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都錯怪了潘金蓮。歷史上真正的潘金蓮是河北清河縣人氏貝州知州大人的千金小姐,漂亮賢惠,知書達禮。她的丈夫叫武職,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武大郎。
其實武大郎也不是歷史上我們聽說的以賣燒餅為生,身高只有一米三的小個子,而且身材魁梧,大概有一米八的大漢。武大郎小時候崇文尚武,聰明能幹,但是家裡貧困,所以年輕的時候在潘府打工。因為品行端正,熱愛學習,潘老爺就資助武大郎讀書,並且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
潘金蓮嫁給武大郎以後,善良賢惠,是個典型的良家婦女,並且給武大郎生了四個孩子,相夫教子。後來武大郎中了進士,出任山東陽谷縣的縣令,跟自己的妻子恩愛一生,白頭偕老。
明明是一對模範夫妻,為何會被歷史抹黑成一位蕩婦呢?明明是一位身材魁梧高大的大漢,為何會被歷史寫成身高只有一米三的三寸丁谷樹皮根燒餅店的老闆呢?
武大郎啊,其實小時候很窮,曾經接受過好友黃堂的幫助。有一次黃糖家裡發生了火災,房子在大火當中也被付之一炬。黃塘就想起了在縣衙當縣令的武大郎,決定來投靠他謀一份差事。武大郎好酒好菜招待了黃塘三個月的時間,由於縣衙當時也沒有適合的工作,就始終沒有提醒他。黃糖呢,一氣之下就離開了陽谷縣,準備要回河北老家,但是心裡又非常的氣不過我大老遠跑過來投靠你,你竟然連一份差事也沒有給我安排。
為了發泄內心對武大郎的不滿,黃糖就跟曾經被縣太爺武大郎打過板子的西門慶一起,開始造謠抹黑武大郎和潘金蓮。貶低武大郎的形象,並且添油加醋,散播西門慶跟潘金蓮之間的謠言,事情很快傳遍了各地,並且傳到了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耳朵里,被寫進了小說,潘金蓮名聲盡毀。
黃塘回到河北老家以後,發現在大火當中被菲的房子竟然重新修建好了。這時黃糖就問自己的妻子,妻子告訴他,原來是武大郎在聽說自己家發生了大火以後,悄悄派人過來新建的房子。這時,黃塘後悔不已,覺得自己誤會了武大郎,但是謠言已經散開,再想收回來已經不可能了。
謠言不斷,抹黑了潘金蓮和武大郎,同時也給潘氏和武氏的後人帶來了災難,因為這件事情讓潘氏和武氏的後人慘遭其害。往後的幾百年,清河縣的潘家和武家從來不通分,甚至潘金蓮所在的村莊都為了避嫌,由原來的潘家莊改為黃金庄。
謠言自然是不可信,更加不能亂傳。如今幾百年過去了,潘金蓮的形象已經成為了我們心中那個謀害親夫的蕩婦,1946年,武大郎墓被人發掘,墓碑上寫着,“武公韋植,子:田嶺。童時謂 大郎,暮年尊約四老,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官拜七品。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武大郎的第24代孫五書常說,從緋聞中不能夠看出。武大郎雖然說出身貧寒,但從未賣過燒餅,相反,它是造福一方的百姓。七品父母官,本是名門淑媛的縣令夫人潘金蓮,卻被描寫成了蕩婦,實在比竇娥還冤枉。
另外,武大郎墓中身材的測算,武大郎的身高應該超過一米八,絕非三寸丁谷樹皮,更不是五短身材。算是一個被水滸傳作者抹黑的特別厲害的人了,後來 施耐庵的直系後人施勝辰專程到清河縣武大郎的祠堂前,代表先人向武大郎的後人表達歉意,為武大郎和潘金蓮樹立了造像,並且寫下了一首道歉詩,該詩至今仍裱糊在武大郎祠堂的牆壁上。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