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慧犧牲後——毛主席發誓——要為岳母養老送終

2021年10月02日19:05:16 歷史 1601

楊開慧犧牲後——毛主席發誓——要為岳母養老送終 - 天天要聞


一):毛主席揮淚要為岳母養老送終。

楊開慧的母親叫向振熙,她出身於長沙一個書香門

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她與楊昌濟成婚後,生有一男二女,大女兒死得早,只有小女兒楊開慧活了下來,在向振熙50歲時,丈夫楊昌濟去世,在她60歲時小女兒楊開慧被國民黨殺害。她的一生受過太多的打擊,但老太太十分堅強地活着。她在楊開慧被殺之前,自監獄把毛岸英領回家。在楊開慧被殺後,為防止楊開慧留下的三個兒子岸英、岸青、岸龍遭到敵人毒手,是老太太不顧年事已高,堅持親自護送三個孩子逃離長沙。在上海黨組織安排下,有老太太加上她的兒媳及楊開慧與毛澤東的保姆共三人,帶上三個孩子乘車船一路勞頓,安全的把三個孩子送到上海黨組織手中。

老人自上海返回長沙,一直與兒子楊開智一起生活。

毛主席一直把楊老太當作自己的母親。毛主席說:“岳母是他最尊敬、最孝順、最關心、最牽掛的人”。

1949年8月,長沙解放,毛主席收到了楊開智的來信,說老太太79歲了,十分健康,毛主席得悉非常高興,立即回電:“來函悉,甚慰,敬致祝賀。”隨後毛主席託人為長沙的岳母帶去一件皮襖以御嚴冬。

1950年4月,楊老太太80大壽,毛主席派毛岸英去長沙為姥姥拜壽,並帶去了人蔘、鹿茸、衣料。楊老太見到毛岸英說:“看你爸爸是個大人物,他也有赤子之心啊。”

1951年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又派次子毛岸青回長沙,看望姥姥。

當1955年全國幹部實行薪金制後,毛主席則每個月自工資中抽出一部分來給岳母寄去,作為老人家的生活費。有時工作人忘了寄,事後毛主席要求再補上。

1960年,楊老太90大壽,毛主席派楊開慧的堂妹楊開英回長沙,為老人拜壽,並為老人帶上200元,老人十分高興的說:“潤之呀,為人很孝順哩!”

1962年,楊老太去世,享年92歲。毛主席獲悉很悲痛,給大哥楊開智發去電報,“驚悉老夫人逝世,十分悲痛,望你及你夫人節哀。寄上500元,為悼儀。葬儀,可以與楊開慧同志我親愛的夫人同穴。我們兩家同是一家,不分彼此,望你們節哀。”毛主席對老岳母情真意切感動人心。毛主席不但是人民的偉大領袖,更是尊老愛幼的表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風吹得城牆垛口嗚嗚作響。誰也沒料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扣下蔣介石的那聲槍響,不僅撞開了抗日的大門,更把兩個人的命運拽進了截然不同的深淵。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到頭髮花白,楊虎城卻帶着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樣是兵諫的發動者,蔣介石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 天天要聞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今夏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不僅讓一處清代墓葬群重見天日,更意外揭開了兩處古代遺址的神秘面紗。7月2日,平頂山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原有墓葬已於水庫修建初遷移,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已組織人員開始對現有墓碑進行轉移保護。7月2日,記者隨文物保護人員深入白龜湖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