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死因解析之秦始皇之死

2022年06月27日16:58:08 歷史 1682

話說歷史上很多大人物之死,很多都是死得蹊蹺,死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很神秘的樣子,這也更加重了歷史的懸念、歷史的厚度,甚至一直籠罩在陰謀論的疑雲里出不來,原本透明度不高的深宮呈現出來的景象更加讓人撲所迷離。

就比如正主秦始皇,關於他的死,大部分歷史學家都傾向於是死於疾病,而死於什麼病,卻眾說紛紜,有說是癲癇、腦膜炎,甚至於支氣管炎、軟骨病、中暑等等,不一而足。對他的病死,很多歷史典籍都已明確記載,似乎也沒有多少疑義。不過從他暴死沙丘隨從人員卻秘不發喪,此後還發生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詭異皇位更替事件,卻也使一些嗅覺靈敏的歷史學家懷疑此中有詐,認為秦始皇死於非命也無可厚非。這個居然還與野史中記載的“秦始皇,至沙丘亡”的傳說相吻合,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豐富聯想。


大人物死因解析之秦始皇之死 - 天天要聞

  那麼秦始皇是怎麼死的呢?我們結合《史記》、《資治通鑒》等歷史牛書再來看一下。

  卻說一生豪氣干雲、喜歡壯遊的秦始皇,於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作了他人生的第五次巡遊,這也是他的最後一次出遊,因為他就莫名其妙地死在了這一次浩浩蕩蕩的皇家豪華“自駕游”上,在躲過了“荊軻的匕首、張良的鐵錐、高漸離的擊築”之後,壯烈地掛掉了,也實現了現實中的很多自駕游發燒友所說的“寧願死於旅途,也不願死於床上”的豪言壯語。對於他的死,太史公甚至惜墨如金,“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寥寥幾字就搪塞過去,看來也是對他的死頗感迷茫,對此中委曲不敢妄言,只能點到為止了。

  而秦始皇的這最後一次壯遊,最初的肇因卻是迷信,是要化解自己被人詛咒的生命危機。

大家也知道,執政十分強悍的秦始皇,卻是一個比較“怕死”的人,為這他還曾命半仙人徐福出海為其搜尋不死葯。自從被人伏擊行刺之後,生命受到威脅的秦始皇就有點惶惶不可終日,總想尋找不死葯來化消殺身之禍,尤其當時民間還流傳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銘文和“今年祖龍死”的仙家預言,讓秦始皇更是有出外找長生不老葯趨吉避凶的現實需要,所以,在一位方士高人的建議下,即使有病,他也果斷實施了這第五次的人生壯遊,保命要緊啊。


  據《資治通鑒》報道,此次皇帝出行,除了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因為小兒子胡亥是秦始皇20多個兒子中的最愛,他興緻勃勃地隨便嚷嚷了兩下,說要跟父皇去遊玩(遊山玩水嘛,誰不喜歡),作為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秦始皇沒有拒絕的理由。

  關於此次的皇家豪華自駕游,他們如何觀雲夢、望虞舜、祭大禹、寫雄文,我們在此省略五百字,既然是專寫秦始皇之死,我們就直奔主題跳到他如何病亡的吧。

  反正,秦始皇君臣一行就這樣一路風塵僕僕又興高采烈地東奔西跑,時間過得飛快,天有不測風雲,沿海西行到了平原津後忽然他就病倒了。

原本就十分忌諱死亡的秦始皇,此時病態懨懨、垂死掙扎的樣子,更是怕自己突然死掉,所以群臣都避開一個死字,不敢提起。本着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對榮華富貴的留戀,病倒了的秦始皇還是硬熬着,艱難地跑到了一百四十里外的沙丘來養病,最後也死在那裡,難道是一言成讖?

