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2022年06月30日04:46:18 歷史 1810

1999年11月4日,對廣東警方來說是個大日子。

這天廣東緝毒幹警跟蹤譚曉琳販毒團伙成員,來到廣東某地的一處倉庫。

緝毒幹警確定,這個倉庫里一定裝着大案件。

譚曉琳不是一般的毒販,他原是四川樂至人,1992年移居緬甸娶了緬甸毒梟的女兒後,他發展成了緬甸毒王,擁有一支二百七十人全副美式裝備的私人武裝。

警方經過嚴密布控,確保萬無一失後,直接衝進倉庫對毒販實施抓捕。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陳炳錫

此次抓捕過程很順利,幾名毒販還來不及反抗,便被大批幹警牢牢地控制住了。

經過檢查後,警方在倉庫里查獲238斤海洛因,如此多的毒品,這已經超出了大案的範疇。

正當此次案件的幾名指揮人員因繳獲大批毒品而高興的時候,另一個消息傳來了——在倉庫深處,還隱藏着“一山”毒品。

這個“一山”並不是誇張的說法,當緝毒幹警將這些毒品從暗處搬出來後,所有人都被震撼得說不出話來了。

初步測量,倉庫堆放的冰毒在十噸以上。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冰毒

即便把當時全世界每年繳獲的冰毒堆放在一起,和這裡的冰毒比,也不過像是三歲小孩站在壯漢面前。

這不是大案,這是驚天大案!

那一天在考驗廣東緝毒幹警的心臟承受力,接下來還有更令人震驚的事。

案情重大,緝毒幹警在現場第一時間對被捕人員進行審訊。一個叫羅建光的犯罪嫌疑人為了保命,主動交代冰毒全部屬於一個叫陳炳錫的毒梟,而冰毒都是由陳炳錫的合伙人劉招華製作。

從倉庫裏海量冰毒中任意抽選出樣品,品相全都“冰清玉潔”,純度達到頂級。

不管比質量還是比數量,美劇《絕命毒師》中的天才制毒師,在這個叫劉招華的制毒師面前,都如熒火一般微弱不堪。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

羅建光交代,陳炳錫和劉招華都還住在廣州不同的酒店裡,酒店地址和房間號他也交代了個乾乾淨淨。

羅建光是陳炳錫販毒團伙負責出貨的頭目,可以算是團伙的三號人物,要是不幫警方抓到一、二號人物,他肯定難逃一死,他坦白的積極性怎麼能不高呢。

事不宜遲,警方要在陳炳錫和劉招華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抓住這兩條“鯨魚,便衣警察迅速趕往犯罪嫌疑人住的酒店實施抓捕。

劉招華住在廣州某酒店八樓的房間,便衣警察趕到時,他不在房間。便衣警察只能布控蹲守,但劉招華卻一直沒有出現。

此時,廣州警方配合緝捕,在出城路口和市內不少路段設卡檢查,但也沒有發現劉招華和陳炳錫的蹤影。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

警方很困惑,照理說抓捕行動迅捷不應該是這樣的結果,難道抓捕走漏了風聲?

抓捕劉招華的便衣警察把酒店的監控調出來,想要查清劉招華出入酒店的行蹤。結果這一看監控,直接讓便衣警察們懊惱不已。

原來,在監控畫面里,有個男人和便衣警察在一起等電梯,電梯到了後,他們都同時進了電梯。

便衣警察先按下八樓鍵,那個男人緊跟着按下七樓鍵,到七樓後那人在便衣警察眼皮下走出電梯。而這個人正是劉招華。

等到劉招華歸案後,他交代的逃脫全過程,和他在逃時的經歷,更是顛覆不少人對“逃犯”二字的認知。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

1999年毒品倉庫被查獲的前一天,陳炳錫、劉招華、羅建光三人,還在酒店房間里開“董事會”,商談利潤分配問題。

那天沒有談完,三人決定第二天在陳炳錫的房間里繼續談。

按照約定,羅建光第二天上午十點半開車來接劉招華,劉招華等到十一點半,沒有等來羅建光,倒等來陳炳錫的電話,說有急事趕快出來見他。

和劉招華一見面,陳炳錫就告訴他羅建光被捕了,然後給了他兩張新電話卡和一萬元現金的跑路費,另外還給了他一個香港某銀行的賬戶,方便以後轉款給他。

陳炳錫建議劉招華逃到國外,說劉招華的技術在東南亞可以吃遍天。

他拿出一張寫着十三個手機號的硬紙片交給劉招華,告訴劉招華這些都是他的號碼,出國後可以用這些號碼和他聯繫。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

