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Leroy W.Demery·Jr,大概沒有幾個人知道他是誰。
可是如果告訴你他就是出目里利呂井,大概相當多的對歷史或老照片感興趣的朋友都會驚呼:“哇偶,那位拍了很多八十年的老照片的美籍日本人啊!”
Leroy W.Demery·Jr,出生於美國費城,洛杉磯長大,第一份工作為小學教師。鐵路和公共交通愛好者,更確切說是鐵路(尤其是蒸汽機)、軌道交通(包括地鐵和有軌電車)及無軌電車的愛好者。也正是因為這個愛好,他後來成為一名鐵路工程師(一說是城市交通規劃師)。
1980年7月,作為小學教員的他利用假期第一次來到中國,遊歷了香港、澳門、深圳和台灣。三年後的1983年7月他再次來到中國,經羅湖入境,歷時兩個半月遊歷了中國內地除西藏、福建、河北及今天的海南以外的所有省份,到訪了近40座城市,留下了大量那個年代珍貴的影像。
那麼他為什麼被誤讀為日本人呢?其實,都是名字惹的禍!
在西安圖集中,有網友問到了他出目里利呂井這個名字的含義,他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
我喜歡漢字,但我寫的不是很好(可以說,我只能“畫”它們)。我的日本朋友建議我用“出目里利呂井”來表示我的日本名字(如今很多美國人可能使用片假名而不是用漢字書寫自己的日本名字了)
日語里“出目里利呂井”的發音和“Demeri Riroi”相似,但是漢語發音則完全不同了!
另一位flickr用戶“fong.laikuen,”建議我選擇幾個漢字作為“中國風格”的水印,我選擇了“迪利來”。
現在我使用的水印是:“迪利來Leroy W. Demery, Jr.出目里利呂井”。
所以,確切的說Leroy W.Demery,Jr的中文名字可以稱為“迪利來”。2007年,迪利來註冊了“flickr”賬戶,從2008年開始陸續將他在中國遊歷的照片上傳到相冊當中,而其中幾張他個人的照片也證實了他並非像人們誤傳的是一位美籍日本人,似乎更有一點拉美裔的感覺。
是的,我在最右,我擺好姿勢拍了這張照片給我的同事們看,以證明加州洛杉磯郊區勞恩代爾市基特·卡森學校(Kit Carson School),那令人驕傲的旗幟曾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展示過。
——1980.7.16深圳某幼兒園
“
我第一次騎駱駝的時候……
——1983.09.05呼和浩特附近
迪利來先生的這些照片上傳後,在國內各大論壇網站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官方的、民間的各種載體紛紛轉載,無數老照片愛好者們在這裡尋找所在城市當年的影子,但是人們更感興趣的是自己所在城市的影像,似乎鮮有人關注他的行走里程以及旅途中的故事。
十二年來,轉發圖片者遠遠多於閱讀他每個相冊、圖片說明的人,殊不知在這些說明中描述了無數他在中國有趣的經歷。
本文圖片下的說明均為迪利來撰寫,網友“撫順西露天大坑”翻譯。需要說明的是,迪利來畢竟不是本地人,加之他撰寫說明時離開成都已經25年,難免有記憶錯誤之處。在編輯中已經發現了幾處錯誤,歡迎大家繼續“挑刺”。
1983年8月9日 昆明-成都
這條鐵路的工程和風景令人印象深刻。
梯田
在某個車站
火車已經把群山拋在腦後了。
這“可能”是在成都的“郊區”。
電力機車韶山1,1112,成都火車站。這是中國首個國產電力機車成功的例子。它是由株洲電力機車廠製造。
(原標註為1983年8月10日,日期有誤,因為他10號應該沒有機會進入火車站拍攝,猜測應該是9號下午到達時候拍的——編者注)
1983年8月10日 成都
成都北站無軌電車總站,左邊的那個人似乎拿着一捆手杖。
成都北站4路無軌電車。火車站被命名為成都北站或簡稱“成都北”。無軌電車1、4和5路終點名叫火車北站,這是位於人民北路北端的總站。
成都的大部分無軌電車是在上海製造的。我希望中國其他地方的人不會生氣,但我認為上海造的無軌電車是中國最好的。
這些三輪車顯然提供了往返成都北站的“出租車”服務。我在中國其他地方沒有見過這種交通工具——在火車站租三輪車。
這張圖片的位置可能是通惠門,之前上傳的一張圖片顯示了我可能坐過的無軌電車。
上海製造的無軌電車1411號,在通惠門終點站。看來要是我從火車站乘坐無軌電車4路到通惠門終點站,也許會乘坐這輛車。
這似乎是另一張通惠門終點站,然後我便暫停了拍攝無軌電車的工作。
(從圖片上看,這裡不像是通惠門站——編者注。)
接下來的幾張照片都是在成都人民公園。
右邊的男孩玩得很開心。
閑置的划艇停泊在池塘中央,呈星形。
小船船尾後面的兩個人似乎在划槳,站在前面的那個人似乎有一個相機包,或許是一個攝影師?
