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朝陽花》,出自誰之手,主要講述了什麼?

2022年06月30日19:31:34 歷史 1490

戰爭年代,苦不堪言。保家衛國的戰士們在戰場上奮力殺敵。

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他們的偉大,這個時代永遠銘記。

紅色經典《朝陽花》講述的就是那個年代的故事。

作者以自己和戰士的親身經歷為素材,成功塑造了湘西大山裡一個苦命女孩的形象。

該書的主人公原型是馬憶湘,主要執筆人是譚士珍

改寫命運,

得靠自己的努力

馬憶湘出生在湖南農村,1922年生。

家境貧寒,一家大小的生活開支皆有父親一人支付,後來討債者前來討債。

母親不得已將13歲的馬憶湘送給別村做童養媳。

可是公公婆婆經常虐待她,她經受不住磨難,便偷偷地跑回了家。

後來賀龍帶領的軍隊在馬憶湘的家鄉打了勝仗。

紅色經典《朝陽花》,出自誰之手,主要講述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馬憶湘很羨慕部隊里的女兵,她還聽說紅軍隊伍里都是好人。

從來不打人,也不罵人,所以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通過自己的努力,她成為部隊里的看護員。

從此以後,她跟着部隊走南闖北。13歲時,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爬雪山、過草地,想象不到,一個只有13歲的孩子。

是如何度過那段艱苦歲月的,而我13歲又在幹嘛呢?

最後,她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

還與中將晏福生戀愛、結婚、生子,一起相守相伴了一生,可謂伉儷情深。

1955年,馬憶湘被授予少校軍銜。

她的出生雖然悲苦,但她一直在努力改變,一步一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她的經歷告訴世人。

想要改變,必須得靠自己。

紅色經典《朝陽花》,出自誰之手,主要講述了什麼? - 天天要聞

20萬餘字的長篇小說

《朝陽花》問世

馬憶湘曾在抗戰時,寫過一篇名為《在長征的道路上》的回憶錄,當時感動了很多人。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文藝獻禮辦公室主任,決定將馬憶湘的故事繼續寫下去。

因為他知道,馬憶湘老人的故事很長,回憶錄里的記述並不完整。

最後主任決定由譚士珍執筆,將馬憶湘傳奇的一生記錄下來。

之後幾個月,譚士珍每天都去馬憶湘家聽故事,他將自己的所聽所感全都記錄下來。

紅色經典《朝陽花》,出自誰之手,主要講述了什麼? - 天天要聞

4個月後,第一稿完成,字數共達14萬。初稿打印成若干冊,分給部分作家和評論家徵求意見。

他們一致認為寫得不錯,但寫得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已經不是革命回憶錄了,他們建議當成小說寫。

1961年7月,第2稿和第3稿相繼完成。

長篇小說《朝陽花》完稿,歷時2年。 出版後接連印刷12次達134萬餘冊。

成為當時國內的一本暢銷書。

該小說成功塑造了吳小蘭、王德明、看護長等一批紅軍指戰員的光輝形象,讀後讓人震撼。

它與同時期的《苦菜花》和《迎春花》並稱為三花。

紅色經典《朝陽花》,出自誰之手,主要講述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永不凋零的

朝陽花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朝陽花》被稱為“禁書”。

作者和執筆者都受到了迫害,被殘忍打壓。

時任廣州新區司令員黃永勝對《朝陽花》恨之入骨,欲要將其摧毀。

他扣押馬憶湘,對她嚴刑逼供,讓其說出幕後黑手。

她幾次暈倒在地,但依然堅守本心,她發誓不會誣陷一個好人,要堅決擁護黨的利益。

那朵“朝陽花”永不凋謝,也絕不會低頭。她挺過來了

她向陽而開,熠熠生輝。

紅色經典《朝陽花》,出自誰之手,主要講述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馬憶湘恢複名譽。1979年《朝陽花》被各大廣播電台廣播。

得到聽眾的一致好評。之後《朝陽花》連續出版了四次。

1996年為慶祝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被着重推出。

《朝陽花》歷經風霜,終於站起來了。讓大眾重新熟知。

2016年9月11日,馬憶湘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

她傳奇的一生是光彩奪目的。

2017年,馬憶湘的骨灰送回故鄉——永順縣萬坪鎮李家村。

結語

馬憶湘的一生,就如朝陽花一般,堅韌、自信,不屈不撓。

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戰鬥的一生,她是吾輩之楷模。

紅色經典《朝陽花》,出自誰之手,主要講述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中新網新疆哈密6月15日電 (陶拴科)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專家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左宗棠的精神價值、歷史貢獻展開深入探討。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韓國:朝鮮“修牆”! - 天天要聞

韓國:朝鮮“修牆”!

點擊上方“CCTV4” 關注我們!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上修建隔離牆。韓國政府認為,上周朝鮮軍人越界事件可能與此有關。韓媒:朝方正在軍事分界線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據KBS電視台15日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的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建造隔離牆。韓方此前曾通...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 天天要聞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在東北城市裡,大連無疑是一個別樣的存在。這裡位於東北的最南邊,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個有軌電車未曾中斷過的城市,有數不清的廣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連是著名的浪漫海濱之城、無擁堵城市、時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鮮之城。其實,大連的歷史並不長,確切地說,大連實際上是被近代史上那...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 天天要聞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南都訊 記者曾海城 謝宇野6月15日下午,深圳大鵬新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深圳知名古城——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發生小範圍坍塌,目前景區已臨時關閉,文物專家正評估坍塌情況,南都記者從大鵬新區古城博物館了解到,坍塌部分為城牆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 天天要聞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前言:“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仕途坎坷,所以他希望兒子大智若愚,人生順遂。“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父愛如山,陸遊勉勵兒子刻苦攻讀,將來能有所成就。
酈道元一生寫盡山水,為何因水盡而亡? - 天天要聞

酈道元一生寫盡山水,為何因水盡而亡?

提起酈道元,大家似乎只能想起他寫了《水經注》,好像是個地理學家兼文學家,其餘就不知道了。其實,酈道元是個典型的六邊形戰士。除了地理和文學,他還擅長軍事和歷史,不僅文武雙全,還是百姓和朝廷都公認的好官。咱們從《水經注》開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