劉招華沒有多說他的想法,大難臨頭各自飛,他心中自有打算。兩人分手後,陳炳錫立即逃亡。劉招華決定先回酒店取裝着二十萬元現金和毒品材料清單的箱子。

按照羅建光被捕的時間算,他覺得警方沒有那麼快找到他的酒店,他“藝高人膽大”要殺個回馬槍。

不過一到酒店電梯間,劉招華就識別出等電梯的幾個人是便衣警察,等看到便衣警察按下八樓鍵,他確定便衣警察是來抓他。

不動聲色逃離酒店後,劉招華知道這個時候坐車離開廣州風險很大,可是他在廣州沒有“安全屋”,呆在廣州風險更大,又必須儘快離開廣州。

於是劉招華買了輛自行車,用騎游踏青的速度,慢悠悠地騎出了警方的包圍圈。

從上述事件來看,劉招華此人的反偵察能力和個人心理素質,絕對要比普通人強上很多。而這些都是他曾經當警察時,學習到的東西。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

劉招華小時候的夢想並不是當警察,他讀書時數理化成績很好,化學是他的最愛,他曾經還得過福建省中學化學競賽二等獎。

不過化學天賦沒有成就劉招華的學業坦途,反而暗中在給他修築一條不歸路。

他十二歲那年,做豆腐生意的父親去世,家裡的經濟陷入困境。讀到高二,母親的艱辛讓他再也看不下去,他不顧母親反對選擇放棄學業,去和哥哥學汽修貼補家用。

和哥哥關係處不好,才讓劉招華參軍後來又當上了警察。

1983年,劉招華應徵入伍,到武警福州邊防支隊當兵。要說劉招華走正途,完全可以成為一個人才。

當兵不到兩年,他就被選送到武警福州指揮學校後勤專業學習。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的獎狀

武警指揮學校畢業就能轉幹當軍官,普通士兵轉干難度不知比高考大多少,不是綜合素質特別優秀想都不要想。進入武警指揮學校時劉招華剛滿二十歲,稱得上是少年得志。

1987年,劉招華畢業,順利當上了福州邊防支隊平潭縣大隊正排職助理員。不到半年,他調任武警福州邊防支隊平潭縣大隊嶼頭派出所正排職幹事,還當上了代理司務長,升職前景一片光明。

可是這個時期一個叫陳道中的台灣人,勾起了劉招華對另外一種生活的嚮往。

陳道中不簡單,曾當過台北地檢署副署長。地檢署就是大陸的檢察院,和劉招華任職的邊防派出所也算業務對口。

不過陳道中早就“不務正業”,他很欣賞劉招華,劉招華也對他有幾分崇拜,兩人常相談甚歡,劉招華最喜歡聽陳道中講的,便是冰毒。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冰毒的化學製作方法喚醒了劉招華的化學基因,冰毒在台灣的市場“錢景”,更勾起了劉招華的貪婪。

陳道中這種老江湖,要的就是劉招華的這種反應,火候一到,他就買來一百克原材料,讓劉招華在他賓館的房間里試做冰毒。

初次嘗試,劉招華兩三個小時就用一百克原料做出了五十克冰毒,即使純度、品相都不怎麼樣,可冰毒的效果還是有假包換。

五十克冰毒劉招華都給了陳道中,他期待着陳道中把他帶上冰毒的財路。

但不知為何,陳道中並沒有將劉招華收入麾下。不過陳道中激發出來的暴富夢想,已經讓劉招華在部隊待不下去,他此時萌生出了一個想法:“要退伍找賺大錢的財路。”

