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2022年10月07日19:44:37 歷史 1757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請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1937年陳毅遵照中央的指示,負責留守中央蘇區,但他卻因為誤信了叛徒陳海的話,而落入了一個精心策劃的圈套。由於他聽不懂當地婦女的方言,才僥倖躲過了一場生死劫。

在逃過了敵軍的圍捕之後,陳毅憤然提筆,寫下了這篇氣吞山河的梅嶺三章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陳毅

那麼陳毅究竟是如何成功脫險的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陳毅元帥這段曲折刺激的人生經歷。

1934年10月,隨着第五次反圍剿行動的失敗紅軍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生存困境,為了保存部隊的有生力量,紅軍主力只能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與此同時,黨中央領導的土地革命剛剛取得了一些成績,為了保存來之不易的革命成果,黨中央經過商議後決定,派陳毅擔任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留在蘇區繼續指導工作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江西瑞金 中央蘇區紀念館

至於為什麼把陳毅留下來?這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因為陳毅曾經參與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對指導根據地的建設發展和游擊戰爭有着豐富的鬥爭經驗。

二是因為他當時腿部中彈,傷勢並未痊癒,並不適合跟着主力部隊到處奔波。

在當時危機四伏的環境下,紅軍主力都難以與敵軍的數十萬大軍抗衡,更別提留在蘇區的只有區區的一萬人,可想而知,這項留守蘇區根據地的任務到底有多艱巨。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游擊戰爭時期的陳毅元帥

但當中央向陳毅元帥傳達了留守蘇區的指示之後,還躺在病床上的他卻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中央紅軍離開蘇區之後,陳毅就帶着剩下的游擊隊與敵人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1935年2月上旬老蔣為了把紅軍的這支小分隊一網打盡,就派出了中央軍第46師、粵軍3個師及江西保安團共3萬人,對游擊隊展開了瘋狂的圍剿。

他們在所有路口都修建了碉堡線,還設立了重重的哨卡,敵軍還時常派小隊四處搜山,但游擊隊員藏身之處都十分隱蔽。為了逼游擊隊員現身,敵軍經常在深山裡放火燒山,這個舉動毀掉了很多茂盛的森林。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國民黨修建的碉堡

在國民黨的管轄區內,士兵會不定期到老百姓家裡搜查,一旦發現其中一家與紅軍有聯繫,就會連坐10家一起治罪。

為了徹底切斷紅軍的退路,國民黨還想出了一個損招。

他們對游擊區附近的居民實行按人口分糧,免得老百姓把多餘的糧食交給紅軍,就連日用品的購買數量,敵軍也作了嚴格的限制。

紅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為了保障部隊的糧食補給,他們就重新制定了一套靈活的游擊戰術,通過攻擊敵人的據點和補給車輛來獲得物資。

為了打破敵軍的經濟封鎖,當地的老百姓經常冒着生命危險從鎮上購買一些糧食,再偷偷地把它們送上山。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老百姓給八路軍送糧食

即便如此,游擊生活依然非常艱苦,游擊隊員們經常過着居無定所、缺衣少食的生活。

戰士們躲在深山裡沒有地方住,只能靠着大樹睡覺,陳毅就給每個人發了一塊油布,下雨的時候,他們就會把油布掛在樹上方便躲雨。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戰士們在樹下休息

在敵人瘋狂的攻擊下,留守蘇區的紅軍最終被迫滯留在一片極其狹小的地區,根據地的形勢越來越危急。

遵義會議結束後,中央向留守在蘇區的陳毅下達了堅持游擊戰爭的指示,儘管前路困難重重,陳毅仍然堅定不移地執行黨中央的命令。

為了保存游擊隊僅存的戰鬥力,他便決定帶領留守部隊到贛粵邊開展游擊戰爭,由於當時的通訊方式非常落後,再加上黨中央為了躲避敵軍的圍剿不得不四處轉移,不久之後,陳毅就與黨中央徹底失去了聯繫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游擊隊在戰壕里

對於陳毅來說,“和中央斷了聯繫,我們就像失去了娘的孩子一樣,什麼事都得自己當心!”

