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2025年04月07日23:13:03 歷史 1674

《慶余年》的大結局是否真的稱得上最佳?最近,我又重拾《慶余年》,還讀了一部以唐玄宗安史之亂為背景的網文,越讀越覺得,《慶余年》的大結局,堪稱最佳!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 天天要聞

在《慶余年》的世界裡,太后、皇后、公主、慶帝、太子、二皇子、秦老將軍、陳萍萍這些慶國高層人物,幾乎全部離世。這難道不是一種幸運嗎?試想,若他們還活着,慶國將陷入怎樣的混亂!皇室割據、彼此爭鬥、互相揭露醜事,慶國豈不四分五裂?與此同時,苦荷四顧劍也相繼離世,五竹被重創,那些曾是天下大亂根源的勢力,就此徹底消失,人間也終於得以依照既定規則重新步入正軌。

要是沒有超自然的五竹、大宗師以及霸道真氣,天下統一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甚至連南慶、北齊東夷三足鼎立的局面都難以維持。僅就慶國而言,各派勢力若最終攤牌,慶國必將分裂成眾多小勢力,陷入無休止的內鬥和戰爭。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 天天要聞

太子李承乾在太后、皇后和長公主的支持下登基稱帝,必然會逼迫慶帝退位。范閑在陳萍萍、范建等人的支持下救出慶帝,最後被擁戴稱帝,而慶帝的結局會是被五竹廢掉武功,被陳萍萍囚禁起來。二皇子也可能稱帝,如此一來,慶國將會出現數位皇帝。為了維護自身統治的合法性,他們會互相指責對方為反賊,慶帝將成為眾人搶奪的目標,慶帝也會藉機興風作浪時刻準備恢復自己皇位。陳萍萍肯定會把太子和公主的私情公之於眾,長公主也會曝光葉輕眉發家和上位時不光彩的事情,二皇子則會質疑范閑的皇室血脈。慶國皇室相互攻伐,天下人都會看清慶國皇室李家有多少不堪之事。


《慶余年》大結局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 天天要聞

范閑、太子和二皇子,誰也無法徹底打敗對方,慶國的其他勢力也會趁機自立。北齊和東夷更會在慶國各大勢力之間縱橫捭闔,反覆無常,以獲取最大利益。范閑若擊敗太子和二皇子,自己也會成為“慶帝2.0”,他會將慶帝幽禁至死,太后、皇后和公主會被公開處決。太子和二皇子會逃到異國他鄉,時刻準備反攻回來。范閑由於血脈原罪以及殺戮過重,致使其統治缺乏合法性。他會大舉進攻北齊和東夷轉移矛盾,他與戰豆豆、海棠朵朵和司理理之間所謂的愛情,也會變成赤裸裸的殺伐和笑話。

范閑的後宮,又會是怎樣的景象?林婉兒、柳思思、范若若,這些曾經的摯愛,如今卻要為爭寵而明爭暗鬥。她們的爭鬥,不僅會牽扯范閑的心神,更會引發皇子之間的權奪嫡戰爭。皇子們尚未長大,便已捲入這場無情的權力旋渦,他們的未來,是被母親的野心裹挾,還是在權力的遊戲中迷失自我?慶國,難道又要重新回到慶帝時代中宮妃、外戚、皇子、太監鬥爭的死循環之中。

#我的寶藏興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罷免吳思瑤案功虧一簣,凸顯國民黨無能 - 天天要聞

罷免吳思瑤案功虧一簣,凸顯國民黨無能

台北市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罷免案,原領銜人張克晉退出。更換領銜人的“鮭魚回郵”計劃,因700份無效連署遭中選會駁回。罷免民進黨吳思瑤與吳沛憶案,被稱為“地動刪瑤”行動。雙吳屬綠營「最弱環節」,罷免成功可重挫民進黨士氣,但國民黨卻將一手好牌打
周家橋“鐵軍講堂”開講!居民:歷史一下子鮮活起來了! - 天天要聞

周家橋“鐵軍講堂”開講!居民:歷史一下子鮮活起來了!

近日,上海解放紀念日之際,由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浙東浙南分會與周家橋街道關工委聯合打造的“鐵軍講堂”第二講,以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為主題正式開講。當天下午兩點,周家橋三十七民眾夜校舊址紀念館內擠滿了前來聽講的群眾。上海新四軍研究會浙東浙南分會宣講團團長謝魯淮從抗戰相關歷史講起,為大家講述了一段段抗戰...
端午Citywalk | 從東吳到大明,從吳敬梓到陳獨秀:1800年,一條河與一座城 - 天天要聞

端午Citywalk | 從東吳到大明,從吳敬梓到陳獨秀:1800年,一條河與一座城

進香河題圖來源:Bigger南京微信公號今天穿行在南京的街道,穿過新街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洪武北路一路向北,當兩側高大的水杉逐漸取代了高樓大廈,進香河路就到了。叫“進香河路”,是因為有進香河——不過,現在這條河已經改為地下流淌的暗河了,但絲毫沒有掩蓋這條有着將近1800年歷史的河流在南京城市史上的地位:一...
皇帝的龍椅上,兩個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 天天要聞

皇帝的龍椅上,兩個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作者:殘門銹鎖公元316年,西晉滅亡。都姓司馬,所以在公元317年,東晉隨之出現。建立東晉的人,叫做司馬睿。那麼司馬睿和司馬懿,啥關係?司馬睿的爹是司馬覲,司馬覲的爹是司馬伷,司馬伷的叔叔是司馬昭,而司馬昭是西晉的開國皇帝。
清代王傑為什麼被乾隆皇帝由殿試的探花提升為狀元呢? - 天天要聞

清代王傑為什麼被乾隆皇帝由殿試的探花提升為狀元呢?

作者:趙心放清代陝西人王傑有兩個第一的頭銜:清朝開國陝西的第一名狀元和清一代陝西的第一名臣。他的名臣頭銜確實是本人實至名歸,而他的狀元頭銜呢?是乾隆皇帝從第三名探花提上來的。直白地說,是撿的漏,甚或是意外驚喜。本文專門聊聊王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