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古今,哪種通信方式“最拉風”?

2024年05月18日19:35:18 歷史 1612

2000年前,人們飛鴿傳書。

180年前,發電報、破譯密碼!

50年前,“叮咚,您有一封新郵件!”

現在,視頻通話,撥個號就能見面!

從古至今,每個時代都有它獨特的通信方式,你pick哪一種?

細數古今,哪種通信方式“最拉風”? - 天天要聞

——————————古代篇

(肢體語言)

當山峰沒有稜角的時候,哦不,當語言還沒出現的時候,社會人之間嘮嗑,基本靠“猜”!(手語+B-BOX“我的心思你別猜”)

烽火台

後來,人類發明了軍鼓、狼煙、號角等原始通信工具,如烽火台,遇到緊急情況,白天燃煙,晚上點火,對於遠距離傳遞消息來說,的確很機智!

不過,畢竟表達的意思有限,具體情況還是整不明白啊!

細數古今,哪種通信方式“最拉風”? - 天天要聞

(飛鴿傳書)

於是,文字統一後,人們進入“書信時代”,各路英雄豪傑和天下有情人,開始“飛鴿傳書”,既省路費又顯得特神秘!

(信件—驛站)

到了唐朝,鴿子逐漸被馬取代,騎馬送信成了“最優選”,擔心馬兒太累中途罷工?沒關係,全國各地建“驛站”,好吃好喝伺候着!“八百里加急”不是問題!

要說咱們古代的通信方式,確實一個比一個快,但相比電波……那還是太太太太慢了!

別急,有需求就有創造,下一趴還有更快的!

———————— 近代篇

上回咱們細數了古代通信方式,看上去還都挺“拉風”,不過更厲害在後面!

電報時代)(密碼本)

1837年,第一台電報機“橫空出世”,只要把摩斯電碼翻譯成文字,就能傳遞信息。電報成為當時最快的通信方式,在傳遞軍事指令和情報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電話時代)

到1876年的時候,貝爾發明了電話,人類才算真正實現了“千里傳音”!

細數古今,哪種通信方式“最拉風”? - 天天要聞

無線電通信時代)

隨後20世紀初,無線電通信技術誕生,廣播、長途電話1930、電視機1958等大眾傳播媒介陸續出現,信息傳遞方式,開始豐富多彩起來。

(互聯網時代)

到20世紀70年代,互聯網技術的興起,推動了通信方式的重大變革。這時候,電子郵件1971、手機1973大哥大逐漸成為新一代信息傳輸工具。

現代通信技術從此開啟“新時代”!下一趴,馬上啟動你的“回憶殺”!

—————————現代篇

1G大哥大時代)

20世紀80年代,國內第一部“大哥大”撥通,中國正式步入“移動通信時代”。那個年代,如果你開着桑塔納,手握“大哥大”,腰上再別個“BP機”,你就是整條gai最富有的仔!

2G文本時代)

到90年代,“硬漢”諾基亞登場,來到2G文本時代,這時候不僅可以打電話,還能愉快地互發短信聊天了,即使下載速度只有20K/s。

細數古今,哪種通信方式“最拉風”? - 天天要聞

3G讀圖時代)

時間來到2000年,讀圖時代來臨。3G實現了無線通信與互聯網多媒體的結合,下載速度500K/s的年代,手機可以瀏覽新浪搜狐網站了;蘋果,也不再僅僅是一種水果了……

4G視頻時代)

十年之後,來到2010年,徹底改變生活的4G重磅來襲!下載速度5M/s左右,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刷劇模式”正式開啟!同時,4G也加速了移動支付、共享出行、直播等產業的興起和快速發展。

5G萬物互聯)

接着,時間來到2019年,5G“C位出道”,比4G快了近10倍,速度是“飛一般的感覺”。下載一部電影只需十幾秒,無人駕駛開到家門口,隨時隨地VR玩起,就連家裡的空調、音箱、窗帘都能“一鍵開啟”;還有4K高清直播、智能製造、遠程醫療等眾多5G應用成果逐步實現,真正印證了那句“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細數古今,哪種通信方式“最拉風”? - 天天要聞

如今,5.5G通感一體已經實現,6G還會遠嗎?千百年來,通信的演變與發展仍在繼續,不如我們一起期待一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 天天要聞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基輔羅斯:東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廣東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為鄰國,俄羅斯經常被提及,國人並不陌生;若從革命史看,蘇聯與中國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去追問俄國的歷史,恐怕大多數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詞,缺乏整體性概觀。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 天天要聞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四川省紀委監委6月26日消息,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許志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許志勛(資料圖)官方簡歷顯示,許志勛曾任資陽市副市長、市政府二級巡視員,2022年7月轉任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許志勛曾被降級處理。據介紹,許志勛,男,漢族,...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