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2022年06月30日16:35:06 歷史 1346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你們想幹什麼?我是英國公民,不就是帶了兩隻老鼠嗎?你們無權扣留我,快點讓我離開!”

1967年,一個平靜的早上,白雲機場內,卻傳來了一陣憤怒的咆哮聲。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廣州白雲機場航站樓

人們有些疑惑地看着那人,一名英國男子對着幾名工作人員大聲咆哮,但面對男子的叫囂,幾名工作人員只是客氣地將他請到了休息室。

有人搖頭不語,也有人感到奇怪,但大家不知道的是,正是這看似尋常的老鼠,卻引出了驚天大案,最終驚動周總理,並直言:嚴查

奇怪的老鼠

1967年,白雲機場,林華正在檢查登機乘客的行李,這份工作他幹了好幾個年頭,從未出現過問題。

林華走到一個黑色箱子前,將其打開後,不禁有些疑惑。

這是個非常普通的手提箱,但奇怪的是,這裡面除了兩隻老鼠之外,其他的什麼也沒有,整個箱子,似乎就是為了裝這兩隻老鼠。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瘦巴瘦巴的大黑耗子有什麼好帶的?髒兮兮的,不怕得病嗎?”林華喃喃自語道。

林華看了一下箱子上的標識,發現這個箱子的主人是個名叫喬治·瓦特的英國人。

他覺得有些奇怪,當即找到了喬治·瓦特,照例詢問了幾個問題。

“先生,您是要去哪裡?我們剛剛檢查了您的箱子,發現裡面只有兩隻老鼠,您是打算把他帶回去嗎?”

沒想到這簡單的詢問,喬治·瓦特就表現得十分奇怪,眼中先是閃過一絲慌亂,雖然很快就又恢復了平靜,但還是被林華注意到。

“這只是我的個人愛好,我是一名熱愛動物的學者,我想把中國的老鼠帶回歐洲去,進行對比實驗,研究它們的生物性。”喬治·瓦特強裝鎮定,淡淡地說道。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面對喬治·瓦特的說辭,林華不僅不信,更加覺得事情不對勁。

那兩隻瘦黑的耗子別說研究了,一路顛簸,半路就可能沒命,哪裡還輪得上做研究,耗子哪兒都有,真要做研究,抓幾個壯碩的不好嗎?

想到這裡,林華不漏聲色地給了同事使了一個眼色,示意其穩住喬治·瓦特,而林華本人則是迅速找到上級領導,彙報了此事。

彼時的國際形勢十分嚴峻,不少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百般阻撓,暗中派了不知多少間諜、密探偷取情報。

上級領導聽到林華的彙報後,不敢馬虎,連忙發電報到首都公安機關敵情處說明了情況。

“你們想幹什麼?我是合法的英國公民,你們無權扣押我,快點讓我離開這裡。”漸漸感覺不妙的喬治·瓦特想趕緊離開,對着機場工作人員們,大喊大叫起來。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60、70年代公安民警

而得到公安機關指示的工作人員,面對喬治·瓦特的威脅,只是微笑地將他帶到了休息室,喬治·瓦特心中漸漸一沉,他明白,一旦手上的東西沒能及時帶回去,接下來等待他的,將是無止境的大麻煩。

休息室的大門被緩緩關上,而這也意味着瓦特從這時開始,徹底失去了最後的掙扎機會。

火眼金睛,發現問題

白雲機場的情況立馬引起了公安機關的高度重視,而33歲的張文奇,就負責此事。

張文奇看到上級打來的電報後,多年的鬥爭經驗,使他一下子就發現了問題,喬治·瓦特的說辭看似合情合理,但細想之下,全是漏洞。

張文奇心中隱隱有個猜測,這件案子,絕對不一般,但喬治·瓦特外國人的身份,卻是無法忽略的問題,一旦處理不當,很有可能會延伸為國際糾紛,這對剛剛誕生的新中國是個極大的考驗。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白雲機場

那兩隻老鼠絕對有大問題!就算是研究老鼠,也不應該只找兩隻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老鼠,這裡面肯定有陰謀。

發現線索後,張文奇當即電令,讓白雲機場想辦法把瓦特箱子里的老鼠拿出來。

此時的瓦特正在休息室內,被一眾工作人員看守,哪裡有能力反抗,沒花多少工夫,工作人員就把瓦特箱子里的老鼠交給了前來的公安人員。

這時,林華靈機一動,悄悄叫了幾個同事,來到機場附近的荒地上,捉了兩隻老鼠,又放回了瓦特的箱子里。這一出“狸貓換太子”,就算那瓦特事後發現了,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老鼠到手,張文奇當即命令一路偵查員帶着老鼠去有關機構做檢查,看看這老鼠背後究竟隱藏着什麼貓膩,與此同時,張文奇也親自帶人調查起瓦特的社會背景,想以此發現新的突破口。

很快,偵查員們就把老鼠檢查後的資料交給了張文奇。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60、70年代公安民警

張文奇是個粗人,密密麻麻的數字符號看得他眼冒金星,但張文奇還是耐着性子一個字一個字地查看。

很快,張文奇的眼中便微微一凝,在這份百字左右的報告里,他發現了一條重要信息。

這兩隻老鼠身上含有放射性物質!