軍官要服役十五年才能退伍,金錢的誘惑讓劉招華一天都不想等。他是行動派,心意已決就要馬上實施。

於是他故意貪污讓人發現,並因此事順利退伍。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

退伍後劉招華被分到福安市人民法院當法警。他在法院工作積極,很會來事,立過一次三等功,還被評為“優秀工作者”。

憑着這些資本,劉招華被法院調去搞招商引資。這下劉招華算是找到了暴富的機會,1991年他和一名台灣商人合作,在賽江邊承租了十五畝地,開起的塑料加工廠

劉招華不是要做實業,塑料加工廠加工的是進口塑料廢品,藉著進口廢品塑料,再利用他的關係,走私汽車和龍骨酒就給他帶來了滾滾暴利。

不到兩年,劉招華就成了當地的大老闆,法院院長坐桑塔納,他一個法院一般職員,卻擁有三輛豐田皇冠豪車。

為了避嫌,他乾脆辭了法院的工作,無可非議地做起了富豪。

可惜好景不長,剛從法院辭職,國家就出台了嚴格控制廢棄塑料進口的政策。進口廢塑料的渠道被堵,給劉招華帶來暴利的走私貨也進不來了。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和冰毒好像有種孽緣,就在他人生彷徨的時候,一個叫陳文印的社會人出現在他面前,一個勁唆使他出資販賣冰毒。

陳文印說起冰毒在台灣、日本的市場情況,比陳道中幾年前說的還要火爆。

劉招華沒有和陳道中做成冰毒生意,本來就心有不甘,現在聽陳文印一說,馬上就燃起了做毒梟的“雄心”。

劉招華有資金,陳文印有進貨渠道和銷路,冰毒生意可是說做就做。不過劉招華並不想做轉手毒販,他相信憑自己的化學天賦,一定可以做出一流冰毒。

自產自銷一來利潤大得多,二來減少環節更安全,還有貨源也不受制於人,這些賬劉招華心裡清清楚楚。

他沒有馬上殺入冰毒市場,而是投入四十萬,沉下心來搞“科研”。冰毒的一種原材料已經被國家嚴控,他需要更新冰毒的配方,讓冰毒生產能夠規模化,並減少暴露的風險。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陳文印(左)

新配方劉招華憑自己的化學天賦研製了出來,不過成品顆粒泛黃,像泥水結的冰,一看就沒有賣相。

這種化學成果讓痴迷於化學的劉招華很不滿意,他高中化學水平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他就想到請真正的高手來幫忙解決。

喜歡化學,劉招華自然了解化學界有哪些高人。1996年,他以生產減肥藥為名,請西安交大一名化學教授,為他解決冰毒的色澤問題。

他的化學知識,還是能讓他在這位教授面前矇混過關,以為他真的是在研製減肥藥。

得到教授的點撥,劉招華可以製作出極品冰毒了。當年五月,他在原來的廠房裡,一口氣生產出二十公斤冰毒。

他先給了陳文印一公斤去台灣試銷。在軍警界和司法界的經歷,讓劉招華更清楚,銷往台灣比在大陸銷售安全得多。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

陳文印說他有銷往台灣的渠道,其實是在騙劉招華,他把一公斤冰毒賣給福建本地毒販後,向劉招華謊稱,冰毒一拿到台灣就賣掉了。

於是劉招華又給了他十一公斤,並再次囑咐他一定不能在大陸賣。

陳文印對劉招華虛與委蛇,照樣在福建銷售,結果落入了法網。

知道陳文印被捕,一開始劉招華很從容,他了解利益中的人性,只要陳文印不死,就不會招出他這個可以幫大忙的人。

陳文印案宣判的那天,劉招華就坐在旁聽席上,怎麼判陳文印,決定劉招華會不會暴露。當劉招華聽到陳文印被判死刑時,他知道他必須當逃犯了。

劉招華通緝令下來的時候,他人已經到了海南。那時候科技遠不如現在發達,一張假身份證就可以幫劉招華藏身。

而且他拚命地吃,一下子胖了幾十斤。這個時候,他基本上可以無視通緝令上的照片,放心大膽四處招搖。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

