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2022年06月30日03:32:02 歷史 1403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之後,盜墓之風盛行。通常來講,盜墓賊的目標主要是墓中那些價值高昂的陪葬品,然而,也有一些在盜墓過程中行奸事的小人,肆意玷污死者的屍體。當然,在這些慘遭奇恥大辱的屍體之中,不乏一些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譬如妖后慈禧的屍身,就慘遭孫殿英那伙盜墓賊的玷污,“卸去龍袍,將貼身珠寶搜索一空”,重斂其屍時更是“遍體長滿白毛,口角處有殘破痕。”除了慈禧太后,歷史上同樣著名的呂后,其屍身死後兩百年,竟也慘遭凌辱奸屍,慘絕人寰。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孫殿英盜墓案

盜墓之興起

正所謂“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無不發之墓也。”,盜墓,是指進入陵墓或地下遺迹盜取陪葬物品的行為。因為我國古代厚葬之風盛行,這就吸引了大批的盜墓行為。當然,盜墓也有可能是為了泄恨報復,據說唐朝郭子儀大破吐蕃之後,其父子墓慘遭掘,據說是魚朝恩譴人所為,就是為了報復郭子儀大破吐蕃。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秦始皇陵之中的兵馬俑陪葬品

就連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也曾慘遭盜墓賊的挖掘破壞。許多兵馬俑手上的武器都被拿走,陵墓內也有放火燒毀的跡象。據考古學家推測,這極有可能是項羽所為。通常來講,盜墓不盜屍體,因為屍體是無法交換金錢的物質。就算是盜屍,歷史上也大多是在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一些人為了學習醫術美術,透過解剖認識人體而盜屍。

然而,據史料記載,在中國古代盜墓歷史上卻發生了幾起讓人匪夷所思的奸屍案......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達芬奇手稿之中對於人體結構的剖析

赤眉軍呂雉

在《中國盜墓史上六宗罕見“辱屍”事件》一文中,赤眉軍奸呂雉屍這一歷史記載是確確實實地出現在《後漢書》中,書中詳細描寫了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之一的赤眉軍的作戰行為:“赤眉貪財物,復出大掠。城中徹食盡,遂收載珍寶,因大縱火燒宮室,引兵而西......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赤眉軍的戰鬥場面

意思是說,赤眉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對西漢帝王陵寢採用了無所不用其極的掘墓手段。據說當時的赤眉軍看見陵寢中的呂后身穿金縷玉衣,死了多年依舊栩栩如生,於是頓時色膽大起,對呂雉的屍體進行姦淫。

據說,呂雉並不是唯一一位“受害者”,其它帝王陵內的寵妃們的屍體,赤眉軍也一具都沒有放過,其禽獸行為令人髮指。可是,呂雉死時已經是61歲高齡,活着時的身體已經老態龍鍾,更何況距離赤眉軍盜墓已經過了兩百年的光陰,屍體早已乾癟,又何來“色心大起”之說?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呂雉的畫像

事實上,這群赤眉軍的辱屍心理是極為複雜的。與其說是色心包天的生理動機,不如說是泄恨。赤眉軍主要由平民組成,大多不識字,文化素質較低,因常年以來飽受封建帝制的壓迫和毒害,與皇帝結下了很深的仇怨。所以,這些盜墓者們便想着侵犯這些當年只有帝王一人能“幸”的後宮女人,用這種病態的征服欲來完成對於這些壓迫他們的帝王的報復。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古代農民起義

當然,也有人說,《後漢書》所記未必真實,因為《後漢書》是一部被列入正史的“私家修史”,其史書編纂方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不再是像以往那樣對史料述而不論,而是轉變為了述以致論,這就使得這些史料記載會不可避免地帶上一些作者個人的主觀色彩,從而影響後人對於這段歷史的判斷。

再說回呂雉個人,比起武則天,其實呂后才是開創中國古代女性臨朝稱制先河之人。劉邦死後,大權實際上是掌握在呂后手中的。所以,後世通常將她與唐朝武則天並稱為“呂武”,可見她在歷史當中的地位。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呂雉弄權畫像