張文奇手指輕點着桌面,皺眉不解,放射性物質?這可不是什麼尋常的東西,除了一些國家重點項目外,尋常人根本接觸不到這些東西。

那麼,這個瓦特又是從哪裡搞來的這些能接觸到放射性物質的老鼠呢?

張文奇再度拿起了瓦特的履歷觀看起來,英國工程師,在蘭州暫居,嗯?蘭州?

蘭州!

張文奇心中微微一怔,把兩份資料放在桌上,凝神注視着,突然,張文奇眼中一縮,他明白了!他明白瓦特從哪兒搞來的老鼠了,是西北!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表面夫妻,暗地密探

那時的西北地區,是研究核武器的主要地區,有很多國家秘密科研機關都在西北地區日夜奮鬥着。

而那裡,也是放射性物質最容易泄漏的地區。

事關西北,張文奇不敢怠慢,張文奇哪裡會不知道此時的西北地區正在做着哪些事情,西北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對於新中國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想到這裡,張文奇急忙帶着公安幹警們,連夜奔赴西北,半刻也不敢耽誤。

來到當地的化學實驗室,張文奇在屋外焦急地等待着,腦海中瘋狂思索。

一旦事情到了最壞的地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就算搭進去這條命,也一定要將西北地區正在開展的工作保護到底。

張文奇的擔心是正確的,經過技術人員的比對,瓦特所攜帶的兩隻老鼠身上與核基地附近地區的放射性物質幾乎完全一致,也就是說這兩隻老鼠就是瓦特從核基地附近得到的。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間諜形象

表面上是機器維修師的瓦特,實際上卻是西方勢力派來的間諜,而之所以處心積慮地想帶走這兩隻老鼠,就是想藉著這兩隻老鼠來調查我國核武器的研究到了何種境地。

多麼狡猾奸詐的敵人啊!

張文奇手心一陣冰涼,這是驚天大案,他不相信在蘭州長期潛伏的瓦特手上就只有這兩隻老鼠,一定還有其有關西北的情報。

張文奇想到這裡,哪裡還坐得住,連忙找到了時任首都公安部副部長的——楊奇清

“老首長,有重大情況,我們必須立馬上報中央,報告毛主席!”

風塵僕僕的張文奇一見到楊奇清,一口水都沒顧着喝,抓住楊奇清的胳膊,赤紅着眼說道。

楊奇清得知情況後,當即就致電周恩來總理,彙報這個緊急情況。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周總理

一向溫和謙虛的周總理聽完楊奇清的彙報後,罕見地動了怒,立即下達了指令。

“查,一定要給我一查到底,你放心,外交部同志們會盡全力配合你,奇清,西北的重要性,你知道的,決不能讓情報泄露出去!”

雙線出擊,等魚咬鉤

得到周恩來總理的指令,楊奇清心中一下子就有了底氣,他連忙與張文奇研究討論起計劃來。

“這次瓦特沒能順利帶走情報,他絕不會甘心,他一定會再回來,到時候我們放長線釣大魚,順着瓦特這條線,把所有大魚統統揪出來。”

“別忘了,瓦特的夫人可還在蘭州好好待着呢,瓦特這傢伙絕對會有大動作的。”

根據楊奇清與張文奇的計劃,他們先找個理由把瓦特放回去,讓其主動聯繫其他的間諜人員。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楊奇清

而瓦特肯定也知道自己已經被懷疑,所以他一定會把行動人員換成其他人,而他名義上的妻子,就是最好的人員。

果然不出楊奇清與張文奇的所料,瓦特回到家後,沒過幾天,他的妻子,便開始準備回國。

1967年9月5日,瓦特夫人再三確認無人跟蹤後,這才走進了白雲機場的大門。

此時的白雲機場內,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由公安幹警偽裝而成。

幾個經驗最為老道的偵查員,更是充當著安全員的身份,看到瓦特夫人後,彼此給了一個眼神,便迎了上去,照例對着瓦特夫人進行安全檢查。

瓦特夫人看到無人從身後出現,自以為安全了,她哪裡想到,她最為懼怕的公安幹警們,正仔細地對她的行李進行全方位檢查。

很快,在瓦特夫人行李的照片框內,公安幹警們發現了被偽裝的膠片。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白雲機場

“很抱歉夫人,我們需要對您攜帶的膠片進行檢驗,確認無誤後,您方可通行。”

“這,這只是普通的風景照片,我打算回國之後,跟家人們分享中國的風景,非常地珍貴,請還給我!”