  據說此時秦始皇意識還比較清醒,雖然病越來越重,至少他還能讓隨行的寵臣也就是中車府令趙高兼掌符璽事務,負責把寫好的蓋上御印的詔書送給長子扶蘇,詔令扶蘇“參加喪事處理,靈柩到咸陽後安葬”,其時他應該還活得好好的。只是封好的詔書,不知何故趙高卻把之束之高閣,並未讓使者送達扶蘇,最終秦始皇還是逃不掉命運的詛咒,七月二十日暴斃於當時十分荒涼的沙丘行宮(而當年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據說也是餓死於沙丘宮),終年49歲,可謂是英年早逝,雖然說是病死,卻因當時指鹿為馬的權臣趙高的令人費解的舉動,讓後世人有了秦始皇被謀殺的合理猜測理由。

  據某些歷史研究者分析,從後來的政權交接形式和結果,作為最大受益者的趙高有着殺死老闆秦始皇的最大嫌疑或動機,是頭號弒君者。


大人物死因解析之秦始皇之死 - 天天要聞

因為秦始皇死後,本應接班的扶蘇死了,與扶蘇關係密切的蒙氏兄弟也死了,甚至於跟從秦始皇巡遊的“知情者”李斯也慘遭腰斬,這一系列圍繞皇權承繼的慘烈死亡,尤其是李斯的橫死,正是最典型的殺人滅口行徑。

  從秦始皇死後趙高的所作所為,太史公雖然沒有明說,但所作記載早已暗含了趙高是最大的嫌疑者。

  秦始皇死後,因為天子意外駕崩於都城之外,頗為細心的丞相李斯為了怕皇權承繼出大問題,幾十皇子起而爭當皇帝,天下不大亂才怪,所以才秘不發喪,只是把棺材放在既密閉又通風能調節冷暖的涼車中,一切都按照皇帝沒死前的規格辦事,包括陪乘、上飯,奏事,一樣都不能少,還裝得特別像,且宦官們就在轀涼車中裝模作樣地降詔批簽,忙得不亦樂乎。當時,也只有胡亥、趙高和五六個受寵宦官知道秦始皇死掉了,詭異異常。

反正,心懷鬼胎的這些人,就這樣一路若無其事地往前走,很快就從井陘到達九原。不過由於正處於暑天,再怎樣小心調節冷暖,時間久了龍體也會發臭,為了掩蓋真相,就把發臭的鮑魚往車裡裝,以使人們分不清究竟是屍臭還是魚臭,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好不容易回到咸陽,居然接任皇帝的不是秦始皇欽點的扶蘇,而是與趙高關係密切的無德無能的秦二世胡亥。


大人物死因解析之秦始皇之死 - 天天要聞

  至此,一切對秦始皇死於非命的懷疑都得到了強力支撐。

  首先,秦二世稱帝前,趙高早就攛掇怕被扶蘇器重的蒙恬代替其相位的李斯,合夥篡改秦始皇詔書,然後假傳王命讓扶蘇自殺,掃除了胡亥上位的最大障礙,也正是扶蘇死後,出行在外的胡亥才匆忙趕回都城稱帝;其次,回到都城後趙高又大開殺戒,借故殺了與其有隙的蒙氏兄弟(蒙毅曾因趙高有罪要殺他,他卻被皇帝救了),且作為巡遊隨行人員的蒙毅,在秦始皇病重的時候被突然支走,更是反襯了趙高的不懷好意。最終還喪心病狂地把於己有恩的“合作夥伴”李斯給“撕”了,趙高的殺手面目昭然若揭。

綜上所述,趙高是秦始皇死於非命的罪魁禍首,只因為按照秦始皇讓扶蘇扶正的結果,蒙恬必定是丞相,蒙氏兄弟當政,趙高也逃不脫被幹掉的命運,不如先下手為強,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是也,何況當時不是在都城戒備森嚴的深宮,而且在病貓秦始皇面前,得手的機會大增也,成功率的陡然增加也張狂了善於指鹿為馬的趙高的殺戮之心,也只有結果這變得有點礙手礙腳的重病老闆,他才有機會一勞永逸地保住政治前途,甚至於生命,於是他只能這樣幹了,這就是結案陳詞。

  至此,秦始皇之死演化出了萬千可能,不一而足,讓你無限猜想,這正是歷史的最大魅力,可以最大限度地開發你的開放思維。


大人物死因解析之秦始皇之死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