品,有一些還會播放緬懷音樂、讀紀念祭文等。”葛先生說,自己最近在嘗試用手機里的應用(軟件)來給逝者寫祭文,“以前我們都是會有一些祭文的模版,但是近些年很多逝者家屬希望寫一些更走心的內容。”

葛先生介紹,相比於墓園,殯葬店的代掃墓會更貴一些,基礎價格在300元,如果逝者墓地相對較遠,或者要帶的祭品比較多,價格還會有調整,也都會主動給家屬發去代掃墓的視頻或者照片,“我們目前接到的這類服務單子,多數都是逝者沒有葬在統一的陵園,只能找我們這樣的殯葬店來代掃墓。”

民俗專家:

紀念方式隨時代變化,表達的都是懷念

陝西民俗學家王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隨着時代的變化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特別是空間上的變化,在紀念逝者的文化傳承方式上,也逐漸發生着變化。

“在以前的農業時代,大家一輩子可能都走不出自己的村子多遠,祖先也會統一安葬在後人居住地不遠的地方,方便祭祀。但是現在時代變化,很多人在外地甚至國外工作生活,或者由於個人生活的羈絆而沒辦法在清明節等節日親自趕回來。”王智說,但是傳統文化還在,大家還是希望能夠紀念自己的祖先,因此出現代人掃墓的情況,“其實這也是一種傳統紀念的延續,表達的都是對逝者的懷念。”

紅星新聞記者 付垚

編輯 張尋 責編 官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 天天要聞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飄着細雨。軍機大臣瞿鴻禨捧着一疊奏摺疾步穿過宮門,卻在養心殿前聽見瓷器碎裂的脆響。殿內,慈禧太后正凝視着刑部呈報的"杖斃逆犯沈藎事畢"奏本,指尖深深掐進黃綾錦墊。 這個令帝國最高統治者震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 天天要聞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據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我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楊林德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3日11時3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6歲。楊林德教授在岩石力學與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並為推動我國岩石力學學科發展、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