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2022年06月29日02:02:17 歷史 1134

考古學家最怕什麼,最怕挖到看似不屬於該時代的文物,比如三星堆的文物,長得跟穿越過來的一樣。

對此古生物學家表示,早已經習慣了,只要見識過史前海洋生物化石的,再看見什麼都不會新奇。

古生物學家們啥沒有經歷過?連3億年前的“螺絲”都見過,還是鑲嵌在隕石裡面的“螺絲”。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三星堆的神奇文物

這截彷彿是外星文明的“螺絲”,揭開了生命演化史上熱鬧的海洋世界。

那時一個充滿創造力的時代,生物們展現了自己無限的演化潛能,告訴了後世的人類,生物多樣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就讓我們跟隨這顆“螺絲”,回到億萬年前的地球海洋。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遠古熱鬧的海洋

神秘“螺絲”

一枚來自3億年前的螺絲,這意味着什麼?

要知道,最早提出螺絲這個概念的是2000多年前古希臘阿基米德,真正將螺絲生產出來,已經是18世紀的事情了。

3億年前,地球還處於石炭紀,這個時候脊椎動物才登陸不久,正處於兩棲形態

植物在陸地上肆意生長,整個地球的含氧量達到歷史新高。

節肢動物制霸着陸地,是名副其實的“巨蟲”。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石炭紀的陸地

一派生機勃勃,但沒有任何文明。

敢問這樣的時代如何誕生螺絲?

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截螺絲鑲嵌在一枚隕石裡面,彷彿在說,它是天外來客。

那麼這枚螺絲真的是外星人的傑作嗎?

古生物學家們對螺絲進行了成分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它生前是有機生物,難道是建國之前動物成“螺絲精”了?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史前“螺絲”

恐怕不是,因為古生物學家們很快找到了螺絲的真身,一種史前生物——海百合

百合是一種植物,海百合是開在海里的百合花嗎?

並不是,海百合是一種動物,在寒武紀物種大爆發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算是元老級生物

更神奇的還是,直到今天,海百合依然存在,全世界現存有600多種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現存的海百合

海中百合

石炭紀是海百合最繁盛的時代,它們遍布當時海洋的每個角落。

海百合雖然屬於棘皮動物,但是卻長得非常像植物,彷彿是水中綻開的百合花一樣。

海百合的“根”將它們固定在海底、礁石、甚至生物的遺骸上

海百合的觸手組成了“花瓣”,在水中搖曳,這並不是它在跳舞,而是它在利用這些觸手搜刮海洋中的營養物,比如浮游生物、海藻等。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海百合的化石

連接海百合“根”以及“花瓣”的自然就是它的“莖”,它是海百合的身體,“花瓣”獲得的營養會通過它輸送到每個細胞。

為了加固自己的身體,海百合將“莖”進化成了環節狀,就像洗衣機的排水管,可以伸縮,這樣有助於它們擴大捕獵範圍

海百合併不像植物一樣不挪窩,有些種類是會在海中自由遊動的,前往食物更加豐富的海域。

作為無脊椎動物,海百合就像一坨會遊動的美味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遊動的海百合

石炭紀的海洋里充滿了各種魚類,它們的下頜早已經進化完全,可以一口吃下柔弱的海百合。

因此有一部分海百合像刺胞動物們學習,進化出了毒刺

作為無脊椎動物,海百合如果死亡,最先腐爛的就是它的觸手部分,而最容易被保留下來的,恰恰是它的“莖”。

只不過很多海百合化石是平面的,看不出“莖”是螺絲狀,這枚隕石的海百合是難得的“3D立體”。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海百合的化石

科學家們推測,這截鑲嵌在隕石中的海百合,很有可能是天外來客撞擊地球,剛好這一塊隕石撞在了淺海

由於在大氣中摩擦生熱,隕石處於熾熱的狀態,砸的這一下就把海百合給包裹了進去,海百合自然是當場就死亡了。

之後隕石冷卻,把這一截海百合的遺骸一直封鎖在裡面,直到3億年後,才被人類發現。

隨便一顆隕石都能砸中海百合,可想而知在石炭紀的海洋里,海百合是多麼繁盛。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隕石撞擊地球

