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2022年04月18日10:59:41 歷史 1895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新莽地皇四年(23年)二月,漢宗室後裔劉玄被綠林軍推舉為皇帝,他恢復漢制,改元更始,史稱更始政權。劉玄即位後,派王風、王常、劉秀進攻昆陽(今河南葉縣)。昆陽被快速攻下後,他們又相繼攻下了臨近的郾城(今河南郾城縣)和定陵(今河南郾城縣西北)。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聽說綠林軍擁立劉玄稱帝,並接連攻佔了幾座城池後,王莽非常驚恐,寢食難安,急忙派遣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尋等到洛陽,徵發各地精兵前往昆陽鎮壓綠林軍。

王邑等到達洛陽後,率領各州郡長官帶領的各路精兵42萬出征,另外還有在路途上的後續部隊絡繹不絕地趕來。王邑軍旌旗千里,聲勢浩大地向昆陽進發。五月,王邑等兵臨昆陽。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此時,昆陽城中只有八九千人,劉秀說服諸將固守昆陽,以拖住莽軍,等待進攻宛城的大軍前來接應。於是,劉秀令王鳳、王常領兵在城內堅守,自己則與李軼等率13騎,趁王邑軍在城南尚未形成合圍之時,乘夜潛出南門,奔赴定陵、鄙縣調集援軍。

王邑、王尋進抵昆陽後,依仗人多勢眾,決定強攻,命先到昆陽的10萬人列營百餘座,將昆陽城團團包圍。隨後,王邑派人用撞車等攻城器械破壞城垣,並挖掘地道,企圖強攻取勝。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在百姓支持下,守城綠林軍奮力抵抗,多次擊退王邑軍的進攻。劉秀等人到定陵、郾縣後,說服了不願出兵的諸營將領,調集步騎精銳萬餘人前來救援。劉秀自率千餘人為前鋒,距王邑軍約五里外列陣。王邑、王尋恃眾輕敵,只派少數兵力迎戰,被劉秀擊斬千餘人,銳氣大減。此時,綠林軍主力已攻克宛城的消息尚未傳到昆陽,為鼓舞士氣,劉秀假傳主力克宛城戰報。王邑軍聽說宛城被攻克,頓時軍心動搖,劉秀決定乘機出擊,他精選勇士3000人,遷回到昆陽城西,渡過昆水(今河南葉縣輝河),出其不意地從王邑軍側後方猛擊其指揮部。王邑、王尋此時仍很輕敵,又恐出兵會使郡兵失去控制,於是令各營不準擅自出兵,他們自率萬餘人迎戰。劉秀軍勇猛衝殺,勢不可當,王邑軍陣勢大亂,王尋被殺。這時,昆陽城內的綠林軍乘勢出擊,內外夾攻,王邑軍紛紛奪路逃命,互相踐踏,死傷慘重。後來又遇到大風雷雨,潰水(今河南葉縣沙河)暴漲,王邑軍渡河逃亡,被淹死10000多人,王邑只率幾千人狼狽逃回洛陽。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經過這次惡戰,王莽的主力部隊基本上被消滅,新莽政權搖搖欲墜,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經典歷史戰爭——昆陽之戰 - 天天要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原創版權!請告知立即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八十年代的南昌人間煙火氣,我們曾經的生活是這樣的

這裡是八十年代的南昌百貨大樓內部的照片,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去百貨大樓買東西時的樣子嗎?這裡是八十年代南昌電視機廠生產調試線,當時誰家要是能有一台這樣的電視機,那是很了不起的,四十多年後的我們現在幾乎不再看電視了。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 天天要聞

知縣屢次遭到上級為難,皇帝得知這件事後,最後將知縣連升數級

清朝時期,一知縣總被上級打壓,根本無法出頭。不僅如此,他還總是被人陷害。但即便被人欺壓,他也從沒有屈服過。當乾隆得知這背後的真相後,直接“出擊”,將這名被“欺負”的官員連升數級。直接高過了曾經欺負他的官員。實在解氣!這名官員為何總是被欺負?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 天天要聞

縱覽熱點|“辛追夫人”數字形象被網友質疑是復原專家按自己面容復刻,湖南博物院:已關注到網上討論,感覺可笑

製作/王悅 縱覽新聞見習記者 尹鑫  記者 尹鳴 近日,湖南博物院首次公開發布“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但有部分網友稱,“辛追夫人”的面容尤其是鼻子與主導該項目的中國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極為相似,懷疑專家是按照自己面容對“辛追夫人”的面容進行的復原。11日上午,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 天天要聞

河北山海關:“百年山橋”道岔生產忙

近日,隨着國內一些重要鐵路及地鐵項目有序推進,承接鐵路道岔生產任務的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工人們正保質保量加緊生產,助力中國鐵路交通建設。中鐵山橋始創於1894年,生產的道岔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6月11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在道岔...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 天天要聞

小切口開顱不剃髮!廣東醫生創開顱新招

開顱手術也可“微創不剃髮”?只需要開一條如筷子粗的小縫,幾乎不用剃頭髮,便可精準完成開顱手術。記者從廣東省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神經外科探索創新開顱術式,不僅縮短恢復時間,還為患者保住一頭秀髮,目前已有近千名患者受益。小切口不剃頭,已近千人受惠日前,女中學生小方(化名)突發頭暈頭痛,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