雪上加霜的是,由於敵人不間斷地實行嚴酷的封鎖政策,陳毅與南方各省游擊區的聯繫也被中斷了。而後,陳毅領導的紅軍部隊徹底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困境

即使如此,陳毅依然毫不氣餒,當他帶着部隊到達油山之後,就一直按照毛主席過去的指示和他們在井岡山時期的革命實踐來指導油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油山革命紀念碑

在與中央紅軍分開的期間,陳毅一直沒有放棄過與黨中央取得聯繫。為了打聽到黨中央的消息,他不止一次向留在上海的魯迅先生和茅盾先生寫信,想通過他們和黨中央取得聯繫,但由於敵人的嚴密封鎖,陳毅等了很久也一直沒能收到回信。

後來,他又通過交通站,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一堆報紙。儘管在這些報紙上全都印着“反動”派的各種思想,但在那個通訊方式極其落後的年代,報紙是最能直接得知紅軍主力消息的一個渠道。

功夫不負苦心人,陳毅偶然間在報紙上得知,毛主席領導紅軍已經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壯舉,紅軍主力到達陝北之後還接連打了幾個勝仗。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紀念長征勝利的報紙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為之振奮,陳毅更是迫切地想與毛主席所在的大部隊匯合。

國民黨反動派便趁此機會想出了一條毒計,企圖一舉摧毀整個南方的紅軍游擊隊。

1936年的秋天,交通站長李緒龍在返回梅嶺的途中發現了一個陌生人,男人穿着一身破爛衣服,行蹤鬼鬼祟祟,這就引起了李緒龍的懷疑。他認為這個人很可能是敵人派來的探子,於是當即就把人抓了起來。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八路軍抓捕漢奸

當游擊隊員把男人押到後山搜身時,卻從他身上搜出了一張布條,上面寫着:“我叫陳海,是紅六軍團長征時掉隊的,因為和組織斷了聯繫,現流落在大余修馬路。我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和負責同志面談。”

陳毅得知了這個情況,並沒有貿然行動,而是派人去核實了陳海的真實身份。

經過一番調查之後得知,在紅軍主力長征的過程中,紅六軍團確實有不少的掉隊戰士,他們中大多數人的確是在大余修馬路,這其中也包括了陳海。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修路的戰士們

在陳毅看來,這個陳海突然出現必有古怪。陳毅與其他留守中央蘇區的負責人商議過後,就決定化名“老劉”,出面和陳海談話

兩人剛一碰面,陳海就向陳毅透露了一個重要的消息,“我在修馬路的時候,看見國民黨部隊的生活很苦,士兵怨言很多,有機會可以搞士兵暴動,進行兵運工作。”

但陳毅覺得,眼下游擊隊連保障自己的生存都十分艱難,根本騰不出手去進行兵運。陳海的這一番話,讓陳毅始終對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因此,他並沒有和陳海多說什麼,就讓人把他送下了山。

不久之後,陳海再次上了山,還帶了一大堆來自上海的報紙。他告訴陳毅,如今國民黨軍隊內部十分混亂,如果我們能趁機拉攏一批人馬帶上山,就有可能打破當下處於劣勢的局面。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30年代上海的報紙

儘管陳海講得頭頭是道,但陳毅依然不為所動,他無論如何都不同意陳海帶人上山,只是讓他“等待時機,聽候指示”。

直到1937年4月,項英與陳毅為了發展兵運就在梅嶺齋坑召開了一場工作會議。會議結束後,中共贛粵邊特委內線交通員黃亞光就帶來了一封機密信,這封信是當時在國民黨第四十六師做兵運工作的陳海寫的。

他在信中說:黨中央派人來了,帶來了重要指示,要負責同志到大余縣城南的一個大飯店會面。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大余縣城的南安飯店

陳毅接到這封信之後沉思了很久,他對這封信的真實性十分懷疑。要知道,如果黨中央真的來了人,陳海大可以直接把人帶上山,而不是讓他冒着被抓的風險到山下見面。

可是,如果他不下山,那就很有可能會因此錯過與黨中央見面的機會。而為了等待這個機會,他已經苦苦地盼了三年了!