我確信這個建築是杜甫草堂。
(應為草堂內的工部祠——編者注)
這張照片可能在杜甫草堂,也可能在文化公園或者望江公園。
可能是“杜工部紀念館”。
可能是在杜甫草堂,要是我能保住1983年的旅行指南就好了,這樣更容易確定位置,可惜我沒有。
我查詢各種照片表明,背景中的寶塔不是“望江塔”,因此這張照片可能是在其他地方,而不是望江樓公園,但這個公園1983年的地圖上是標誌着望江公園。
(這張照片應攝於杜甫草堂,圖中建築為一覽亭——編者注)
1983年8月11日 成都
上海製造鉸接式無軌電車在牛市口3路的終點站。
我相信這拱門是在東段路或接近。
(所謂東段路,應該是環城路東段,估計他是看當年漢語地圖有誤——編者注)
我相信這張照片仍然是在東段路拍攝的,無軌電車線2路和5路的終點站九眼橋,離勝利東路不到1公里,當時我應該朝南邊拍攝的。
九眼橋,無軌電車線2路和5路的終點。這個終點站在市中心的西南方向(應為東南方向——編者注),這三輛無軌電車都是上海製造的。
上海牌無軌電車在九眼橋終點接受維護。
另一張上海牌無軌電車在九眼橋終點接受維護。
一台維修中的上海牌無軌電車,停在九眼橋終點站附近。
我相信這張照片是在東段路、勝利東路拍攝的。路已經擴大,更名為錦東路。
這張照片攝於東段路東勝利東路。陰影暗示着下午早些時候,所以我可能面朝東方。由於道路的拓寬,這個街景已經消失了。甚至這條路本身也被重新命名,更名為錦東路。
這是我最喜歡的圖片之一。位置在東段路東勝利東路的一個小道路。
注意後面的提桿和籃子,還有後面的建築,下一張我之前上傳的名為“理髮師,成都,1983”的照片中的“理髮店”就在這個位置附近。
這張照片是我最喜歡的一張。
拍照前我有沒有禮貌地問過?
我是否出現在門口,設置好相機,拍好照片,然後以最快的速度消失?
或者,我站在門口一會兒,手裡拿着相機,聽到沒有人反對,然後拍照?
……其實我都不記得了。
這條路已經擴大,更名為錦東路。
上一張理髮店在這條市場街附近,東段路東、勝利東路的一個小道路。
這張照片我不確定位置,但是我認為這是成都汽車站附近。
注意牌子上用中文和英文寫着“成都青年工藝美術店”,最右邊的標誌也是用中文和英文書寫的。
成都汽車站,無軌電車1路終點,又叫新南門車站。
這些海報應該是在人民南路附近。
這張圖片的位置可能是成都汽車站附近,但我不確定,畢竟已經快25年過去了……
感謝“qindegang”,這張照片位置確定為天府廣場,無軌電車是3路向東,而相機是面向西方的。請注意最左邊無軌電車上方鄧小平的語錄。
海報寫的是計劃生育好處多。上面的英文字是“為你的家庭規劃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這最後一組照片是我在返回成都北站的途中拍攝的。
這看起來像一個路邊的小咖啡館或茶店。“花式”書法看起來很好,但對我來說很難讀懂。
我記得中午開始下雨時,我正在回成都北站。
我記得這條路離火車站很近。
成都無軌電車系統於1962年1月1日開通。1996年1月10日關閉。
成都從2005年開始建設地鐵系統。今天,有兩條線路,總長度為49.7公里。計划到2020年擴建到291公里。2012年全年客運量為1.03億人次。
成都市區旅遊交通圖 1982-1
這是地圖的第二面,聲明:我不擁有此地圖的版權,貼在這裡是出於演示的目的。如果版權所有者要求,我將刪除它。
1983年8月12日 成都-西安
成都至西安距離842公里,我並沒有在寶雞沒有停留或換車。然而,成都-西安的火車停在這裡換機車,因此,我有幾分鐘的時間四處閑逛並拍照。
以上圖片均拍於成都到西安途中,寶成鐵路風景。
到達寶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