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2024年06月20日18:33:32 歷史 1240

1861年,年僅三十的咸豐皇帝步入生命的終點,駕崩前他做出的三項重大決策。

載淳為皇太子,設立八位顧命大臣,以及將御賞印章交予慈安太后同道堂印章交予慈禧太后,咸豐皇帝為何要這樣做呢?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主要就是因為皇帝還太小,不懂着掌握朝局、掌握權力,咸豐皇帝的本意在於確保皇權順利過渡、維持清朝的統治。

然而,這看似周全的安排卻為晚清時期的政治格局埋下了巨大的隱患,為何會這樣說呢?

今天咱們就來詳細探討這段複雜的歷史,揭示咸豐皇帝的政治選擇對大清朝命運的深遠影響。

天子初登基

咸豐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出生於1831年,父親是道光皇帝。在道光帝眾多子嗣中,奕詝並不是最優秀的一個,但卻因為父親的偏愛被選為儲君。

奕詝自幼接受嚴格的宮廷教育,學習四書五經、歷史典籍和騎射武功,期望有朝一日能繼承大統。1849年道光帝駕崩,年僅十九歲的奕詝登基,年號咸豐。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咸豐皇帝的夢想是什麼?是恢復當年的大清盛世,只可惜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老爹給他留下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帝國。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南方大部分地區陷入戰火,清廷的統治搖搖欲墜;西方列強的侵略步伐不斷加快,鴉片戰爭的失敗讓清政府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國庫空虛民怨沸騰。

咸豐帝登基後,首先面臨的就是如何平定內亂和抵禦外侮,重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漢族大臣,組建湘軍淮軍,試圖以軍事力量鎮壓太平天國

這些軍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太平天國的擴張,但短期內卻未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反而使得地方軍閥的力量日益壯大,逐漸威脅到中央的權威。

外交方面咸豐帝同樣面臨巨大的壓力,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咸豐帝不得不逃往熱河避難,留下恭親王奕訢與侵略者談判。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奕訢憑藉智慧與耐心與英法聯軍達成和解,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無疑又是對清朝主權的一次嚴重打擊。

1861年咸豐帝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深知自己時日無多,必須為年幼的皇長子載淳安排好後事,思來想去決定設立顧命大臣,並在垂死之際做出三項重要決策。

一是立載淳為皇太子,二是任命載桓、端華等八人為顧命大臣,三是將御賞印章交給慈安太后,而載淳的同道堂印章由慈禧代管。

八位顧命大臣中有的是宗室貴胄、有的是滿漢重臣,彼此之間並非鐵板一塊;慈安和慈禧兩宮太后雖同為後宮之主,但出身背景、政治立場卻截然不同。

不過,這卻是咸豐帝希望看到的,這種安排可以達到權力制衡的目的,以確保皇權的順利過渡到兒子手裡,但他卻低估人心的複雜和政治鬥爭的殘酷。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然而,這三項決策看似周全實則埋下巨大隱患。1861年8月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逝,終年三十歲,臨終前叮囑慈安和慈禧兩宮太后,要共同輔佐幼帝載淳維持朝廷穩定。

死人的話有時候顯得蒼白無力,咸豐帝的喪禮結束還未結束後,權力鬥爭便迅速展開,朝廷內部的矛盾愈加激烈。

幕後的陰謀與政變

咸豐帝駕崩後,八位顧命大臣很快接管了朝政,試圖依照咸豐帝的遺願維持統治。然而,慈禧太后並不甘心只做一個受人擺布的傀儡,決心奪取實權。

於是,她暗中聯絡在朝中受到排擠的恭親王奕訢,秘密籌劃推翻八位顧命大臣的政變。奕訢精明幹練,在朝堂上表面上與顧命大臣們和睦相處,暗地裡卻有自己的謀劃。

慈禧太后找到他時,奕訢沒有絲毫的猶豫便答應下來,並積極為政變做準備。八位顧命大臣還在運送咸豐帝的棺槨返京,他早已化裝成薩滿進入熱河。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返回北京後,奕訢通過各種手段掌握北京城的軍權,為發動政變鋪平道路。

返京途中慈禧與顧命大臣們的矛盾日益激化,前者希望垂簾聽政以掌握實際權力,這一提議遭到八位顧命大臣的堅決反對。

顧命大臣們以咸豐帝遺詔和祖製為由,拒絕慈禧的要求,使得慈禧對他們心生不滿。

靈柩返京後不久,慈禧太后便借口端華兼職太多,將他步軍統領之職交給奕訢,北京城的軍權全部落入奕訢之手。

辛酉政變爆發的那一天,緊接着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代替小皇帝宣布八位顧命大臣的罪狀,指責他們擅改御命,並將英法聯軍侵華、圓明園被焚等一系列罪責歸咎於他們。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顧命大臣們猝不及防,頃刻間被剝奪職務,之後有的被賜死、有的被流放、有的被免職。

八位顧命大臣的倒台,慈禧太后如願以償地掌握實權,恭親王奕訢成為新的朝廷主政者,開啟晚清內有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外有恭親王奕訢主政的局面。

然而,新的權力結構並未帶來清朝的穩定,相反慈禧與奕訢之間的矛盾開始顯現,畢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恭親王奕訢的沒落,慈禧獨攬大權

