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
和平解放北京的歷史中,有這麼一批人,他們沒有衝鋒陷陣,但他們所做的工作,在北京的存亡絕續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中,就有當時常年鎮守北平、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
正是她和同事們的不懈努力,使得北平可以和平解放,不但拯救了這座古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之都,還讓兩百萬北平民眾的生命財產免遭毀滅。
曾立下功勞的傅冬菊,建國後怎麼樣了?今天就來聊一聊。
傅冬菊的愛國情懷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作為傅作義的長女,傅冬菊從小在家中比較受寵。父親給她其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她可以如菊花一樣呢,嬌而不燥、傲然挺立。她後來的作為,的確沒有辜負父親的期許。
從小接受良好教育長大的傅冬菊,在南開中學讀書時,就開始接觸共產主義思想。那時,楚囊之情已經萌芽。
革命思想的陶冶,讓她加深了對先進思想的了解,尤其在進入大學英語專業後,她進一步加強了和黨組織的聯繫,主動參與民主活動,傳播先進思想。
從小到大,她的出身及大小姐身份,一直不是她的負擔。她身上少有大小姐的矯揉造作,有的是獨立、自強,努力、奮進。
畢業後,她成為一名新聞戰線的工作者,用她的所學和筆觸,踐行着她的愛國情懷。工作期間,因表現優異,她也被黨組織正式接納,成為其中一員。
她當時還借用父親的關係,為黨組織辦理了華北“剿總”憑證,利用通行證,為解放區多次傳遞關鍵信息,並運送重要物資。
她作為黨組織的記者兼情報人員,需要全國各地奔走,收集信息,和家人相聚甚少。但她沒有因工作而忘記家人,特別挂念父親。
和平解放北平立功
在抗日和解放戰爭,歷年的摧殘下,國家和民眾的生活都非常艱難。於家為國,傅冬菊也不希望,在解放軍已經對北平形成圍攻之勢時,父親去參與一場可見的敗局。
遼瀋戰役後,解放戰爭已讓大家看到曙光。隨着天津形式的好轉,北平的形勢更被世人關注。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犧牲,及讓百姓安心,黨組織希望通過傅冬菊的勸說,和平解放北平。
隨着傅作義年齡的增長,傅冬菊也希望,可以在父親身前盡孝。因此,她選擇回到北平生活,同時方便照顧父親。
如果打仗,解放軍的東北和華北聯軍,近百萬兵力,對上傅作義的60萬軍隊,再加上,當時的解放軍氣勢高漲,作戰兇猛,天時地利人和都在解放軍這邊,傅作義勝算不大。
那時,對於東北野戰軍和特戰隊,有很多傳說。如,在很多戰役中,他們的“皮帽子”只要出現在戰場上,就能讓國民黨“不戰而屈人之兵”。
在抗日期間,蔣介石對待傅作義的態度,不好不壞。這也讓其意識到,他只是蔣手中的一把抗日利劍,蔣介石的防備勝於信任。
而且,當時國共雙方的實力,國民黨的頹敗之勢明顯。傅作義心中有數。但他畢竟是在傳統忠孝環境中成長,歷次作戰中軍隊番號隸屬國民黨。
如果改弦更張,世人的評判、國民黨會如何處置他、軍隊的後續安排、家人的安全等等,再有,過往國共兩黨的合作和對峙,衝突不斷。
一切現實和問題,傅作義都是需要考慮和面對的。這些問題,和他的為人處世價值觀相矛盾,讓他陷入痛苦。
為了減少父親的痛苦,傅冬菊在和父親相處期間,一直和父親探討當時的時局,並讓父親了解黨組織的情況,還時不時,將解放區的報紙和宣傳小冊子,放在父親的辦公桌上。
黨組織也希望,傅冬菊可以做通傅作義的工作。為此,她會將父親的情緒變化、布防想法等信息,及時彙報給黨組織。
這些信息為黨組織高層做出準確判斷、制定正確決策,提供了貫穿整個北平和天津戰役的重要依據。
他在和女兒的相處中,知道了女兒的身份,也通過女兒的宣傳,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黨組織及其思想。
他對女兒的勸說,慎重抉擇,於1949年1月22日,頒布了《和平解放北平協定》。當時的北平基本保持原狀,這一切都與傅冬菊的努力,不可分割。
新中國成立後的生活狀況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傅冬菊和丈夫是大學同學,還是同行。以後的人生中,他們相攜相伴,既是夫妻,又是工作中的戰友。
後人的記憶中,北京是和平過渡的,這是戰爭史上的奇蹟。但對於傅冬菊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世人知之甚少。
北平的和平解放,不僅保護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免於流離失所,加速了解放戰爭的進程,更是讓長江以北再無戰事。
新中國成立後,傅冬菊先後在人民日報社、新華社,內地和香港兩地工作。她沒有過多宣揚自己的功勞,不爭名、不求利,勤勤懇懇。
她的筆再次成為她最有力的武器,她用自己的方式向民眾傳達了她的愛國情懷。
同時,她也憑藉傅作義女兒的身份,及在港期間工作的便利,和國民黨一些高級官員進行聯繫,在統戰工作方面作出貢獻。直至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退休。
因早年的操勞,晚年的傅冬菊,身體狀況不佳,不得不經常住院。國家沒有忘記這位功臣,在醫療照顧和費用方面都給予優待。
以身許國,何事不敢為?
晚年生活,傅冬菊深居簡出、熱心公益、捐助希望小學。
她總說,自己的一生非常平凡,只是做了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在她的生命歷程中,追求進步和光明是應該、是本分。
她就像埋在地底的養分,默默地,支撐樹枝成長並結滿果實,甘願付出。
冬菊傲霜耐寒,經歷風雨,不改初心。她的低調、胸懷和勇氣,令人敬佩,應該被後世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