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的輝煌在古典時代,古典時代最輝煌的物質遺存是雅典衛城。雅典這個古老的城邦建築遺址雄踞於一座陡峭的岩山上,做立千載風雨,俯視芸芸眾生。
雅典衛城,這個古老的城邦建築遺址雄踞於希臘首都雅典市中心一座陡峭的岩山上,傲立千載風雨,俯視芸芸眾生。古堡由著名的帕特農神廟、埃雷赫修神廟、雅典娜勝利神廟和衛城山門等古建築組成,幾乎全部用了潔白的大理石材料。因考慮到從山下四周仰望衛城的觀賞效果,這些建築物基本沿周邊布置,相互之間既不平行也不對稱,而是利用地形使最好的角度朝向觀賞者。
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伊奧尼亞人建立了奴隸制城邦,選擇這座岩山作為都城,可進可退,可攻可守。公元前505年,雅典成了希臘各城邦盟主,建立了奴隸主民主政體,都城的建構日臻完善。約在公元前490年前後的希波戰爭中,衛城和神廟遭到波斯人的破壞。公元前478年,雅典城邦國開始稱霸地中海,希臘文明進入全盛期。公元前447年,人們重建帕特農神廟。
關於衛城,民間流傳着一則有趣的故事:當初,雅典建城的時候,海神波塞冬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爭着要當保護神。眾神議定,波塞冬和雅典娜可以鬥智,誰給人類的東西更加有用,誰就領有這座城市。波塞冬手握三叉戟,重重地插進了山上,頃刻間天地變色,海水翻滾,整個雅典城都在瑟瑟發抖。雅典娜淡談笑着,揮舞長矛撒下一把種子,高大的橄欖樹從地下長出來,枝頭掛滿累累果實,海水很快平息了。最後,眾神決定由雅典娜來守護這座新興的城市,因為和平比強權更加持久。從此,這座城市得名“雅典” 人們知恩地在城堡中心建造了一座宏偉的廟宇,來奉祀自己的守護神。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希臘國寶”帕特農神廟,希臘古典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作。
雅典娜希冀人間和平,她庇佑着希臘文明走過了黃金時期,引領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埃斯庫羅斯等西方科學文化各領域的先驅走進人類文明的殿堂,自己卻無力保護神廟不受戰火和異教的侵擾。公元5世紀中葉,神廟被改為基督教堂,雅典娜神像被移去。1458年,土耳其人佔領雅典後,將神廟改為清真寺。1687年,威尼斯軍隊用炮火猛烈轟擊駐守在雅典衛城的土耳其軍隊,一發炮彈擊中神廟內的火藥庫,廟頂和廟牆當即被炸塌,14根圓柱斷坍,大火蔓延整個城堡,所有建築物全部毀壞,空留下成列的破損大理石柱供後人嘆息憑弔。1801~1803年,它又遭最後一劫:一英國貴族將大部分存留的雕刻運走了。
現在,人們只能通過不列顛博物館、羅浮宮等處的散落文物,以及現場的殘垣斷壁,憑想象拼湊殘缺的歷史。人類的後悔,總是泛起在痛定思痛之後。誰來面對古希臘人的匠心和雅典娜的美意?
帕特農神廟最令人稱道的地方在於它對“黃金分割”的絕妙運用。不僅如此,帕特農神廟還打破了過去希臘神廟正立面6根柱子的傳統習慣,大膽地應用了8根多立克柱子,是希臘最大的多立克柱式的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