嚴格來說奕訢是個有才能的人,甚至比咸豐皇帝都有才敢,差點被道光帝考慮立為太子,只可惜少了些許的運氣。

如上述所言,咸豐皇帝駕崩後奕訢與慈禧太后合作,成功推翻八位顧命大臣,成為朝廷實際上的權力中心。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起初奕訢與慈禧共同治理朝政,洋務運動使得清朝國力大增,史稱“同治中興”,然而二人的政治立場和目標並不一致,也導致矛盾逐漸加深。

奕訢是一個有能力且有遠見的政治家,深知清朝面對列強威脅時的脆弱,主張通過洋務運動引進西方技術和制度增強國家實力。

他積極推行軍隊現代化、發展工業、建設鐵路和電報等基礎設施,然而這種改革措施卻在保守派的抵制下進展緩慢,慈禧對他的態度也日漸冷淡。

總的來說,奕訢大力支持洋務運動推動變法,希望通過改革抵禦列強侵略,慈禧太后則更注重鞏固自身權勢,奕訢的勢力不斷壯大,自然會引起慈禧對他的忌憚。

她一方面支持洋務運動,另一方面卻鼓勵頑固派,以此制衡朝堂確保自己的地位。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二人的矛盾在“蔡壽祺事件”中達到頂點,慈禧藉機斥責奕訢狂妄自大、投機取巧,將他革去一切職務。

此後奕訢雖未完全失勢,但已失去實際的權力,逐漸淡出朝堂。

奕訢的失勢,使得清朝在面對內部危機時失去一個重要的反抗力量,慈禧太后開始獨攬大權,成為清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大力扶植宦官和親信,形成一個以她為中心的權力網絡。一方面通過權術平衡朝中各派力量,另一方面則對外來改革保持警惕,避免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

垂簾聽政的過程中,慈禧不僅未能推行有效的改革,反而進一步壓制變法派,導致清朝的危機愈演愈烈。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光緒年間戊戌變法爆發,康有為梁啟超維新派力圖通過全面改革挽救清朝,然而慈禧對變法持強烈反對態度,認為這會動搖她的統治根基。

1898年她發動政變廢除變法,囚禁光緒帝,鎮壓維新派,清朝的改革希望再次破滅。除此之外,慈禧的保守政策和對改革的壓制,使得清朝在面對內外危機時顯得格外無力。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慈禧為打擊洋人支持義和團反對外國勢力,結果引來八國聯軍的聯合干涉。

清朝在這場戰爭中慘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賠款巨額白銀並允許外國駐軍北京,清朝的主權進一步喪失。隨着時間的推移,清朝的統治日益腐朽,內部矛盾不斷激化。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全國各地紛紛起義,清朝的統治土崩瓦解。1912年,溥儀宣布退位清朝滅亡,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終於走到了盡頭。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總的來說,咸豐帝臨終前的決策雖意在確保皇權穩定,但卻在無意間引發晚清時期的政治混亂,為慈禧掌權埋下伏筆。

辛酉政變慈禧太后先是除掉八大顧命大臣,隨後與恭親王奕訢的權力鬥爭愈演愈烈,最終獨攬大權推行一系列錯誤決策。

她對洋務運動的半心支持,對維新變法的打壓,還引發了八國聯軍入侵,清朝由此迅速走向衰亡,不僅斷送了清朝數百年的江山,也為中國帶來了長期的動蕩和苦難。

由此觀之,封建王朝時期權力的分配與制衡至關重要,任何忽視歷史潮流、拒絕必要改革的統治,最終都將走向覆滅。對於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資料:《清史稿

解析咸豐皇帝的政治遺願 - 中國知網 (cnki.net)

咸豐帝臨死前犯了一個政治錯誤,由此開始,斷送清朝數百年的江山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 天天要聞

?繼《何以中國》後,上海再推《文運中國》

6月26日,第29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何以中國》鑒賞對話暨《文運中國》啟動儀式在上海廣播電視台舉行。《文運中國》是繼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之後,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國審美和人文特質的紀錄片。《何以中國》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東方衛視和百視TV等網絡平台播出後,創下了億級體量的傳播,在國內大屏端累計曝...
“LOL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鳥巢回眸,Uzi紅溫入選 - 天天要聞

“LOL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照片”火了,Faker鳥巢回眸,Uzi紅溫入選

前言:S14賽季的比賽已經正式開始了,相信絕大多數的玩家都關注了最近一段時間的對抗。Lpl賽區的比賽進行的是比較激烈的,從目前的整體形勢來看,排名靠前的幾支戰隊和春季賽差不太多,blg戰隊,tes戰隊和jd g戰隊依舊擁有統治級別的地位。就在最近,拳頭官方發起了一個投票,英雄聯盟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到底是哪一張?...
揭秘:潘安為何能成為第一美男? - 天天要聞

揭秘:潘安為何能成為第一美男?

在魏晉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男色盛行,英俊瀟洒的男士們成為了時代的焦點。其中,潘安以其出眾的容貌、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孝義,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明星,被譽為古今第一美男。一、潘安之貌:天生麗質,風華絕代魏晉時期,男色之美被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 天天要聞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基輔羅斯:東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廣東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為鄰國,俄羅斯經常被提及,國人並不陌生;若從革命史看,蘇聯與中國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去追問俄國的歷史,恐怕大多數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詞,缺乏整體性概觀。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 天天要聞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四川省紀委監委6月26日消息,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許志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許志勛(資料圖)官方簡歷顯示,許志勛曾任資陽市副市長、市政府二級巡視員,2022年7月轉任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許志勛曾被降級處理。據介紹,許志勛,男,漢族,...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