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休養生息之策的無為而治,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很好的基礎。“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稿,衣食滋殖。”就是對呂后政績的一大好評。可是,施政手段如此仁德的她,卻也發明出中國歷史上最慘無人道的刑罰:人彘。

所謂人彘,就是將人的手足剁掉,挖出眼睛,用銅灌入耳朵使其失聰,用暗葯灌進喉嚨割去舌頭使其不能發出聲音,然後將其扔進廁所里。劉邦的小妾戚夫人,據悉就是“人彘”的典型受害者。這一事件也就使得呂后遭致了許多罵名,史書對於她的評價常常就是一副蛇蠍毒婦的模樣,稱她是開國母后之中唯一一個妒悍之婦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影視劇中的呂雉

馮貴人屍體受辱

除了呂后屍身慘遭姦汙,東漢末年漢桓帝的妃子馮貴人之墓,也慘遭漢靈帝時期的盜墓賊掘墓。死後七十年,屍身遭奸辱。據《搜神記》記載:七十餘年,顏色如故,但肉小冷;群賊共奸通之,至鬥爭相殺,然後事覺。”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盜墓賊盜墓現場

意思是,馮貴人死後70年不但屍體顏色依舊,跟活着時別無二致,就連體溫都還略帶一氣。盜墓賊便見色起意,輪姦了她的屍體。在討論輪姦順序時,這群盜墓賊還大打出手,引發一場流血衝突,才導致盜墓一事被公之於眾,其行為實在是令人髮指。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竇皇后畫像

據《資治通鑒》記載,漢桓帝“垂簾聽政”的皇后竇氏因病去世,竇氏家族也因“外戚專政”的罪名隨之被拉下了馬。隨後,她的族人全遭牽連,被關在牢房之中。大臣們便商量着還要不要舉辦竇氏的葬禮。最終,念在她太后的名分,大臣們便決定以貴人規格下葬竇太后,將她與馮貴人葬在同一陵區,不宜以太后身份與漢桓帝劉志葬在一起,以示對於外戚專政的懲處。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竇皇后畫像

當然,這一安葬方案一出就立馬遭到了廷尉陳球的強烈反對,其中一個反對理由就是因為馮貴人的墓葬被盜,其屍體也被姦汙,如果將竇皇后的屍體與馮貴人的屍體葬在一起,就會導致“魂靈污染”。所以,最終竇太后還是如願以償地與漢桓帝合葬在宣陵。

當然,歷史上關於“掘墳辱屍”的手段也是越發殘忍,在唐朝民間志怪集《廣異記》之中,也詳細描寫了楊玄宗妃子劉華妃死後陵寢被盜屍首被污的事件。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唐玄宗畫像

劉華妃屍首被辱

據說,在唐開元二十八年,一位盜墓賊在打開劉華妃的棺木之後,發現劉華妃的屍身不僅沒有任何的腐爛,其面貌還如同活人一般栩栩如生,就連四肢也還十分柔軟靈活。所以,這盜墓賊頓時起了邪念,對劉華妃的屍體進行姦汙。

更加慘絕人寰的是,這盜墓賊在奸屍之後們竟然還將劉華妃的手臂砍下,以取下她手臂上的金釧。為了防止劉華妃託夢給親人來尋仇,他竟然拔去劉華妃的舌頭,又將劉華妃的屍體側立,將蠟燭插入其私密部位當做燭台,手段可謂是殘忍至極。

盜墓賊不僅會盯上陪葬品,更有甚者,還會對墓中的屍骨動手 - 天天要聞

唐宮影視劇中的后妃

事實上,“掘墳辱屍”的行為在世界各國的歷史中都存在過。除了因色起疑的姦淫,或病態的“戀屍癖”以外,還有一些盜屍辱屍行為,竟然是為了盜取女屍配冥婚。在饑荒時期,甚至還有“扒開新墳吃屍體”的行為,實在是令人震驚。好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火化簡葬,這些“掘墳辱屍”的行為才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布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着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布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