陳毅憑藉著自己多年來的鬥爭經驗預料到,自己這次一旦下山,極有可能落入生死困局,但他隨後又想到了,在縣城裡還有許多支持他的地下黨同志以及人民群眾。這樣一來,陳毅頓時有了底氣。

經過慎重的考慮,陳毅最終決定,他要帶着新任梅山區委書記的黃占龍一同下山,親自到大余城走一趟。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大余縣的小巷

第二天一大早,兩人喬裝打扮一番就迅速下山,項英等人則留在梅嶺等待消息。

陳毅到達縣城之後,並沒有直奔信中所說的飯店,此時他心裡依然對陳海的話半信半疑,為了查清楚真實情況,陳毅便帶着黃占龍來到了陳海的家裡。

湊巧的是,陳海此時並不在家,門口只有一個正在洗衣服的婦女,陳毅想着,這可能就是陳海的太太,他就隨口問了一句陳海去了哪裡,只聽那名女子用湖南口音回答道:“到團部去了。”

陳毅作為土生土長的四川人,根本聽不懂湖南話,他就錯將團部聽成了糖鋪。而當時紅軍在大余縣城正好開了一家“廣啟安”糖鋪,作為地下党進行工作的秘密交通站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秘密交通站舊址

誰知兩人剛拐了個彎,就看到一隊國民黨反動派的士兵衝進了糖鋪,還抓走了糖鋪的老闆。為了避免身份暴露,陳毅和黃占龍就立即到臨街的茶館坐了下來。

就在這時,糖鋪的老工人突然從後門繞了出來,趁着人多眼雜,他就向陳毅彙報說:“陳海叛變了,你們快走!”陳毅聽完後,立即與黃占龍起身,趁着敵人不注意,順着原路往山上走。

但他們的速度再快也比不上敵人浩浩蕩蕩的裝甲部隊,當兩人翻過一座山之後,突然發現對面的山上全都布滿了敵軍。陳毅見狀便向黃占龍提議,先找個山坳躲一下。

在黃占龍的帶領下,陳毅很快就在半山腰找到了一個小山洞,這個山洞的位置十分隱蔽,洞口還有許多密密麻麻的雜草,敵人的搜查隊翻遍了整座山,也沒能找到他們的下落。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陳毅當時藏身的山洞

於是,國民黨反動派就抓住了附近的老百姓,他們試圖用嚴刑拷打從這些百姓口中逼問出遊擊隊的下落。百姓們雖然手無寸鐵,但他們無論經歷了怎樣的折磨,都始終沒有出賣紅軍戰士們的消息。

敵軍在山上忙活了半天,卻一無所獲,心狠手辣的他們最終決定放火燒山。一時間,在梅嶺這個小小的山包上,濃煙滾滾,大片的樹林被燒得不成樣子。

敵軍見到了這樣的景象,就洋洋得意地下了山,他們心想着,就算抓不到活的,這把火也一定能把陳毅置於死地。

1937年陳毅輕信叛徒謊言誤入圈套,因聽不懂方言,僥倖躲過生死劫 - 天天要聞

起火的山林

就在陳毅思考着如何突圍時,天空中突然烏雲密布,不一會兒,一場大暴雨就從天而降,瞬間熄滅了山上的這場大火,陳毅這才僥倖躲過了一場生死劫。

至此,國民黨軍企圖一舉破壞贛粵邊游擊區指揮機關的陰謀又一次宣告失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