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活着的人豎立烈士銅像?
1997年,一位中國的企業家蔣夢蘭來到朝鮮軍事博物館參觀,館內豎立着眾多為抗美援朝戰爭作出犧牲的烈士銅像。
期間,蔣夢蘭驚訝地發現,其中一個烈士銅像十分熟悉,仔細一看竟是自己的老熟人沈樹根。
蔣夢蘭從不知道這位朋友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更不知道為何他還活着卻被做成了烈士銅像。
當時的沈樹根是銀行行長,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那麼他為何會在朝鮮,被立雕像?沈樹根曾經有過什麼樣的經歷?
英雄故事
1951年6月,朝鮮戰場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當時正值第五次戰役後期,戰場形勢依舊複雜。
沈樹根當時是志願軍第20軍64師179團8連3排排長,一天他接到了上級的緊急命令,要求他立刻帶部隊星夜兼程,趕到樺川戰場的制高點鷲峰。
沈樹根的任務是拿下鷲峰陣地,並且堅守一日一夜,協助防守我軍的側翼。
這個任務並不簡單,當時沈樹根的部隊武器裝備遠遠比不上敵軍,而且沒有任何的增援和補給。
要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堅守任務,十分考驗沈樹根及戰士們的戰鬥意志。
敵人自然也知道鷲峰的重要性,於是投入了大量的兵力進入鷲峰戰場。
萬一鷲峰失守,敵軍的機械化部隊就能夠進入大片平原地區,屆時敵軍主力將會與20軍相遇,我軍在敵軍強大的火力下將會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當時雙方的實力對比,美軍兩個加強營,足有1000多人,且武器裝備精良。
而沈樹根僅有31人,最好的武器就是一門迫擊炮,敵人則是坦克裝甲車——如此一來想要硬碰硬是不可能的,只能夠智取。
當時沈樹根打算兵分三路先取鷲峰,計劃在次日凌晨發起進攻,但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一場暴雨。
正當戰士們為此感到苦惱之際,沈樹根反而感覺到了機會,他知道美軍一定會躲起來避雨。
於是沈樹根的部隊摸黑進入陣地之際,果然一個敵人都看不見。
就這樣,沈樹根順利佔領了鷲峰制高點,隨後眾戰士就開始修築防禦工事,嚴陣以待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等到雨停了之後,美軍發現陣地已經被佔領,於是氣急敗壞地打算奪回陣地。
敵軍十分輕視,打算派一個連,衝鋒一輪就能夠拿下陣地。
沈樹根已經有了一個反擊的計劃,他先是命令兩個班24名戰士在正面防禦敵人,他自己則帶着一個班繞到敵軍側方,從側翼打擊敵軍。
很快沈樹根就來到了指定的地點,隨後提起機關槍掃向前方密密麻麻的美軍。
一時間美軍擁擠在一起還沒反應過來,就成片被子彈擊倒,伴隨着一片哀嚎聲,陣地上留下了無數美軍的屍體。
第一波進攻受挫之後,美軍又發起了第二輪進攻,這次他們沒有選擇衝鋒,而是架起4個機槍陣地向我軍掃射。
沈樹根立刻架好迫擊炮,精準打擊每個機槍陣地,很快就瓦解了這一次的進攻。
無計可施的美軍搬出了多門大炮,打算用火力覆蓋拿下陣地,上千發炮彈如雨點般落下。
然而此時沈樹根早已經離開了陣地,在遠處的草地上隱蔽了起來。
等到炮擊結束之後,沈樹根再次回到陣地,時間來到了晚上,此時輪到我軍發揮的時候了。
沈樹根化整為零,按照三三制戰鬥小組,通過單兵作戰在夜間襲擊敵軍。
敵軍在夜色中看不到我方戰士的身影,雙方展開激戰。
最終沈樹根所部打退了敵人的13次進攻,雙方甚至開始了激烈的白刃戰。
正當雙方僵持不下之際,上級傳來了命令,任務已經完成了,抓緊時間撤退。
但是此時整個陣地都是敵人,沈樹根只能夠帶着戰士們邊打邊突圍。
最終經過殘酷的戰鬥,沈樹根率領的作戰排,成功在敵人的包圍之下堅守了兩天兩夜,並最終成功突圍了出去。
此次戰鬥我軍以兩人陣亡、兩人負傷的代價,消滅了美軍356人,光沈樹根一人就消滅了近200人。
沈樹根在戰後全身而退,順利回到國內獲得嘉獎,但是多年後的朝鮮軍事博物館當中,沈樹根卻被當成烈士做成了銅像,這是怎麼回事?
