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2022年07月13日19:44:13 歷史 1437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秦末、漢末、唐末三個時期皇室衰敗,兵權旁落,以至於皇朝最終滅亡的悲劇十分有感觸。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七國之亂

所以,朱元璋決定增強皇室的力量,在兒子長大後,把兵權分散到各個兒子身上。

這一方面,固然是怕重蹈前幾個朝代的覆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明朝初年淮西勛貴們戰功卓著,軍隊里的大多數士兵都是聽命于于這些淮西勛貴的。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以藍玉為首的淮西勛貴們

在總結了自西周以來各個王朝的治國經驗後,朱元璋覺得漢朝初年和元朝的制度比較好。

漢朝初年和元朝是採用分封制郡縣制相結合的方式治理國家的,分封的諸侯王可以保家衛國,護衛邊疆。州縣的長官們可以處理民事,收稅安民。這種想法一旦形成後,以朱元璋的性格立馬就決定了。

按照朱元璋的話來說:“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這就是明初藩王受封的由來。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朱元璋劇照

洪武年間,一共有25名宗室子弟被朱元璋封為藩王,鎮守一方。這25人中,有24人是朱元璋的兒子,有一人是他的從孫。25位藩王從邊境分布到中原腹地,各大軍事重鎮都有藩王的身影。

明初的藩王的權力之大,比起漢朝初年的諸侯王來也絲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藩王可以在封地里建立國中之國,設置自己的官員體系。

根據朱元璋的規定,就連中央朝廷里宰相公侯們見到藩王,也得跪倒在地恭敬地拜見,由此可見藩王的政治地位之高。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燕王朱棣劇照

不僅如此,每一位藩王的俸祿都是糧食一萬石以上,而且還有軍事指揮權。大家想一想,有權有錢有兵,說是藩王,其實就是地方軍閥了呀,皇帝鎮得住的話還好,鎮不住了,可不就反了嗎?

根據史料記載,藩王於王府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轄軍三路護衛。護衛甲士少者3000人,多者1.9萬人,而且以上只是駐守內地的藩王統帥軍隊數量。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明軍護衛士兵劇照

此外,明初還有九大塞王,兵力更多,權力更大。何為塞王?意思就是鎮守邊塞地區的藩王。他們分別為遼、寧、燕、谷、代、晉、秦、慶、肅九位親王。他們的主要職責是防止蒙古草原的騎兵南下,因此身負守土衛邊的責任。

九大塞王中,兵力最強盛的是燕王和寧王。燕王即皇四子朱棣,後來的明成祖;寧王即皇十七子朱權,深得朱元璋寵愛,軍事天賦很高!

駐紮在北平的燕王朱棣統兵十萬,駐紮在內蒙的朱權麾下有帶甲之士八萬,革車六千,論機動能力,比朱棣還強。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寧王朱權劇照

但朱棣畢竟年長,軍事經驗在九位塞王中最為豐富。他多次和三哥晉王出塞征戰蒙古騎兵,把蒙元剩餘勢力打得是七零八落,不敢南顧。

朱元璋很開心,特意嘉獎了晉王和燕王,並允許軍中事務小事可自行決斷,大事才上報給朝廷處理。

後來,燕王朱棣又不斷立功,朱元璋對他寵愛更盛,特許他“節制沿邊士馬”,我在想這個“沿邊士馬”包不包括的其他藩王的軍隊呢?應該是不包括的吧,不然也太可怕了。

不過,燕王封地範圍內的所有官員,即便是那些朝廷任命被官員應該也是受到燕王的節制,這樣就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同時也能看得出來燕王地位的尊崇了。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丞相李善長劇照

就這樣,諸位藩王在邊塞地區修城屯田、訓兵練將、巡視要害、督造軍器,有個別藩王還可以處理境內政事,已經類似於小國王了。

到了洪武末年,藩王勢力已經急劇擴張了,朱元璋寵愛兒子並沒有發覺不妥,但是朝廷中的有識之士已經看出了苗頭。

平遙縣訓導葉伯巨上奏說:“藩王勢力越來越強,當前還有親情紐帶維繫,幾代之後,血緣變淡,恐怕會生出事來,再現漢朝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的鬧劇來。到時候,就算想削藩,也為時已晚了!”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西晉八王之亂

葉伯巨還給朱元璋出了個主意,讓朱元璋“把藩王管理土地縮小,減少藩王的衛兵,沒收藩王對封地內城池的管理權。”

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葉伯巨的這番話絕對是金玉良言,為國為民的好主意。可惜,我們的朱元璋先生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並認為葉伯巨是在離間自己的父子關係,一怒之下,把葉伯巨關進了大牢拷打而死。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葉伯巨

不過事後,冷靜下來的朱元璋也確實覺得葉伯巨的話有道理,但他捨不得削弱自己兒子的權力,轉而採用另一個比較溫和的辦法。

朱元璋規定,凡是受封的親王到了年齡,必須去封地就藩,不得留在京城。到封地後,不得和其他藩王有來往,不得有串聯。

藩王如果有事要入京時,也不可以同時進京,必須等上一位藩王從京城離開,下一位藩王才能進京,為的就是防止藩王之間互相謀劃,威脅皇權。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太子朱標送別藩王弟弟們

因此,在洪武年間,諸位藩王一旦就藩,基本就沒有了再次見面機會,屬於見一次少一次了,無異於生離死別。

從這點來看,朱元璋雖然很偏愛兒子們。但在維護皇權的時候,也是絲毫不講情面的。

可惜的是,這世上最不能預料的就是人心。朱元璋萬萬不會想到,就在他死後不到四年,他傳給孫子的皇位就被四兒子朱棣給搶走了。由此,也印證了他的分封藩王制度的失敗!

靖難之役發生的時代背景:朱元璋分封制下,諸王尾大不掉成隱患 - 天天要聞

靖難之役

我是明史專家,歡迎大家關注我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聞

玻利維亞要加入金磚集團,美國很惱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維亞的未遂政變,只持續三個小時就失敗。前陸軍總司令蘇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罪。很明顯,這位老將沒有得到民眾的任何支持。俄羅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這次政變定義為“顏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寫道,背後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嫪毐,兩個字怎麼讀?什麼意思?

第一個字嫪字,一個女字旁,一個謬字的一半,有人說這個字是姓。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有這種可能性。因為上古姓許多都帶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傳下來的古姓,至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第二個字毐,上面一個士,下面一個毋。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聞

讓文物“活”起來 沉浸式穿越歷史讓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蘊深厚,文物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河南堅持讓文化遺產火起來,讓傳統文化閃亮起來,讓文旅市場豐富起來,打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總台記者 田萌:我現在是在安陽殷墟博物館的新館,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且在這裡發現了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從1928...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太原市各社區開展慶“七一”主題活動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區陸續通過開展上黨課、重溫入黨誓詞、與黨旗合影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豐功偉績,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錘鍊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