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將與台灣“斷交”,台“友邦國”即將清零,統一是大勢所趨

2023年03月15日20:15:20 歷史 5612

據環球網3月15日報道,洪都拉斯總統日前表示將尋求與中國建交,此舉意味着該國將與台灣地區“斷交”。

又一國將與台灣“斷交”,台“友邦國”即將清零,統一是大勢所趨 - 天天要聞

洪都拉斯即將與台灣地區“斷交”的消息在島內引起了轟動,台灣地區前外事官員介文汲判斷,台灣與洪都拉斯陷入“斷交”危機,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問題在於蔡英文當局。

2022年蔡英文當局為了所謂的“臉面”,承諾給不是“邦交國”的立陶宛12億美元的援助,還斥巨資進口立陶宛的產品。這就導致其他“友邦”眼紅心累,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介文汲認為,洪都拉斯的國民平均收入很低,非常希望台當局能提供經濟以及其他方面的援助,但眼看給了立陶宛大批援助,卻沒給自己,洪都拉斯當然很不滿。

介文汲直言,搞“外交”就好比在下一盤棋,要有謀略,更要有全局觀,不能顧得了東頭,顧不了西頭。洪都拉斯之所以與台當局“斷交”,就是因為台灣給了立陶宛太多。如果照此情況發展下去,其他“友邦”很可能也會一個個與台灣“斷交”。

其實,洪都拉斯與台當局“斷交”的原因很多,介文汲這番話只說出了其中一個,即台灣的“金錢外交”已經徹底失效。長久以來,台當局不惜用島內民眾的血汗錢鞏固所謂的“邦交”成果。但隨着島內經濟惡化,腐敗盛行,已經無力維持這種脆弱的關係,只能顧此失彼,諷刺意味極濃。

又一國將與台灣“斷交”,台“友邦國”即將清零,統一是大勢所趨 - 天天要聞

目前島內各界對洪都拉斯即將與台灣“斷交”的反應很強烈,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台灣“斷交”,意外嗎?這可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只要民進黨當局繼續作下去,台灣“友邦”清零隻是時間問題,畢竟民進黨可是台灣“零邦交”最好的助攻員。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民進黨當局時,與台灣“斷交”的國家接二連三出現,不妨來看一組數據。

2000年-2008年,陳水扁在位時,台灣地區一共丟掉了9個“友邦”,分別是2001年的馬其頓、2003年的利比里亞、2004年的多米尼克、2004年的瓦努阿圖、2005年的格林納達和塞內加爾、2006年的乍得、2007年的哥斯達黎加以及2008年的馬拉維。

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僅丟掉了岡比亞。

而從2016年至今,蔡英文總共丟掉了8個“友邦”,分別是2016年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2017年的巴拿馬、2018年的多米尼亞、2018年的布基納法索和薩爾瓦多、2019年的所羅門群島、基里巴斯以及2021年的尼加拉瓜。

如果洪都拉斯宣布與台灣地區“斷交”,那就意味着蔡英文上台至今,共有9個國家與台當局說拜拜,剩下的“友邦國”掰着手指頭加腳指頭就能數得過來。

又一國將與台灣“斷交”,台“友邦國”即將清零,統一是大勢所趨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有些國家小的拿放大鏡都不一定能在世界地圖上看到。

有人戲謔到,這可真是跟着“台灣斷交”學地理,如果不是台灣“斷交”,壓根就沒聽說過這些國家的名字。

台當局對洪都拉斯接下來的行為很緊張,主要是害怕“友邦”繼續流失,“外交”清零。但俗話說,自作孽不可活,對比陳水扁、馬英九以及蔡英文上台後的“斷交”數據,為何馬英九時期相對來說好一些,蔡英文當局應該心裡很清楚。

坦率地說,與台灣“斷交”的多米諾骨牌已經形成,其他剩餘的國家也即將排隊離場。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大陸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都讓統一的有利因素持續積累,這也說明,統一進入倒計時。“台獨”分子蹦躂得越歡,兩岸統一大業實現的就會越早。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首個理工科大學舊址展館開放 展示科技對打敗日寇的貢獻 - 天天要聞

中共首個理工科大學舊址展館開放 展示科技對打敗日寇的貢獻

這是位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舊址(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西安7月10日電(記者白旭、婁琛、張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的舊址展館80多年後於10日在延安對公眾開放,展示了當時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和服務根據地經濟發展應用的各種科技。 1940年誕生於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是北京理工大學前身。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
叫“建國”的英國人獲蘭花獎,在中國18年他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叫“建國”的英國人獲蘭花獎,在中國18年他做了什麼?

7月10日,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9位外籍人士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獲獎,其中,5人和美國費城交響樂團獲友好使者獎,3人獲傑出成就獎,1人獲終身成就獎。第二屆蘭花獎頒獎典禮。蘭花獎秘書處供圖蘭花獎頒獎典禮由中國外文局主辦。該獎旨在表彰獎勵為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大宗教來華都成了“心靈雞湯”,中國是所有宗教傳播的終點 - 天天要聞

三大宗教來華都成了“心靈雞湯”,中國是所有宗教傳播的終點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在它們的發源地,無不是嚴苛的律法、排他的信仰、激烈的教義碰撞。可一旦漂洋過海,走到中國,全都變了口氣。佛教講空性,基督教講仁愛,伊斯蘭教講忠孝,宗教原來的“邊界感”在這裡變成了“隨和感”。中國沒有強壓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 天天要聞

聊聊三國(99):曹叡去世之後,曹爽為什麼能迅速執掌大權?

在給曹叡辦完葬禮之後,接下來,魏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鎮後宮,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政的時代。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司馬懿能夠在曹叡臨終之前,第二次當上輔政大臣,這其實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如果沒有孫資、劉放的神助攻,以曹叡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 天天要聞

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

7月9日,與會嘉賓出席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新華社濟南7月10日電 題:古老儒學在文明對話中閃耀當代新華社記者褚萌萌、張武岳、田穎今年初,來自克羅地亞的計算機科學專家布蘭科·巴隆作為“齊魯訪學駐研計劃”的首位訪問學者來到山東曲阜尼山,在中國先賢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學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