“活着”的烈士銅像
在戰爭結束46年之後,1997年一位浙江的商人來到了朝鮮軍事博物館參觀,這名商人叫做蔣夢蘭,當時他因為一些生意上的事情來到了朝鮮。
在完成了工作之後就打算視察一下朝鮮,他聽說朝鮮有一座軍事博物館,裡面放着許多志願軍烈士的銅像。
身為中國人,蔣夢蘭對入朝作戰的志願軍懷有深深的敬意,因此他打算前往朝鮮軍事博物館參觀,緬懷當年英勇作戰的志願軍戰士。
朝鮮人民為了銘記當年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志願軍戰士,於是就在軍事博物館內為其樹立了許多銅像,以此紀念他們的功績。
最可愛的人用這樣的方式永遠活在了朝鮮人民的心中,蔣夢蘭滿懷敬畏來到了朝鮮軍事博物館參觀,期間他看到了許多關於朝鮮戰爭的故事。
蔣夢蘭看得有些入神,他被其中的英雄故事所打動,邊看邊走的他來到了豎立着烈士銅像的位置。
每一個烈士的銅像都英氣十足,態度堅定地注視着遠方,他們也將用這樣的方式繼續保家衛國。
蔣夢蘭看着一個個雄偉的身姿,突然在其中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有一個烈士的形象十分面熟,而且這個人和自己還有不少交情,怎麼會成了抗美援朝的烈士了呢?
蔣夢蘭越看越像,為了確認自己沒有認錯人,他還專門來到了這個烈士的銅像前觀看其中的簡介。
簡介中赫然出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沈樹根,裡面詳細介紹了沈樹根的作戰過程,並且突出講述了當年鷲峰保衛戰的英雄事迹。
看到這裡,蔣夢蘭確信自己沒有認錯人,這個就是自己的老朋友沈樹根。
但奇怪的是,當時沈樹根明明還活着,為何會成了烈士,在這裡被樹立了銅像。
隨後蔣夢蘭就為這座貌似沈樹根的銅像拍了一張照片,隨後就帶着照片和疑惑回到了國內。
蔣夢蘭的老朋友沈樹根當時是上虞支行的銀行行長,當時還活得好好的。
兩人是多年的好友,因為蔣夢蘭生意上的事情,兩個人之間經常都有業務往來,因此他們從合作夥伴成了要好的朋友。
但是,蔣夢蘭從沒有聽對方說過自己參加過朝鮮戰爭,更不知道為何會在朝鮮看到他的銅像。
於是回國之後蔣夢蘭立馬就找到了沈樹根,並且向他出示了這張照片,沈樹根看完之後也是十分驚訝。
他沒想到朝鮮人民會用這樣的方式來紀念自己,他更沒想過自己從來不提的往事今天會被問及,隨後沈樹根就向蔣夢蘭說起了當年的故事。
現在的銀行行長就是當年的戰鬥英雄排長沈樹根,1927年出生於浙江諸暨市,早在1944年就已經開始投身革命,當時年僅18歲。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沈樹根於194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後就一直在戰場上奮勇殺敵。
沈樹根最初只是游擊隊的一個小戰士,憑藉著在戰場上的戰功,他也升到了排長的職務。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之後,他就繼續投身到了朝鮮戰場上。
當時朝鮮戰場的形勢不容樂觀,1951年以後,“聯合國軍”的指揮官從麥克阿瑟換成了令我軍十分頭疼的李奇微。
李奇微通過分析知道了我軍的後勤補給能力不足,而且經常在夜間發動攻勢,他將這種戰術稱為“月亮攻勢”和“禮拜攻勢”。
為此他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方案,他命令部下不要孤軍深入,而是多抱團行動。
更多注意拿下制高點,居高臨下俯視戰場。
這樣一來只要有部隊遭到志願軍的進攻,臨近的部隊就能夠立刻前來支援,這就是著名的“磁性戰術”。靠着這種打法,李奇微在第二次戰役期間讓我軍吃了不少苦頭,當時美軍的勢頭一時無兩。
所幸在志願軍頑強的戰鬥意志下,成功將形勢扭轉了過來,並且開始有了相應的對抗措施。
此後沈樹根就參加了第五次戰役,並且在鷲峰之戰中發揮出色,最終成功回國,他並沒有犧牲在戰場之上。
說到這裡沈樹根本人也十分驚訝,他也沒想到朝鮮方面會為自己豎立銅像,因為戰後他一直在國內生活,那麼他在戰爭結束之後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戰後獲得嘉獎