一年之後,完成塑身的劉招華來到普寧,面見毒梟陳炳錫,毛遂自薦要幫陳炳錫製作冰毒。

他一展示制毒技藝,就讓陳炳錫欣喜若狂,把他視為至寶,還和他結為兄弟。

兩人商定,資金、銷售等都由陳炳錫包攬,劉招華只負責冰毒原料採購和製作,利潤兩人平分。

陳炳錫先把冰毒生產基地設在普寧鄉下,由於生產冰毒的有毒廢水,毒死了旁邊魚塘的魚,招來村裡人的干涉,陳炳錫又把生產基地搬到遙遠的銀川

劉招華的生產進度很快,他生產的冰毒,成本不僅比以前的冰毒低,純度和賣相也可以碾壓以前的冰毒,整個東南亞的冰毒市場,很快就被他生產的冰毒壟斷。

到1999年10月,劉招華一共生產了31噸冰毒,要不是陳炳錫市場開拓沒有跟上,讓他停產,他的產量還可以大幅提升。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陳炳錫

1999年11月4日,廣東警方突擊毒品倉庫,和之後順藤摸瓜查獲的12.36噸冰毒,只是陳炳錫從銀川運往廣東銷售的部分冰毒。

劉招華這次制毒到手利潤1600萬元,賬面上還有超過兩億元的收入,獲得這些收入他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他無法無天的貪婪,也讓他再次暴露在警方的視線中。

酒店逃脫後劉招華騎行三個小時到了天河,然後乘車來到福建武夷山市他一個老婆家中。

劉招華逃離福安後,他的原配心灰意冷出家為尼,他逃到海南又找了個陳姓女人,和陳炳錫制毒期間,經常陪他的是一個叫李曉菁的女人。

劉招華和他的“老三”來到上海,取走了賬戶中的存款。然後跑到他從未到過的青島。他早就想好用這種策略來擺脫警方的追捕。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李曉菁

這次犯下滔天巨案,劉招華在青島辦了個“李森青”的假身份證,開了家有十台投注機的福彩店。

在青島,劉招華還給中國海洋大學生物系捐了四十萬元做科研經費,也許海洋生物藥用物質提取的課題,又觸發了他對化學的興趣。

一段時間過後,劉招華覺得風頭過了,就跑到桂林操作一個暴利項目。這次劉招華要做長線投資,種植可提取抗癌特效藥紫杉醇的紅豆杉。

紫杉醇的利潤遠超毒品,又是合法生意,提取還符合劉招華對化學愛好,所以他幹得很投入,全國各地到處跑,去採集植物標本和學習技術。

劉招華這時極其自負,他還在桂林抓了三個小偷,並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上電視上報紙,絲毫不怕被警方發現。誰會想到一個國內的重案逃犯,居然在國內過着這樣的生活。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不願隱身,和他過去的經歷有關。他法院的同事評價他能說會道、為人處世很上道,格鬥特別厲害。他覺得他這種人,哪怕成了逃犯都應該活得“閃亮”。

論智商論情商,劉招華表面上都有驕傲的資本。不過他是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即使他的化學天賦得到發展,他過分自以為是的天性,也極有可能把他帶到坑裡。

士兵轉干、法院任職,這些機會都不比大學畢業差,可他還是自己選擇了犯罪的道路,這說明家世貧寒放棄學業,並不是他犯罪的原因。

2004年 11月,對劉招華等五名犯罪嫌疑人,懸賞二十萬元的A級通緝令,出現在中央電視台上。

這回警方有了他發胖後的清晰照片,電視播放通緝令時,他正和合作夥伴一邊談事情一邊看通緝令,合作夥伴詫異的目光看向他,要不是他顯得很淡定,合作夥伴第一時間就報警了。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劉招華的通緝令

這回劉招華不敢招搖了,開始了真正的逃亡。他帶着一個手下逃到臨桂縣一個廢棄的雷達站,警方圍捕過來時,他已經離開。

輾轉逃回福安老家,劉招華藏在一個偏僻的老屋裡,很快就被警方發現了蹤跡。幾十名特警圍捕而至,劉招華再也沒有脫逃的機會。

2005年3月5日,劉招華落入法網,4年後在廣州被執行死刑,結束了他這魔幻又罪惡的一生。

廣東警方緝毒,為繳獲238斤海洛因而激動,結果發現還有10噸冰毒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