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2023年09月17日13:13:10 歷史 1566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搬運必究!


改編與歷史的融合

大家或許都不陌生於《唱臉譜》這首歌曲,它曾經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中,以一種生動的方式,向我們介紹了三國人物的形象,讓我們知道了關羽的臉是紅的,張飛的臉是黑的。在此之前,對於三國人物,我們只能通過一些歇後語來窺探一二。不過,除了我國的文學經典和戲曲表演對三國人物形象的深刻描寫,遠在海外的日本也一直有着自己的看法。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180多年前,《繪本通俗三國志》首次將三國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20世紀,橫山光輝創作的漫畫《三國志》以及光榮公司的電子遊戲《三國志》和《三國無雙》也都生動地勾畫出了三國時代人物的形象,並且以其獨特之處而脫穎而出。

然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卧龍:蒼天隕落》中的人物形象,這款遊戲不同於光榮的《三國志》和《三國無雙》,它走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歷史與幻想的融合

光榮的《三國志》系列通常更注重歷史寫實,沒有過分突出單個角色的形象。而《三國無雙》則更加幻想化,充分展現了角色的獨特特性。然而,《卧龍》將兩者融合得恰到好處,有時甚至更勝一籌。

漢代甲胄對大眾來說相對神秘,相關實物的出土時間較晚。在許多影視劇、遊戲等作品中,通常會使用唐代或明代的甲胄來刻畫漢代時期的角色。有時甚至會採用更加離奇的創意,比如在《真三國無雙6》中,周瑜身上竟然出現了現代軍隊的肩章流蘇。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然而,《卧龍》卻在歷史考據方面做到了讓人眼前一亮的程度。從遊戲一開始,黃巾軍的武冠和兩襠鎧就展現出了濃厚的漢代特色。趙雲初登場時,他所穿的漢代胄甲頂部飾有鶡羽,而這種裝飾在整個遊戲中都得以保留。孫堅的甲胄看起來就像是漢代將軍的裝束,頭胄形制與西漢齊王墓出土的鐵胄十分相似,再加上鶡羽的裝飾,更添古代風采。此外,魏晉時期出現的筩袖鎧也可以在遊戲中看到。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光榮公司在保留歷史原貌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突出角色之間的差異。除了在角色設計上有一些獨特之處以外,遊戲還參考了更多的歷史典籍和小說戲曲。紅臉黑臉的關張就不用多說了,《卧龍》中巧妙地採用了《三國志》中的記載,將劉備入蜀時的描寫融入遊戲中。趙子龍濃眉大眼、闊面重頤,白袍小將袁紹則以一撮挑染白毛獨具特色。江東猛虎的特點也得以保留,孫策張揚冒進的角色形象依然栩栩如生。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雖然這些角色相對於光榮以往的作品形象有着明顯的差異,但仍然能夠一眼認出,這證明了光榮的角色設計已經深入人心。遊戲中的中配語音也極大地提升了遊戲體驗,雖然有時會顯得有些日式中二的感覺,但整體的台詞都與角色相得益彰。遊戲中的台詞也更加貼近當時人們的用語習慣,這為遊戲增添了更濃厚的歷史氛圍。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在這些歷史原貌與光榮獨特特色的共同加持下,《卧龍:蒼天隕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漢末三國的風采。這種情感是中國玩家獨有的,因為哪個少年不曾夢想深入漢末三國,闖蕩一番?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卧龍:蒼天隕落》的故事從公元184年的光和七年開始,一直延續到公元200年的建安五年官渡之戰結束。其中的經典事件都以關卡的形式呈現在遊戲中,比如前三關是張角三兄弟,之後是黨錮之禍、虎牢關、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濮陽、官渡等漢末三國時期著名戰役。我們作為主人公,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這些重要事件。

故事的主線圍繞着丹藥之禍展開,這種丹藥最早是秦始皇為尋求長生不老而煉製的,雖然能提升人的能力,但也會使人變成魔物。然而,隨着秦朝的滅亡,丹藥並沒有消失,而是在亂世中不斷湧現,被部分諸侯用來凶國害民。我們的任務是處理于吉,讓天下重返太平。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在黃巾之亂中,我們遇到了天柱派的弟子紅晶,他們也在尋找于吉,以解決丹藥之禍。因此,我們參與的戰役與丹藥都有關係。

《卧龍》在改編三國故事時,將《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元素融合在一起。例如,我們熟悉的“謀董賊孟德獻刀”橋段並不在《三國志》中出現,但在遊戲中得以演繹。然後,在後續的戰役中,遊戲仍然按照《三國演義》的情節發展。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這種融合的好處是可以選擇歷史和演義中最精彩的部分進行改編。歷史給予作品厚重感,演義賦予作品趣味,二者相輔相成,使故事更加有趣動人。

儘管《卧龍:蒼天隕落》沒有完全刻畫出角色的豐富性格,但對於熟悉三國的玩家來說,這款遊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劇本改編得十分合理,既充分表現了歷史的厚重感,又保留了演義中的趣味性。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要改編三國?

談到作品的改編,我們不能不提及近年來的一些現象。《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之間的差異一直是網友們爭論的話題。有人批評羅貫中未能還原歷史,偏袒劉備,缺乏史德;也有人稱讚《三國演義》傳達了人生道理,讓普羅大眾更容易理解三國故事。這兩種觀點都有道理,但作為一個生活在擁有豐富三國文化底蘊的城市的人,我對三國的認識始於《三國演義》。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從最早的電視劇、動畫片,再到後來的遊戲、小說,再加上對《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的熟悉,我才逐漸了解到《三國志》中並沒有溫酒斬華雄關二爺沒有除顏良文丑的故事。但現在,無論是誰,都知道紅臉拿大刀戴綠冠的是關羽,黑臉蛇矛大鬍子是張飛。

也許這些形象與歷史中的他們有着天壤之別,但改編的故事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是因為它讓普羅大眾更直觀、輕鬆地理解史書中枯燥的內容。角色形象的刻畫、生動的故事情節,都降低了認識歷史的門檻。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將歷史以輕鬆的方式呈現給大眾,這是歷史改編作品帶給我們的意義。我們希望通過《卧龍:蒼天隕落》,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回頭看看我們的歷史原貌。

卧龍的傳承

今年過年,我回老家參觀了定軍山腳下的武侯墓和旁邊的武侯祠。武侯祠正殿兩邊的碑文記錄著古人對諸葛丞相的愛戴之情,而武侯墓旁的鮮花則是現代人對卧龍先生的崇敬之情的文化延續。雖然石碑上的名字多數只是普通百姓,鮮花中的信件文筆也有些青澀,但不管他們喜歡的是演義中的諸葛孔明,還是史實中的武鄉忠侯,他們都是在崇敬卧龍先生。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卧龍先生於1789年長眠在這裡,但他所種下的柏樹和漢桂,如今依然鬱鬱蔥蔥。這些樹木見證了卧龍的傳奇。

玩通《卧龍》後,日本人真的比我們想象中更懂三國嗎? - 天天要聞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