“請夫人放心,我們有最專業的技術人員,保住不會損壞您的東西。”

瓦特夫人還想辯解什麼,但早有準備的公安幹警們,早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哪裡會讓瓦特夫人呈口舌之快。

經過沖洗後,公安幹警們發現,這些所謂的風景照片,實際上卻是關於我國西北核工業基地和蘭州軍事基地的重要國防資料。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隨着證據的呈現,瓦特夫人終於沉默地低下了頭,一言不發。

可早就布下天羅地網的楊奇清,並沒有當場抓捕瓦特夫人,而是把她帶到安全室,對其說道。

“我們不想跟你們產生糾紛,這件事我們可以當做沒發生,但絕對不可以有下一次,你明白嗎?”

張文奇的話自然只是為了麻痹敵人的警惕性,讓其產生僥倖心理,好順藤摸瓜,揪出背後的這條大魚。

果不其然,瓦特夫人聽見楊奇清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驚喜地抬起了頭,她還以為,是新中國怕了美英等西方國家呢,瓦特夫人嘴上說著自己絕不會再犯,但心中卻是開始逐漸盤算下一次行動。

瓦特夫人心中的自大盲目,正是楊奇清所期望的,他們就是要讓敵人自己露出狐狸尾巴來。

沒幾天的工夫,回到家的瓦特夫人就耐不住性子,撥打了一通電話,並提到了一個名字——徐林德。

徐林德,張文奇喃喃低語了數聲,這個徐林德,正是自己苦苦等待的大魚。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60、70年代民警

很快,“徐林德”這個名字就出現在辦案人員的視線中來,經過調查,這個所謂的“徐林德”,原名“特魯茨·封·許林德”,雖然持的是英國護照,但卻是美國人。

狡猾的敵人置辦出了雙重身份,妄圖誤導我偵查人員,但天網恢恢,敵人的這些個小伎倆又豈會是公安幹警們的對手。

經過調查,這個徐林德與瓦特一樣,經常在蘭州一地活躍,並時常與瓦特進行見面,很顯然,這個徐林德正是張文奇等待許久的大魚。

可抓人必須是要有證據的,尤其是這種國外間諜,必須做到人贓並獲,讓西方那些個敵特勢力啞口無言,沒辦法辯解才行。

於是,耐心的公安幹警們,開始24小時的跟蹤徐林德,靜靜等候着獵物自己露出馬腳。

偵查員的守候不是白費的,很快,公安幹警們就截獲了一批寄給瓦特的外國罐頭,而寄件人正是徐林德。

這些罐頭雖然乍一看並沒有什麼問題,但細心的偵查員們,在看到罐頭的紙質商標後發現了敵人的小秘密。

這些罐頭商標的背後,都印有徐林德精心印製的密文,而這些正是張文奇等人苦苦等待許久的證據。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經過翻譯,調查人員很快就掌握這些密文的內容。

“你已暴露,計劃失敗,為今之計,你必須自殺,嫁禍給中國政府。”

多麼歹毒的計劃啊,計劃失敗,還要嫁禍給無辜的中國人民,周總理接到楊奇清傳來的報告後,只是淡淡說了一個字!——

隨着周恩來總理一聲令下,早就摩拳擦掌的公安幹警們,當即就成功抓捕了瓦特夫婦,老奸巨猾的徐林德得到消息,還妄想着,從北京前往廣州,再從廣州坐船出境回到英國,殊不知,公安幹警們早就在機場布下了天羅地網。

1967年12月12日晚,精心偽裝過的徐林德剛一下飛機,就被埋伏許久的公安幹警們戴上了手銬,在徐林德身上,公安幹警們還搜到了關於核基地的情報。

賊心不死的徐林德還妄想着能把情報傳遞出去,看着擺着面前的一干證據,徐林德面色慘白,他明白,計劃全都完了。

經過審訊,徐林德全部交代了自己的間諜行為,他將這條間諜線所有的相關人員全部供認了出來。

1967年,英國工程師攜帶兩隻老鼠出境,周總理得知後下令徹查到底 - 天天要聞

隨着蘑菇雲在羅布泊的緩緩升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再也坐不住了,他們生怕中國崛起進而威脅到自己的國際地位。

因此大量像徐林德一般的間諜,就被派往中國,妄圖竊取到我國有關核物質的相關情報,雖然這些外國間諜用盡方法,但在像張文奇,楊奇清這類優秀偵查員眼中,依舊是漏洞百出,儘是破綻。

結語

在我國優秀的反敵特同志們不懈努力下,這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間諜案——“老鼠間諜案”被成功破獲,案件的順利偵破,不僅反映了我國優秀的偵查工作者們,更看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護國之情。

林華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機場檢查員,但正是由於他高度的愛國、護國熱情,才揪出了這起驚天老鼠案,保護了我國的國家利益。

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但我家絕不會任由他方勢力進行挑釁,我們想為那些蠢蠢欲動之徒衷心地奉勸一句,劍不出鞘不是不能,只是不想,切莫自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