光是化石顯示,遠古的海百合種類就有3000種以上,並且觸手的模樣多種多樣。

海百合的“花瓣”並不只是像百合花,還有像蕨類葉子的、像菊花的,甚至還有像香菜的。

鑒於這些植物出現的時間都比海百合晚,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們才是“盜版”,海百合是“正版”。

海百合只不過是石炭紀巔峰的冰山一角,在這個時代,創造了很多生物歷史之最。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海底的海百合

巔峰石炭紀

石炭紀是古生代的倒數第二個紀,也是生物演化的關鍵時代,在這一時期,哺乳動物的祖先始祖單弓獸真正踏上了陸地。

另一方面,恐龍、鱷魚、翼龍海洋爬行動物的共同祖先,也在同一時期登陸。

它們的後代,將開啟接未來2億多年的相愛相殺。

石炭紀時代,是名副其實的節肢動物的時代,又被稱為“巨蟲時代”。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石炭紀的巨蟲

天空中飛翔着翼展接近一米的巨型蜻蜓,翼展半米的巨型知了,還有石炭紀的巨型蜘蛛,如果它還活着,將會以貓為食。

此外還有巨型馬陸、巨型蜈蚣,體長在3米左右,就是那個時代的蛇。

由於當時的脊椎動物大部分還處於兩棲模式,這註定了它們無法離開水太遠。

於是昆蟲們捷足先登,率先進入到了內陸地區,享受了更多的資源。

為什麼這些節肢動物們長得這麼巨大?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巨脈蜻蜓

原因就在於氧氣含量。石炭紀的氧氣含量在35%到40%,遠超我們今天的大氣。

昆蟲、蜘蛛這樣的動物,它們的體型大小很依賴於氧氣的濃度,氧氣濃度越大,它們的體型就越大,相反,則越小。

石炭紀不僅是動物演化的一個巔峰,也是植物演化的巔峰,這一時期,裸子植物開始取代各種蕨類,成為了植物中的扛把子,形成了真正的木製組織

這讓裸子植物能夠長得更高大,被埋入土地後也不會快速腐爛,進而生成一種能源——

我們現在開採的煤炭資源,有一半就是來自石炭紀的樹木。

然而,盛極必衰、物極必反,如此高的氧氣濃度,必定不全是好事。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石炭紀時代

石炭紀結束

在石炭紀末期,地球上頻繁發生火災

因為茂密的森林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經過光合作用將其轉化為纖維素等有機物固定在樹榦內

這些碳一時半會兒回不到大氣中去,慢慢了大氣中的氧氣逐漸佔據上風。

氧氣是極好的助燃劑,石炭紀的空氣在這樣的情況下,十分“易燃易爆”。

有時只需要一個閃電,一點高溫,就能讓陸地上的森林被點燃。不僅是樹木被點燃,那些暴露在空氣中的煤層也被引燃。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石炭紀的森林大火

石炭紀末期,地球猶如一片火海,某種程度上講,這是在增加二氧化碳,恢復碳平衡。

很快,生物們被一場全球變冷席捲,雨林崩潰、海平面下降,海百合在這場浩劫中備受打擊。

從那之後,海百合的種類開始下降,逐漸失去了自己在海洋中攻佔的地盤。

但是作為地球生物的最初版本,海百合保留有生命初始型號的優點,那就是牢牢佔據底層生態位,這樣就能保住自己的基本盤,不怕被滅絕一鍋端了。

如今倖存的600多種海百合,分為無柄海百合有柄海百合,它們延續了祖先的生活模式,要麼固定在海底,要麼隨波逐流。

一顆3億年前的“螺絲”,鑲嵌在石塊中,揭開一個史前的巔峰時代 - 天天要聞

它們曾經存在過

一些種類的海百合身上還能看見像螺絲一樣的環節,這是它們對初心最好的堅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着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