鷲峰之戰創造了我軍又一個以少勝多的神話,為後面上甘嶺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沈樹根當之無愧是此次戰鬥中的英雄。
此戰結束之後,整個三排的戰士都獲得了榮譽,被授予集體特等功。
而發揮出色的沈樹根則獲得了特等功以及“鷲峰阻擊英雄”的稱號,他的故事也被全軍所傳頌。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沈樹根立功無數,從特等功到四等功全部拿了一遍。
不過要說含金量最高的,當數“一級戰鬥英雄”稱號。
這個稱號是志願軍戰士的最高榮譽,當時能夠獲得該榮譽的也僅有幾十人。
不過沈樹根在獲得眾多榮譽之後並沒有十分高調,在他看來軍人打仗立功就是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不需要過多慶祝。
由此可見沈樹根不僅作戰勇猛,而且品行十分高尚。
憑藉出色的戰績,在戰爭結束之後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還授予了沈樹根三級國際勳章,回到國內又受到了偉人毛主席的接見。
當時一向節儉的毛主席竟然用五菜一湯的規格來招待沈樹根,這在當時是最高規格的禮節。要知道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內經濟還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能夠用這樣的規格來接待,足見毛主席對沈樹根的認可和讚賞。
中朝兩國都對這位英雄讚揚有加,有了金日成的讚賞,沈樹根在朝鮮人民的心中也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朝鮮人為他鑄造了一座銅像以供紀念,也是合情合理的。
此後沈樹根也一直在軍中工作,一直到1979年轉業之後選擇回到老家,開始了新一段人生的旅途。
當時他已經歷經多年軍中的洗禮,身上也褪去了昔日的光芒,成為了當地上虞支行的銀行行長。
此時的他十分低調,平時隻字不提有關朝鮮戰爭的事情,更不會主動告訴其他人自己曾在朝鮮戰爭立過巨大的功勞。
正因如此,身為他多年好友的蔣夢蘭才會不知道他的故事,被朝鮮的銅像所震驚。
當他得知自己在朝鮮有一座銅像的時候,他先是感到很驚訝,隨後就表達了對朝鮮人民的感謝。
他感謝朝鮮方面還記得自己,同時表示這個銅像不僅僅是紀念自己,也紀念當年眾多為戰爭作出傑出貢獻的戰士們。
1983年離任之後,沈樹根一直都在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將自己多年來的工資全部奉獻給了人們,幫助了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雖然此時沈樹根已經不在部隊,但是他從來都沒有忘記過自己的責任,繼續默默發揮着自己的餘熱。
一直到2010年12月28日,沈樹根離開了他一直守護的人民,享年82歲。
大家都不會忘記他曾經做出的貢獻,更不會忘記曾經最可愛的人,沈樹根和一眾英雄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沈樹根能夠在朝鮮軍事博物館擁有一座銅像,說明了他在朝鮮戰爭中做出的傑出貢獻,志願軍中同樣還有很多像他一樣的英雄。
朝鮮方面也沒有忘記當年志願軍給他們的幫助,這些銅像也代表着中朝兩國之間的友誼。
沈樹根在戰爭結束之後選擇低調生活,繼續默默為人民做貢獻,足見我軍戰士強大的人格魅力。
他們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英雄,更是人們生活中的無名英雄,他們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和敬仰。
參考文獻:
《懷念一級戰鬥英雄沈樹根》
《怎能忘卻的戰爭和英雄——訪抗美援朝一級戰鬥英雄沈樹根》
《老英雄 新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