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被殺不是因罪,而是政治需要,朱元璋的權謀狀元不懂

2021年08月17日13:47:14 歷史 1529
  • 恢復科舉

明朝初年發生了一起重大的科舉案件,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也叫春夏榜案。這個案件的影響範圍之廣,政治意義之深遠也算是為數不多的經典案例了,為了平息事件,籠絡人心,朱元璋開殺戒犧牲了兩位狀元的性命,從此為科舉制度開創了新的錄取模式。


朱元璋雖然出身不好,但是他非常重視文化培養,他明白國家發展需要人才的推動,知識不光能改變命運還能改變國運。於是建國後朱元璋大力鼓動人們用功讀書,將來為國家效力,另一方面朱元璋也在準備科舉考試的各項制度,完善全國的教育系統。


狀元被殺不是因罪,而是政治需要,朱元璋的權謀狀元不懂 - 天天要聞


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好在朱元璋不急於求成。經過潛移默化的發展和積累,明朝終於在洪武十七年恢復了科舉,三年一殿試,學子們非常積極踴躍,畢竟都想通過科舉魚躍龍門成為人上人。那個年代中榜是出人頭地的最佳捷徑,天下的讀書人都盼着殿試,所以科舉一直都進行得很順利,直到洪武三十年,出現了特大的科舉案件,南北榜案。


洪武三十年二月,明朝的學子們又一次迎來了科舉大考,朱元璋一直都很重視科舉,這一年經過他的反覆思慮,主考官的人選定為了劉三吾

  • 劉三吾禍從天降

劉三吾已經年近八十了,是翰林學士,在當時那也是泰斗級人物,他曾經還當過廣西提學,那可是教育部門一把手了。之所以選中他,不光是因為他有文化,更重要的是他人品端正,明史評價他

為人慷慨,胸中無城府,自號坦坦翁。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為人正直,事事公平。朱元璋對他,對這次的科舉也是寄予厚望的,只可惜劉三吾因為這份厚望而大禍臨頭了。


狀元被殺不是因罪,而是政治需要,朱元璋的權謀狀元不懂 - 天天要聞


終於洪武三十年三月丁丑科放榜了,第一名陳䢿福建人,第二名尹昌龍江西人,第三名劉仕鄂浙江人。因為這次科舉一共錄取了五十一名,全是南方人,一個北方人也沒有,所以這一榜叫做南榜,也叫春榜。


其實南方人霸榜也是有原因的,北方連年征戰,人才凋零,文化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又被元朝統治了百年,雖說元朝也推行文化,可畢竟不如漢人重視,所以從根本上看,南方人霸榜不能說明劉三吾有問題。

  • 實事求是也有錯

但是北方學子不這麼認為,多年的寒窗苦讀,好不容易從地方考到了京城,結果竟然全部名落孫山,其中肯定是有蹊蹺的,必然是主考官劉三吾貪污受賄,徇私舞弊偏袒他們南方人,還說考官搞地域歧視。證據就是劉三吾老家是湖南的!


狀元被殺不是因罪,而是政治需要,朱元璋的權謀狀元不懂 - 天天要聞


事情鬧大了,北方學子聯名上疏,告劉三吾偏袒南方人。朱元璋本來挺信任劉三吾的,可是放榜的結果確實有點匪夷所思,為了給北方學子一個交代,朱元璋下令成立了一個十二人的調查組,以侍讀相信為首,小組成員還包括了新科的前三名!


調查組的效率很高,經過數日的複核,調查結果出來了,張信是這麼上報朱元璋的:

經複閱試卷,北方學子文理不佳,並有犯禁忌之語,考生皆憑才錄取,並無不妥。

同時為了證明自己,還帶來了部分南北方考生的卷子給朱元璋看。


狀元被殺不是因罪,而是政治需要,朱元璋的權謀狀元不懂 - 天天要聞


這個結論一經公布,北方學子都不幹了,這個結果讓他們更上火了,一個個怒滿胸膛,差點就要舉着書本打群仗了。同時他們認為,不光是劉三吾有問題,就連張信也跟劉三吾串通一氣,瞧不起北方人,偏袒南方。因為張信是浙江人!而且他帶的卷子也是北方的陋卷,他是故意的!

  • 帝王權謀

反正北方考生也名落孫山了,鬧得再大他們也不怕,事件愈演愈烈,大有一發不可收拾的勢頭。終於,朱元璋為了平息這次事件,五月下令新科狀元陳䢿,侍讀張信凌遲,張信是洪武二十七年的狀元,罪名是被告發曾得到劉三吾的授意。朱元璋出手就殺了兩名狀元,其餘調查組的人也被發配了,劉三吾最後落得個充軍的下場,因為實在找不到罪名,就把劉三吾歸到了藍玉餘黨之列。


狀元被殺不是因罪,而是政治需要,朱元璋的權謀狀元不懂 - 天天要聞


沒辦法,不殺人不足以平民憤。不過還是有人躲過了這場災禍,他就是新科第二名尹昌龍,原因是他複核試卷後,開出的中榜名單上有北方學子…這個結果就可以說明事情的的本質了。


處罰完了不算,為了平息北方學子的憤怒,和政治維穩,朱元璋親自主持考試和閱卷。這次放榜第一名韓克忠,第二名王恕,第三名焦勝,一共錄取了六十一人,都是北方人,所以叫北榜,也叫夏榜。因此,洪武三十年的科舉考試案件被稱為南北榜案。


如果單從選拔人才的角度來看,其實不該分南北地域錄取,但是從政治角度看,為了國家穩固發展,為了兼顧均衡,分地錄取就很有必要了,這樣也不至於埋沒人才,同時又籠絡了人心,對國家普及文化教育,提高落後地區學習的積極性都是有幫助的。


後來到了明宣宗時期,定下了會試,南北中三卷。在這種制度下,明朝的科舉總算是達成了平衡。一直到康熙年間,才改成了分省錄取的模式,時代在進步,制度也越來越完善了。


狀元被殺不是因罪,而是政治需要,朱元璋的權謀狀元不懂 - 天天要聞


南北榜案不能只看表面,他背後的政治意義更加重要,政治無處不在,從文化也能看到政治,朱元璋的帝王權謀,劉三吾和張信以及新科狀元他們無法明白。他們成為了權謀的犧牲品,這就是政治的殘酷,殺人是因為需要,與犯罪無關。但,這就是歷史,不可或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 天天要聞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老杜女兒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呼籲民眾變革。面對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壓,莎拉民調支持率卻逆勢飆升、斷層領先。當杜特爾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賓這場政治豪賭將如何改寫? 【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勇氣日....