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僅15人支持五星紅旗,而3號作品高達185票,為何選擇前者

2021年09月10日19:19:02 歷史 1684

晨風中飄揚。小小的一塊紅綢,遮護的卻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

70年前,僅15人支持五星紅旗,而3號作品高達185票,為何選擇前者 - 天天要聞

圖1

紅旗的徵集

前段時間奧運會成功地在日本東京開幕,中國的運動健兒們也再一次向國際展示了中國力量和中國體育。

很多運動健兒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被問到自己最激動的那一刻是什麼時候,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回答,其實最激動最榮耀的時刻並不是比賽結束的那一刻,而是當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上冉冉升起之時。

他們心中感受到了無比的自豪與激動,因為自己終於讓祖國以自己為榮,同時也讓世界以中國為榮。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五星紅旗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70年前,僅15人支持五星紅旗,而3號作品高達185票,為何選擇前者 - 天天要聞

圖2

就在多年前新中國成立之時,一個重要的難題放在我們的面前,那就是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標誌作為我國的國旗,眾所周知國旗對一個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它展現的是這個國家的精神內核和精神面貌。

經過長時間的設計和選拔,有兩千多幅稿件被放在了評選者的面前,這些國旗的設計者當中有生活貧苦的農民,同時也有著名的設計師。

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的不同階層、不同家庭、不同行業,但是他們共有的都是對中國的敬愛和對國旗設計的關心。

70年前,僅15人支持五星紅旗,而3號作品高達185票,為何選擇前者 - 天天要聞

圖3

評選者們對眾多稿件進行商討和篩選之後,選出了三個非常優秀的設計作品,而那些被淘汰的設計稿今天依然可以在博物館中看到。這三幅作品,究竟哪一幅會成為我國的國旗呢?大家也對這件事情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最終的選擇

排名第一的文稿是三號作品,投票數高達185人,上面所繪製的國旗和當今的國旗非常的相似,都是以紅、黃兩個顏色為主,國旗以紅色為底色,在左上角一顆畫著一顆大大的黃色五角星,而在國旗的靠下部分有一條黃色的橫線。

根據作者介紹,中間的這條橫線所象徵的是黃河,眾所周知,黃河是我們華夏的母親河,這個設計稿一出來就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大家都覺得這個國旗設計非常大氣,非常符合我們國家的精神。

70年前,僅15人支持五星紅旗,而3號作品高達185票,為何選擇前者 - 天天要聞

圖4

但是這個時候又有人提出異議說這條橫線將國旗分為二,其實有分割的意思寓意並不是很好,因此這個作品也被淘汰掉了。

而位居票選第二名的四號作品和第一名的設計大為不同,他同樣是以紅色作為底色基調,而將旗的上1/4處繪製為黃色,在黃色部分繪製了一個紅色的五角星,支持這幅作品的人也不在少數,可是第一面旗幟帶來的寓意問題,並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

幾次爭論之後大家都沒有選出一幅滿意的作品,可是交稿的時期越來越近了,大家都焦急起來。

70年前,僅15人支持五星紅旗,而3號作品高達185票,為何選擇前者 - 天天要聞

圖5

這個時候投票數僅有15人的32號作品殺入了人們的視野當中。在之前人們都將目光放在了前兩幅作品上,沒有過多地去關注票數低的32號作品,但是就在這焦急時刻,有一位評委想到了32號作品,認為它的寓意非常之好。經過他的提議和評委們的一番了解,大家紛紛又將票都投給了32號作品。

這部作品其實就是我們當今的五星紅旗,可是設計的原稿和現在也有一些出入,原設計的整個底色是以紅色為基調,四顆星星環繞在一顆大的五角星周邊,在那顆大大五角星的內部又畫著象徵著社會主義的鐮刀和鎚子。

前蘇聯的國旗也是用了鐮刀和鎚子以及五星紅旗作為國旗的元素,我們今天仍然用這樣的方式,相似度是否過大了呢?

70年前,僅15人支持五星紅旗,而3號作品高達185票,為何選擇前者 - 天天要聞

圖6

大家又針對這一問題開展了討論,最終經過大家的商議之後決定將五角星裡面的鐮刀和鎚子刪掉,就這樣我們今天的五星紅旗誕生了。

國旗的內核

我國在設計國旗的時候讓大家都參與到這件重大事情當中,充分展示了我國人民當家做主的國情,而且最終國旗的設計也圓滿的獲得了成功。中國國旗以非常大氣,熱情的形象展示在國際之中,同時也代表了我國團結一致、奮勇發展的雄心壯志。

國旗就是中國的形象,就是中國的面貌。而國旗背後真正的內涵,卻是需要有我們所有華夏兒女共同去譜寫去體現的。

70年前,僅15人支持五星紅旗,而3號作品高達185票,為何選擇前者 - 天天要聞

圖7

我們只有積極努力地建設祖國,讓祖國未來更加蓬勃的發展,這面五星紅旗才能夠綻放出他獨屬於中國的,令世人為之側目的光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着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 天天要聞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劇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鑽進一口大水缸里,她準備從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為前幾天她就是從這水缸來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這口大缸,穿越女高興壞了,畢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難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監住在一起,沒有風扇,沒有蚊香,呼嚕聲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