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社區開展民族團結主題黨日活動——觀看紅色革命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

2022年07月01日11:50:17 歷史 1379

為加強民族團結,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值此七一黨的生日來臨之際,回民區人社局聯合咱家社區組織單位幹部職工、社區工作人員觀看紅色革命題材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

咱家社區開展民族團結主題黨日活動——觀看紅色革命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 - 天天要聞

《長津湖之水門橋》作為電影《長津湖》的續集,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在結束了新興里和下碣隅里的戰鬥之後,七連戰士們在美陸戰一師撤退路線的咽喉之處——水門橋阻擊敵軍的故事。在寒風刺骨的漫天風雪中,依然阻擋不了英勇無畏的戰士們前進的腳步,影片中一個個奮不顧身的背影,一套套浸滿鮮血的軍衣,一把把鮮血染過的鋼槍最終換來的是戰役的勝利,是國泰民安的家園。

咱家社區開展民族團結主題黨日活動——觀看紅色革命影片《長津湖之水門橋》 - 天天要聞

此次觀影活動,大家對英雄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紛紛感嘆,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將銘記歷史,繼承革命先輩不畏強敵、勇於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民族團結,立足本職工作,錘鍊自身本領,擔當作為、恪盡職守、愛崗敬業,以高昂的鬥志和豪邁氣概,篤行實幹、砥礪奮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的強大和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供稿:劉麗紅

編輯:周建兵

審核:岳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 天天要聞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在北宋的揚州府有一個叫謝洪的小地主,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在鄉下的縣城裡也算是一個小土豪。謝洪有一個族兄叫謝海,二人關係不錯。謝海有一個情人賈氏,而且還是有夫之婦,二人暗中勾搭成奸,這個婦人長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讓謝海十分迷戀,謝海常常在謝洪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 天天要聞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一樁晚清科場案揭示的清代科舉FuBai現象前言科舉制度是東方大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選拔制度,延續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舉制度更是嚴格而龐大,也是東方大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在這個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後,卻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