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2020年03月07日19:48:39 歷史 1755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在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海軍公所”相當于海軍指揮基地,朱漆正門上懸掛着李鴻章所題“海軍公所”橫匾。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北洋水師是清朝建立的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1888年“北洋水師”就被《美國海軍年鑒》排到世界第九、亞洲第一名。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丁汝昌早年曾參加太平軍,當太平軍大勢已去時,隨隊叛投湘軍,不久改隸李鴻章淮軍。在威海衛之戰中,指揮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圍攻,但未得到上級命令,無奈港內待援,致北洋海軍陷入絕境。在彈盡糧絕後,拒絕了日軍的勸降,吞服鴉片自盡以謝國人。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第二排左四為鄧世昌,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也是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1880年(光緒六年)訂購於德國伏爾鏗船廠,造價約142萬兩白銀,號稱亞洲最強鐵甲艦。甲午戰爭期間被日本海軍虜獲,戰後以戰列艦的身份編入日本海軍。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1880年(光緒六年)訂購於德國伏爾鏗船廠,造價約140.9萬兩白銀。1895年2月4日夜“定遠”被突入港內的日軍“第九號”魚雷艇偷襲受傷,9日“定遠”被日軍佔領的炮台炮火擊中受重創,10日,為避免定遠艦落入敵手,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下令自行炸毀定遠艦。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1885年(光緒十一年)訂購於德國伏爾鏗船廠,造價約87萬兩白銀。1894年9月17日,不幸被日聯合艦隊四艘巡洋艦集火擊沉。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1885年(光緒十一年)訂購於德國伏爾鏗船廠,“來遠”與“經遠”二艦為同級姊妹艦,造價約87萬兩白銀。1895年2月6日清晨,在威海衛港內被日軍第一魚雷艇隊偷襲擊沉。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1885年(光緒十一年)訂購於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造價84.5萬兩白銀。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海戰中,不幸被敵擊中魚雷發射管引發管內魚雷爆炸沉沒。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與鐵甲艦“鎮遠”、“定遠”同批訂購,造價62萬兩白銀。1895年2月17日,“濟遠”艦在威海被日軍俘獲。1904年11月30日,“濟遠”艦在日俄戰爭中沉沒。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平遠”是福州船政局參考“濟遠”與“超勇”首次自行設計建造的全鋼甲軍艦,造價52.4萬兩白銀。1895年在北洋水師投降後“平遠”被日軍接收,編入日軍。1904年日俄戰爭時在旅順對開海域觸雷沉沒。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1885年(光緒十一年)訂購於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造價85.2萬兩白銀,曾參加黃海海戰與威海衛海戰。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為避免受重創後的“靖遠”落入敵手,北洋水師於1895年2月9日用“廣丙”艦將其炸沉。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揚威”由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承造,1881年由鄧世昌接艦回國,造價約32.5萬兩白銀。1894年“揚威”被日艦圍攻中彈起火,後被“濟遠”撞沉。

百年前真實的“北洋水師”,老照片再現甲午海戰 - 天天要聞

“超勇”由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承造,造價約32.5萬兩白銀,與“揚威”號為同級艦。1894年甲午海戰中,“超勇”被日艦擊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